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体育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1)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使身体状态从静止转为运动,为以后的课程打好基础。但现阶段仍有部分体育教师忽略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仅将慢跑和简单的徒手操作当成准备活动的全部内容,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1 高校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效学生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学习方面,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导致其身体素质比较差,某些学生还存在稍微跑快一点就会出现恶心、头晕甚至是失去身体控制的现象,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可以通过组织准备活动的方式,使学生的肌体状态处于适于继续运动的情况下。

1.1 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研究表明,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调动运动神经和内脏器官,激活肌肉的伸缩力量,调动身体活性,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关节、肌肉、韧带等肌体受损。由于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长跑、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极易对机体造成损伤,因此,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正式授课前参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合适强度和运动量的准备活动,防止因身体疲劳或运动过度造成运动损伤。

1.2 提升人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进行正式体育运动之前,开始适度的准备活动,能够有效有效调动神经肌肉节点的兴奋,加速肌肉神经的传导速率,加快大脑的反应速度,更好地支配肌肉动作,提升人体温度,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加强关节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以足球运动为例,在准备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活动脚踝、膝盖、腰部的方式,调动身体的协调性,尽可能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概率,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接下来的足球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通过热身对人体关节进行了解,对相应的肌肉损伤有所准备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依照当前课程需要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并且对如何避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体育伤害,以及在造成伤害后应当如何处理来避免二次伤害的基础知识进行说明和简单的示范,还可以通过课堂模拟演练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其应对肌肉损伤的能力。例如,河南省某高校学生孙某在进行接力比赛的过程中,因没有避开跑道上的石子,导致脚踝急性扭伤,一名旁观人员根据教师曾经的讲解,在教师到来前及时拿来冰冻矿泉水对伤处进行冷敷,缓解了孙某的伤情。

2 加强高校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实际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考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活动内容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准备活动的整体效率,确保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令其身体素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2.1 在准备活动中增加体育游戏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体育准备活动较为枯燥,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待程度,现阶段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体育游戏应运而生。具体来说,由于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增加体育游戏,可以令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达到热身的效果。在实际添加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当前的教学场地、天气、学生人数和性别等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方案,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令其更快地进入运动状态。

2.2 鼓励学生注重参与到准备活动中

为了提升学生对准备活动的参与度,教师在组织准备活动前可以鼓励其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准备活动的概念、意义和实际操作方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然后,在每次正式开展公共体育课前参考学生对运动的建议,进行准备活动的练习,在使学生活动身体的同时,加强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举例来说,长跑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还可以增强学生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但由于长跑相对于体育游戏而言比较枯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开始准备活动之前向学生介绍与长跑有关的案例情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长跑的价值,使其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准备活动当中[1]。

2.3 积极鼓励学生发现更有趣同时更有效果的热身活动

现阶段,仍有部分高校使用单一呆板的传统准备活动练习内容和组织形式,造成学生对其兴趣低下,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大胆创新,鼓励其结合季节、地域、天气等情况,发现更有趣又更有效的热身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以篮球课的准备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令准备活动以运球接力比赛、投篮比赛等形式出现,在帮助学生调动全身肌肉关节的同时,集中学生注意力,更好地令其发挥自身的自觉性,以便后续体育活动的开展。

3 高校公共体育课活动的有效性

现阶段开展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持续性地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准备活动可以说是整个体育课程的开端,准备活动与课堂的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阶段开展新颖有趣的活动方案,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其组织能力、学习和自我保护能力。

3.1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由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融入德育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性。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细心呵护,自主性比较差,在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由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基本知识后,引导学生依照自身的愿望主动进行热身运动,加强其自主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一些与团队协作有关的活动内容,在提升学生团体意识的同时,令其明白“胜不骄、败不馁”的意义,进而更好地加入到主动进行体育运动的行列当中。

3.2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现今伴随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实际的应聘过程中,拥有良好组织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在广大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公共课教学前的准备时间,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由于公共体育课参与人数比较多学生专业不一定统一,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更换体育委员,令其通过集合整队、检查人数、组织准备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组织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体育委员组织准备活动的同时,教师应当在一旁对过程加以指导,在运动结束后对其加以点评鼓励,在锻炼组织能力的同时,增强其上课的积极性,为今后面向社会打下基础[2]。

3.3 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自我保护能力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局限于对肌肉、关节进行简单的运动,而没有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进行说明,使得部分学生在进行准备运动的过程中草草了事,达不到准备活动应有的效益,造成运动损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体育运动知识造成肌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例如,2015年,某省高校学生陈某,在篮球公共课上突发心脏类疾病当场死亡,经调查得知,该同学在进行篮球公共课前进行了另一节高强度的体育课程,连续2节课的高强度体育运动使其心脏无法承受压力,造成悲剧的发生。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教师应当在课前对准备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对体育安全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上有组织的实施,有计划地对学生讲解各类准备活动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

4 结语

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健康,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求和组织形式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其脱离了曾经单纯进行形体练习的方式,变得多样化、游戏化,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推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课运动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不正经运动范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