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研究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意识互联网+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山西太原 030013)

1 关于“互联网+”的简要阐述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应运而生,其主要是指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的创新与改革。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互联网更是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之一。互联网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都有着恰当的融合点,互联网应用在特定行业和领域中最终实现的都是双赢互利的理想效果。

2 高校体育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价值与意义分析

2.1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众所周知,在之前传统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扮演着权威角色,体育教师讲什么,要求做什么,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和听从,长期以来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得越来越弱,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已经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或者逃避的情绪。但是,在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当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其不再是体育教学的唯一核心人物,而是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成为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其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言也至关重要。

2.2 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借助信息化工具来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进行针对性讲解,这必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学习和了解到更多的体育知识,体育教学也因为有了信息化工具的辅助而变得更加细致到位。此外,体育教师可以依据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做到稳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学习,这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3 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灵活程度

在之前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体育课程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被动地位是非常明显的,很少看到体育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完成着体育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也只需要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即可,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是,伴随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多,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也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当中来。此外,在信息化教学改革影响下,体育课堂教学还延伸到了课外,比如:体育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中与学生分享合理饮食、减脂塑形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关注运动公众号,并可进行每日的步数打卡排行,还可将其按照一定比例纳入体育考核成绩。从而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使体育教学管理更加灵活。

3 关于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体育课程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类高校都在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想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改革与互联网技术力量来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铺路。但是,在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因为受到体育课程性质、地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局限,体育课程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处于相对末端的位置,很多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还是停留在了表面,改革效果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3.2 高校体育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

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人物和第一执行人。如果体育教师自身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知程度并不是很高,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那么其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体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效果。根据调查和了解,发现当前在我国高校从事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群体当中,有很多的体育教师的确存在着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的问题,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虽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至少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或者错误。这样一来,高校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必然会受到严重的阻碍,作为核心人物的体育教师都不认可信息化教学改革,其改革效果可想而知。

3.3 高校对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不到位

在调查和了解过程中,发现很多高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重点都集中在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改革上面,多在教室里面配备更多先进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但是,对于体育课程这种户外或者是特定场所开展的教学工作,高校则并没有位置匹配更多新型的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设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课程信息化改革的进程,其很难满足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对于体育信息化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4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建议分析

4.1 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能力

要想确保高校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效果的理想性,高校就必须要加强对核心人物——体育教师的关注力度,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们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能力。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地认知和了解信息化教学,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好信息化,将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和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4.2 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

高校要意识到,如果要实现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理想效果,就必须要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放到体育课程改革当中来。诸如,要为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资源和配套设施;要改善体育课堂里面相对陈旧和落后的场馆设施;增强校园网的覆盖能力;建立体育课程线上教学平台;构建体育远程教育系统等,为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4.3 强化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意识

高校要从自身做起,改变对体育课程的传统认知,提高体育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从整体层面来强化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将更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引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来,以信息化为着手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结构。

5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高校体育课程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起“互联网+”的优势,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设备,全面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意识互联网+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