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下广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构建*

2020-11-22刘朝猛

运动精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院校技能职业

刘朝猛 蒙 军

职业导向下广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构建*

刘朝猛 蒙 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崇左 530022)

运用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对广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体育素养进行分析,提出要构建兼顾学生身体健康和就业导向“双向原则”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课程内容设置需兼顾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双重目标”;除开设跑、跳、投等身体素质训练的课程内容外,还应加强幼儿基本体操、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能力、培养体育活动创新能力等适合职业要求的体育教育内容。

职业;学前教育;体育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的毕业生最终是为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坚持就业导向的原则,根据职业需求设置课程。作为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要求学生“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幼托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学前教育教师、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教学与研究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1],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储备群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肩负着启蒙幼儿文化知识、传授幼儿生活技能,而且有责任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育游戏,以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循序渐进培养幼儿体育运动的观念。本文从广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出发,对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体育基础素养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体育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1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点

1.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性别差异较大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适合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2]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涉及教学领域,工作后面对的是幼儿,因此,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这样一来就使得学前教育专业中女生教育者数目偏多,从而导致在教学环节中需要重点考虑女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还需要分析其学习知识及技能的特点,这样才能抓住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效率[2]。”

1.2 学前教育专业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切入点,注重职业素养的全面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兼顾学生一专多能,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突出专业性和职业性,教学过程应突出教学目的的实用性;在课堂上,积极促进师生互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及技能能够运用到以后的职业生涯中。

1.3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性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考核,相对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课时,应当增加学生的实践训练课时数,并纳入学分,从而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以此拓张知识面。在进行教学设计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突出自身的教学理念,以便在其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发展其个性教学,从而提升幼儿教育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3]

2 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体育素养

在所有的学校教育中,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学前教育对巩固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优质的学前教育,能有效的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中,体育素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体育素养,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育等后天环境影响所具备的体综合素质与修养。它主要包括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运动能力、基本体育常识等。《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具有专业的教学模式,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又有他的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与自身健身需要的体育知识和健身技能学习外,还需要根据职业性的特殊性,提出教学的师范性和专业定向性,学会如何就业后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体育活动,这就是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双重目标”。

第一,实现学校体育目标。

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仍处于重要地位,是学校的必修课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对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校后需要进行常规的体育技能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健身知识和基本健身知识,能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第二,胜任幼儿教育目标。

在2016年3月开始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4]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从业后所必备的体育教学的能力,而培养这一能力主要在于在校期间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中,应兼顾学生健身需要的内容和幼儿体育教学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从业后的自身体能和体育教学技能,满足从业后的体育教学需求,顺利实现幼师教育与步入社会择业的良好接轨。

3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构建

3.1 课程建设思想

与其他专业不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不仅要考虑学生健康的因素,还要遵循就业导向原则,根据现代人才市场发展越就业的需求,提供优质的体育课程学习环境,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与体育意识。

3.1.1 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

与其他专业不同,公共体育不仅能有效的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强身健体,培养终身体育思想,还能培养该专业职业所需的体育教学技能。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首要注重的就是学生身体健康,教会学生强身健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身心锻炼,在开展常规性体育教育的同时,要根据就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加强身体素质练习,讲授与幼儿体育知识和技术相关的体育知识。

3.1.2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决定着学生的后续发展,需要考虑到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体育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息息相关,所以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内容除了满足大学体育健身的目标外,还要符合幼儿体育的相关体育理论和运动技能,突出学习的职业性,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3.2 课程设置内容

3.2.1 开设具有学前幼儿元素的体育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主要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是幼儿园教师的储备群体,毕业生就业后直接面对幼儿教育,是幼儿身体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承担着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重任,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应掌握好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教学能力。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性,适应岗位能力的体育课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幼儿基本体操。“幼儿基本体操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身心发育特点,通过各种最基本的体操练习内容和手段,提高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及纠正不良身体姿势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项目。”[5]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2008年4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也提到幼儿教师应:“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中,应根据职业的特殊性,在体育课程中开设与幼儿体操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基本理论主要包含身体的基本部位、基本动作和方向、基本步伐的口令与术语;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列队形练习(横队、纵队、方队、圆形、梯形等)、徒手体操、和轻器械操(比如啦啦操、垫上操等)三部分。

二是培养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能力。游戏是学前幼儿主要身体活动之一,游戏中包含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常常把做操、游戏、户外体育活动相互贯穿,所以应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组织能力,为其以后的职业奠定基础。幼儿体育活动主要是一些与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身体活动,如走、慢跑、攀爬、钻、跳跃、柔韧、平衡、投掷等,这些简单的身体活动也是体育运动的基础。

三是培养体育活动创新能力。体育活动的创新“主要指编操、创编体育游戏、设计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及过程、体育器具改造创新等。”[6]广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特设的民间民族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群众基础较好,所以加入符合地方特点和学校学生的实际要求民间民族体育内容,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为学生所喜欢,以此激发学习兴趣。

3.2.2开设符合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课程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训练方法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开设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完善高职课程内容,为高职院校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技术人员。”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目标。

身体素质:通过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是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反应学生身体素质重要标志之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主要包含跑、跳、投三个大的方面。跑的项目有 50 米、100 米、800米(女)、1500 米(男)等项目;从跳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学生腰腹力量、爆发力和下肢力量的基本情况;从投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学生上肢力量和手的灵巧度,主要有抛实心球、沙包等方式。

岗位能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初级教育人才,学生从业后主要是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承担着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展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教学。因此,根据职业特点及学生自身需求,开设适应岗位能力的体育课程内容是非常有必要。

4 结论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好的契机,在开设体育课程过程中应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特点,顺应社会需求,不断的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就需要课程的制定者与研究者,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构建出既符合大学体育的一般要求,又符合幼儿体育课程需求的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教学作用。

[1]马秀梅.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方向性探讨和比较选择[J].浙江体育科学,2006(6):77-80.

[2]潘岳生.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和走向[M].研究出版社,2009 (3).

[3]李妮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运动,2009,(12):105-106.

[4]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Z].1990(2).

[5]杨延秋.幼儿基本体操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6]林淑冰.培养体育教学能力有效策略的探讨——实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教育的探索[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7-58.

[7]倪莉,宋晓芬,崔丙刚.职业体能视角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31-34.

Construction of PE Courses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Guang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Orientation of Occupation

LIU Chaomeng, etal.

(Guangxi National Normal College, Chongzhu 530022, Guangxi, China)

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基于职业需求背景下的广西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立项编号:GXGZJG2019B08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9年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资助(立项编号:JGZD201908)。

刘朝猛(1982—),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院校技能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