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技能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1 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6年11月“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2017年修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8年11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召开“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研讨会”等研究。相关专家已经厘清我国学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框架体系的理论构建已基本完成,提出今后将以学科核心素养来引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评价。

2 当前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架构和落地处理方式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获得感”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本质要内化至体育课程与教学之中,形成可以感知和评价的、真实存在的教育素养,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掌握技能外,还可以从公平正义、顽强拼搏、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合作沟通等方面理解体育,真正体现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价值。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经济、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各校开展的运动项目多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两大方面,尚未研制更为具体化的标准和依据,使得理论架构与落地方式出现差距。如何依据已有理论体系,研制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阻力。

2.2 体育工作者整体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偏低,理念尚未转变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体育教师完备的课程素养结构作为基础和保障。在基层教学单位,仍缺乏完善的教师系统培训体系,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多年缺乏更新,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认识相当模糊,忽视对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上的教育,学生无法通过比赛对抗体会运动中顽强拼搏、团结合作获得成功带来的快感,阻碍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3 整体上课程尚未满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课程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支撑,当前基层校园课程还局限于运动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的课程融合。以篮球为例,常常以单个技术为单元,学生看似掌握了单项技术,却不会比赛,无法体会运球过人、妙传配合、逆转绝杀的乐趣;课程缺少运动健康知识的教授,学生缺乏对运动风险的正确认识,一点磕碰就要放弃,体会不到体育的魅力。

2.4 当前教学难以适应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缺乏科学评价体系

一切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都必须以教学为载体。受多年“学科中心”和“双基”教学理念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首先,以教师意志为主,忽视学生本体需求。其次,以技能教授为主,忽视运动健康知识和情感意志培养。再次,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没有与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相联系。最后,以单项技能评价为主,忽视诸如团队精神、责任品质、规则意识及健康行为等人格因素的评价。传统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基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展望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既是体育课程和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我国未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来改革。

3.1 构建逐级体育核心素养课程体系

第一,自下而上,针对不同学段发展水平,逐级建设、层层递进,制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三方面内容都包含在内的优质课程体系,解决今后“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第二,注重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将健康行为、运动品德、运动技能等维度的内容真正的生活化,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第三,坚持统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因地制宜,围绕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设计校本体育课程。

3.2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度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点以及把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割裂开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各方面因素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今后的教学必须做到有效、高效,通过师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合作,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等方面均有所收获。重视创设复杂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对抗中提高单项技术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精神和优良品格。

3.3 注重课程和教学的信息化构建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构建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云教学平台),作为体育课下健康知识的补充,通过大数据建立学生体育个人信息档案,记录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反馈进行总结,更加细致掌握学情,确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各要素能更精准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运动APP等形式,课内外互补,提高学习效率和对自身运动状态的科学认识,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3.4 构建科学化、标准化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3.4.1 提升体育工作者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能力

目前对运动技能的评价已经比较成熟,今后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针对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形成科学和完备的评价体系,为此,体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不断提高自身的评价能力。包括对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理论的研究能力、评价的设计能力、评价的推衍能力及评价技术的运用能力。

3.4.2 研制更具体化的评价指标,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从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后两者需要主观性评价和定性评价,可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制定一些具体评价指标,经专家讨论和教学实验来确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使隐性表现转化为显性,使评价更加客观具体;可以通过试卷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健康知识、体育规则和风险认识。对一些通过行为表现观察才能完成的评价,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团体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拼搏精神等。考虑到区域、城乡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应因地制宜,使评价多元化、个性化。

4 结语

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专家学者应精心研制贯穿于不同教学阶段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体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上进行转变,创设复杂的体育活动情境,使运动技能学习整体化,帮助学生从体育课中获得“获得感”,创新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整体化与多元化评价并重,使评价显性化、易于操作,在科学的评价和反馈过程中,不断修正课程和教学,为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服务。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技能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拼技能,享丰收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