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HAPE America学校体育标准对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育课程的启示*

2020-11-22

运动精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动作技能标准

徐 瑶

SHAPE America学校体育标准对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育课程的启示*

徐 瑶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712)

将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动作发展标准与SHAPE America制定的学校体育中学龄前标准进行对比,认为学龄前儿童体育课程要重视体育素养的形成、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以及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育课程要以体育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运动概念和知识的前提,以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为基础,建立系统全面的体育课程标准。

学校体育;国家标准;课程内容;体育素养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于2012 年10月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的出版为学龄前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但该指南在课程内容方面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以及教学手段难以选择,使得标准和目标难以实现。本文采用SHAPE America国家标准中学龄前与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动作发展标准作对比,找出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育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建议,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与深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1 SHAPE America学校体育标准的特征

1.1 以体育素养为发展核心贯穿课程纲要,促进终生享受健康体育运动

体育素养指在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多种环境里的多种体育活动中,有能力和有信心去运动的能力[1]。体育教育是体育素养的基础,幼儿阶段体育教育在强调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要强调个人与社会责任,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灌输在体育教育中。在美国幼儿阶段体育教育中,幼儿要展现出自身的责任心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行为,学会履行个人的责任,接受反馈,团结协作以及安全事项的学习。如果在运动环境中学习运动技能,给予适当的任务和期待,在彰显个人与社会责任的同时,体现尊重与合作,建立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能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儿童对体育活动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促进终生享受健康体育运动。

1.2 以运动概念与知识为发展前提做好课程基础,激发运动乐趣与运动参与

学龄前阶段要让儿童了解运动概念、原理与知识,了解与运动有关的术语。比如:个人训练区和公共训练区、路径、姿势、高度以及方向等,使孩子们明确在运动时身体该如何运动以及身体某个部分处于什么空间位置,应该怎样去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或是运动路径是什么,同时也能简单地判断动作是否正确或到位。在清楚不同运动术语后,经过教师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多种的组合方式,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能让参与者感受动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能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进而能够进一步运用在后期专项运动技能中。例如个人训练区,要求孩子们在自己的空间领域后活动,这个空间领域上下为双手举过肩尽力延伸的最大高度,左右为双手左右伸展后最大宽度,在移动练习时要求至少保持一只脚原地不动,当孩子理解并完成个人训练区练习,就为今后篮球项目中躲闪动作模式打下了基础。

1.3 以基本动作技能为发展基础奠定课程内容,促进青春期与成年期竞技运动

Gallahue认为学龄前期是大部分基本运动技能的出现阶段,学习者应探索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种运动的体验,并指出基本运动技能并不由成熟决定,而是由实践、鼓励、指导等机会决定的[2]。学龄前期应提供更多的运动体验,这样的体验不仅是运动环境的多样化,也包括运动目标与运动任务的多样化。基本动作技能是今后参与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的基础运动形式,基本动作技能与技术动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最大限度地遵循动作发展规律,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广泛的基本运动技能为青春期和成年期进行竞技运动与大众健身提供了运动技能的保障,因此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及在不同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中熟练运用的能力是技能教学的基本理念[3]。美国学校体育标准中基本动作技能教学环节,他们更加注重对儿童运动兴趣和运动意识的保护和培育,认为培育热爱运动的孩子,比培养运动能力强的孩子更加重要。

表1 学龄前动作发展内容的对比

基本动作技能分类SHAPE America教学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学内容 移动类动作技能单脚跳、双脚跳、跑马步、滑步、跑步、垫步跳、移动类身体活动:走、跑、跳、攀、爬等协调性与灵活性:跑跳、钻爬、攀登等 非移动类动作技能平衡、蜷缩、伸展和扭转、重心转移平衡与协调能力:走平衡木、蒙眼走路等 操作类动作技能肩下投掷、接球、踢地滚球、用脚运球、用手运球、肩下击球、用短柄器材击球、跳绳操作类技能:投掷、跳绳、拍球

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幼儿园动作发展的教学内容仍然遵循身体素质发展优先,即速度素质、协调与灵敏素质以及平衡能力,而SHAPE America动作发展教学内容以基本动作技能进行划分,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动作更为细化,目标更为明确,教学要求更为精准,例如双脚跳的动作是跳的基本动作之一,也是后期跳绳所需要基本运动技能。我国虽有操作类动作技能的学习内容,但是涉及面窄,内容流于表面,针对性不强,特别是非移动类动作技能,我国学龄前阶段只涉及到平衡内容,对蜷缩、伸展和扭转以及重心转移都没有提及,而蜷缩基本动作技能对于在动态环境中发生冲撞、跌倒时能够防止或减少受伤的概率,重心转移则在篮球、足球项目中运用普遍。

1.4 以建立系统的国家学校体育标准为纲要,形成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编码设定技能掌握程度

美国国家学校体育标准的顶层设计包含5个部分,即运动技巧和运动模式、运动概念和策略、促进健康水平和体育活动、个人和社会行为责任以及认识体育活动的价值,每个标准对应不同的具体内容,每个内容的掌握程度都有相对应的编码,即形成阶段(E)、成熟阶段(M)和应用阶段(A),清楚展示了每个内容在不同学龄段所需要掌握的情况,以便于老师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正确的教学判断。从表2和表3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国家学校体育标准每个标准所对应的评价内容,涵盖了体育内在价值和外在功能,与体育素养的形成丝丝相扣。从掌握程度来看,全部为形成阶段,即初步阶段,符合学龄前期儿童的运动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实行定性考量,保护了儿童的运动热情和积极性。而我国以身体素质为评价内容,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评价描述层层递进,特别是力量与耐力评价标准采用定量方式,由于儿童个体差异较大,容易挫伤儿童的体育活动自信心和参与热情,长此以往体会不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评价内容忽视了体育了尊重与合作、安全与自我实现的内在功能,缺乏人文关怀,使运动沦为简单的“工具”,而对运动概念、原理以及知识的缺乏更加重了对体育活动的“误解”,不利于未来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也不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表2 SHAPE America学龄前动作发展评价标准与掌握

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掌握程度 标准1运动技巧和运动模式单脚跳、跑马步、跑步、滑步、垫跳步、跳绳(进阶项目)、跳跃和落地、平衡、翻滚、蜷缩和拉伸、投掷(肩上和肩下)、接球、踢球、肩下击球、短柄器材的击打。形成阶段 标准2运动概念和策略运动概念、原理和知识形成阶段 标准3促进健康水平和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知识、参与体育活动、体适能知识、营养知识形成阶段 标准4个人和社会行为责任履行个人责任、接受反馈、团结协作、安全事项形成阶段 标准5认识体育活动的价值自我表达/娱乐形成阶段

表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动作发展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3-4岁4-5岁5-6岁 平衡、协调与灵敏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4、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5、能双手向上抛球。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3、能连续跳绳。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5、能连续拍球。 力量与耐力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能快跑15米左右。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4、能快跑20米左右。5、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4、能快跑25米左右。5、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2 SHAPE America学校体育标准对我国幼儿体育课程的启示

2.1 建立体育素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促进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强调运动项目的专项化技能,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内在和外在功能,没有抓住体育教育的核心环节——体育素养的培养。结合美国学校体育关于体育素养的阐释,体育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运动知识与概念以及了解参与多样体育活动的影响和益处。儿童在经过一定体育教育后随着身心发展必然会拥有基本的素养和能力,要将学龄前应形成的体育素养进行水平和表现形式的编码和设定,以满足不同学龄段对体育素养的不同要求,因此在学龄前做好体育素养培养与标准设置,采用定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在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促进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

2.2 灌输运动概念与知识,提高对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知

运动概念与知识常给人脱离现实生活、刻板抽象的印象,由此常常忽略了运动概念与知识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运动概念与知识作为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其含义和与运动技能内在的联系,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能够让儿童更加积极地参加体育课,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明白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能够通过对运动术语的学习在将来更好地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并能对自身的动作模式进行调整以达到运动效果最大化。

2.3 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建立成熟的动作模式

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对熟练掌握各类运动、竞赛和舞蹈至关重要。儿童时期掌握的基本动作技能是有效完成动作的基础,是获取对周围环境与世界认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儿童时期基本动作技能的习得,在学龄期中、后期以及青春期能够动作重组而生成不同的动作模式,多种基本动作技能的获得使儿童在动作反馈中有更多的选择,为动作表现提供更大自由度。

2.4 明确课程评价标准,遵照动作序列,呈现良好学习成果

课程评价标准的整体建构,体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融合与汇总,发展运动技能能力、实现终身体育活动生活方式需要多学科和多领域的教育。在评价标准上虽5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是评价内容有所倚重,学龄前期更加注重基本动作技能、运动知识以及个人与社会责任。儿童天生好动,喜欢跑、跳,他们对于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的感受不是由大脑决定,而是取决于情感——也就是他们参与活动时的感受,因此我们在评价标准上要重视儿童对运动参与的情绪与感受,才能吸引他们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另外运动技巧与运动模式作为评价标准的重点,是形成成熟动作模式的基础,因此课程评价标准要遵从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序列设计。

3 结语

SHAPE America学校体育标准所涵盖的5个标准,体现体育内在和外在价值,宽基础的教学设计理念为青春期和成年期进行竞技运动与大众健身提供了运动保障,因此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育课程要建立以体育素养为核心,以运动概念和知识为前提,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为基础,以系统全面的体育课程标准为体系。

[1]Mandigo,J.,Francis,J.,Lodewyk,K.&Lopez,R.(2012).Physical literacy for educators.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Journal,?75(3):27-30.

[2]CASTELLI D M,VALLEY J A. Chapter 3:the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motor competence to physical activity[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7,6(4):358-374.

[3]殷荣宾,季浏,蔡赓.美国 K-12 年级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解析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6(5):94-99.

[4] STODDEN D,LANGENDORFER S,ROBERTON 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tor skill competence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young adults[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2009,80(2):223-229.

[5] BARNETT L M,VAN BEURDEN E,MORGAN P J, et al. Gender difference in motor skill proficiency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a longitudinal study[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2010,81(2):162-170.

[6] GEORGE G,SHIRLEY A,MELISSA P. Children moving:a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movement analysis wheel [M].NewYork:McGraw-Hill,2013:30-32.

[7]Shirley Holt/Hale,Tina Hall,李永超.美国小学体育课程指导[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8).

[8]张赫,唐炎.美国2013版《k-12体育教育标准》的特征与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34(2):115-119.

Inspiration of the PE Standards of SHAPE America's Schools to Children's PE Curriculums of Chinese Preschools

XU Yao

(Chongqing Youth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0712, China)

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体育课程中儿童体适能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课题编号:GY174012。

徐瑶(1983—),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动作技能标准
高级技能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