APP下载

气排球运动研究综述*

2020-11-22任瑞超罗俊波徐好娜

运动精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排球运动体育

任瑞超 罗俊波 徐好娜

气排球运动研究综述*

任瑞超 罗俊波 徐好娜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文章对有关气排球运动起源与发展、气排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气排球运动的推广模式、气排球在中小学中开展的现状等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显示有关气排球运动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理论过于分散,气排球运动的推广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民健身;气排球运动;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尽管如此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强调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指出“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大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借此契机,气排球运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以气排球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知网、电子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气排球运动的文献资料,研究分析气排球运动的文献综述,进而为研究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气排球运动的推广助力。通过中国知网高级检索“气排球”共有609篇文章。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排球运动地起源及发展

关于气排球运动地起源及发展的文献较多,很多文章中都有涉及。王社平在《气排球的产生与特点》一文中指出气排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是纯粹的中国制造,也是传统排球的一种革新运动。廖彦罡在《气排球的发展历史及启示》一文将气排球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起源期、探索期,普及推广期,蓬勃发展期。

气排球运动最早源于1984年我国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分局,初期以气(汽)球的形式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1986年,灵川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举办了首次汽排球比赛,1991年6月,第三次火车头老年体协代表大会决定将气排球运动在全国铁路系统中推广发展,并编制出第一本《气排球竞赛规则》,制定了比赛用球。1992年4月,从铁路系统向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并对场地、球网、球和裁判法加以改进,气排球运动逐渐走向标准规范化。1993年3月,中国火车头老年人气排球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组建了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和培训部门,该组织为气排球初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使气排球运动在铁路系统有起来。1998年,全国老年体育工作会议决定要在全国推广气排球运动。1999年,火车头气排协承办了全国老年气排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并拍摄完成第一部气排球电视教学片进行推广,在老年人群体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再次修订《气排球竞赛规则》,进一步规范气排球比赛,2004年呼和浩特铁路局在北京体育大学将气排球作为娱乐排球的一种向师生们介绍,并在附近的中学推广,气排球开始进入校园。从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和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等部门多次对气排球规则进行调研和修改,进一步促进了该项赛事的开展。2013年,中国排球协会、排管中心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1部《气排球竞赛规则》,进一步规范了气排球运动。2014年,在福建漳州举办了气排球国家级裁判员和骨干培训班,标志着我国气排球运动进一步具备了组织正规比赛、交流和推广的基本要素。气排球运动作为社会性群众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越发成熟、规范。

2015年开始,中国排球协会举办“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将气排球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群众性体育赛事进行推广。2016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推出“宇生富杯”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气排球联赛,以带动气排球运动在全国高校中的推广。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将气排球项目正式纳入群众比赛项目,作为一项群众项目,气排球首次亮相全运的舞台,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气排球运动。2018 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又推出第一届中国气排球公开赛,涵盖中年、青年两个级别,同时还推出了全国小学生气排球联赛。青少年群体逐渐成为气排球比赛的重要参与者,说明气排球运动逐渐摆脱出老年人运动的范畴,正式进入青少年的日常体育活动中,覆盖整个年龄层次,这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突破口。随着全国多个地市相继大力推广气排球运动,气排球运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气排球运动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期到走向正轨的过程,在推广过程中,首先是由火车头老年人体育协会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后经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排球协会等部门的共同推广,其目的主要是健身、娱乐,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气排球运动中来。

2.2 气排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在相关文献中多次被提到,文献中所述气排球特点、价值多从气排球的健身、娱乐、社会价值几个方面。贺毅在《论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特点》一文中指出,气排球有着重量轻、体积大,球体柔软,易于开展、规则简单的特点,能够增强心血管机能,消除疲劳,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增进人际交往,具有健身价值。季平,蔡志源在《论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之特性与展望》一文中指出,气排球与普通竞技排球相比,气排球是一种减重,减速又保持排球特性的新型排球项目,该项目集技术、健身、娱乐为一体。同时气排球具有规则要求简单,易开展,受伤率低的优点。刘永祥《论我国首创的气排球运动》一文中指出,气排球具有球体软、重量轻、球速慢、难度低、伤害小等特点,而且竞技健身性较强、娱乐观赏性较高,受人员、场地、规则的限制小,适合不同性别、年龄、技术水平的人参加,适合我国大众的运动需求,具有很高的竞技健身性和娱乐观赏价值。张国俊、孙杰在《论气排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一文中指出,气排球具有安全性、竞技性、娱乐性、推广性。并指出气排球运动具有全民健身价值、中老年人健康价值和学校体育价值。李明在《气排球运动的价值与推广、普及策略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气排球运动具有安全性,经济适用性,简单易行性,趣味观赏性和广适应性的特点,具有健身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综上所述,气排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可以归纳为:(1)重量轻,材质柔软。(2)简单易学,适应性广。(3)娱乐性强、具有独特的观赏性。(4)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健身和教育功能。

2.3 关于气排球运动的推广模式研究现状

曹凯在《成都市社区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推广模式的构建》一文中提出结合成都市社区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构建新的“学校与社区合作”推广模式,并运用到成都市社区气排球练习人群中来。通过新的推广模式并探讨这种新模式适应成都市社区气排球运动发展,促进成都市社区气排球运动的发展。通过对新模式推广前后进行比较研究,对新模式推广前后参与人数、频率、时间、气排球基本技术、喜爱程度、培训认可度和评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模式推广后参与人数、时间、频率、气排球基本技术、喜爱程度都有显著提高。李国庆在《高校气排球开展现状对气排球推广的启示》一文中指出自2012年起,气排球运动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并走进体育课程中,得到许多学生青睐。但气排球运动项目是一项较晚出现的运动项目,在高校的推广开展较缓慢,学生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数非常少,参与度不高,并且学习气排球的以女生为主;日常参与形式以自发参与为主,极少数学院协会组织参与到气排球运动中。目前,室外基本为硬排场地,场地严重不足,不能形成很好的气排球娱乐氛围,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福师大气排球授课时数较少,不能很好地掌握气排球技术。学校的气排球比赛极少,校排球联赛规定仅女生进行气排球比赛。其建议:提高各级排球协会的作用;建立气排球志愿者团队;课程设计多样化和场地的扩充;适当增加选修时间和比赛次数。王焕在《关于气排球运动的有效推广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气排球运动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动场地资源的配置数量比较低;缺乏专业的推广人员;赛事组织的规范性有待完善;推广形式相对单一。其提出当前气排球运动的有效推广策略为: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将气排球运动推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推广;组织丰富多彩的气排球竞技比赛活动;创新宣传途径,扩大宣传范围;魏琳,车晓波《当代全民健身计划下上海市校园气排球运动推广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上海市在气排球推广中具有场地充足,师资雄厚等优势。提出推广校园气排球的策略:充分发挥校园排球联盟的组织优势,加强教练员、裁判员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校园排球联盟的组织优势,逐步规范校园气排球赛事;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征,创新和改进气排球场地设施,充分展现气排球运动的娱乐性。陈少伟在《西安市中学气排球推广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将西安市中学气排球推广模式视为一个整体结构,并将其科学地分为推广目标、推广者、推广内容、推广途径、推广对象和推广结果的评估,推广反馈与保障七个不同环节。主要从校外拓展、校内推广和媒体宣传三种途径展开推广工作。刘利鸿、葛春林、孙平在《我国气排球运动推广研究》一文中指出气排球运动的推广南方好于北方,因各地的规则未完全统一,管理参差不齐,各地的竞技成绩无可比性,虽然全国性的管理在逐步完善但仍需改进。

综上所述,气排球运动的推广模式目前已有一些研究,特别是在高校中的推广,研究者不断增多,推广方式也多种多样,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多数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达到好的推广效果,对于气排球运动的推广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4 关于气排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研究

钱娟在《浅议高中体育实施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一文中从气排球的特点,技术以及高中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和师资以及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分析,其认为气排球运动在中学开展的可行性较大。贺永新在《对广州市中学生开展气排球前景探析》一文指出目前广州市中学开展体育项目相对单一,形式较集中。其结和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气排球的独特优势阐述了气排球运动在中学开设的意义和作用。周屹嵩、王立在《气排球在开封市中学体育课堂推广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气排球运动在开封市中学体育课堂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但其指出开封市具有较好的排球基础,在中学推广气排球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娱乐和社会价值等方面都有一定积极意义。林敏波在《气排球运动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推广》一文中指出中学生是承受学习压力最大的一个学生群体,气排球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有助于学生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其指出气排球运动在中学推广需要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支持。高俊洋在《关于中小学生进行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探讨》一文中指出,气排球运动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是一项集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中小学开展气排球运动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拼搏向上的精神,对于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彭东在《中小学气排球开展现状与推广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受场地器材、师资因素影响,中小学开展气排球现状不乐观,但大多数学生喜欢气排球运动,其提出在中小学推广气排球需要挖掘气排球运动的文化魅力,加强中小学教师气排球技能培训,多开展不同级别的气排球游戏或比赛和主管部门的支持。董建伟在《山东省高级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中指出其对山东省14所中学进行调查后指出,气排球运动的特点、竞赛规则适合在高中学校体育课堂开设,能够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发展。其研究表明气排球进入高中校园是必然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有,缺少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学科、没有积极宣传气排球运动项目;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在校园体育中受到传统项目的压制;学校缺少专业的气排球教师和专业场地;天气和气候地影响。李涛在《初级中学气排球课程开发的研究——以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为例》一文中指出气排球球质软,不易伤人,技巧性要求低,其提出并构建一套适合初中生的气排球体育课程实施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表明气排球运动的运动量适宜,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有利,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气排球运动技术,其指出气排球在初级中学开展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已进行了一些有关中小学气排球开展的研究,他们从开展的环境、条件来分析,给出了一些可参考的建议和措施,研究成果为气排球在中小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观点和思路。但个别研究局仅限于理论探索、试验,整体来说,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未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目前来看,有关气排球运动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气排球项目理论层面的研究过于分散,涉猎点多从气排球的特点、价值、发展现状,开展可行性,推广模式分析,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也未取得推广效果较好的研究成果。

3.1 在国家深化改革体育事业之际,气排球运动的发展也是全面健身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气排球运动是必然举措,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这项运动的推广中来。

3.2 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及价值决定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仍需明确气排球运动未来的发展的方向。

3.3 目前有关气排球运动的研究课题不断增多,特别是高校和中小学开展气排球的研究,这说明气排球运动的推广涉及人群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其推广的效果参差不齐。

3.4 全民健身战略下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应该多渠道,多途径的开拓,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分类编制教材,制定统一竞赛规则,多方协力才能更好地发展气排球运动。

[1]刘永祥.论我国首创的气排球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15-18.

[2]贺毅.论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推广[J].体育科技,2009,30(2):77-78.

[3]季平,蔡志源.论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之特性与展望[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7-79.

[4]周屹嵩,王立.气排球在开封市中学体育课堂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20):181-249.

[5]曹凯.成郁市社区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推广模式的构建[D].成都体育学院,2015.

[6]刘利鸿,葛春林,孙平.我国气排球运动推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38-41.

[7]彭东.中小学气排球开展现状与推广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55-57.

[8]董建伟.山东省高级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9]王焕.关于气排球运动的有效推广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0):144-154.

[10]廖彦罡.气排球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运动,2018(18):155-156.

Review on the Study on Balloon Volleyball

REN Ruichao, etal.

(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ports, Guangzhou 510650, Guangdong, China)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811745)。

任瑞超(1988—),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气排球运动推广。

猜你喜欢

排球运动体育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最复杂的迷宫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