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体育课课堂管理的探讨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苏州 215131)

1 体育课课堂管理的概念

何为课堂?当教室用作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时就叫课堂,通常是指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的场所[1]。由此推理,体育课堂就是进行各种体育教学活动的场所。

体育课课堂管理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调节课堂内各种要素,以达成体育课教学顺利实施的过程[2]。课堂管理就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律行为的培养过程[3]。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体育课堂并非仅仅是体育馆、操场、球场等物理空间,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整体,远比物理空间的教室要丰富生动,它更是一个生命展示的地方。课堂管理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展,强调课堂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应当是自主的。

2 体育课课堂管理的内容

根据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师范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实际,体育课课堂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下面4个方面。

2.1 体育教师的自我管理

在体育课堂管理中,教师自身的行为时时影响着学生,教师身上的正能量能带来课堂的正能量。试想,一个体育教师如果上课都不能准时到场,如何能管理好学生的迟到和早退?如果教师都不穿运动服上室外课,又如何能要求学生穿运动服来上课呢?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自我管理的基础,忠于教育职业,具有献身精神是教师职业的特性;既能面向所有学生、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又能因材施教、保护个性;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自我管理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教师自我管理的关键,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学常规,认真备课作好课前的器材准备,认真上课,用和蔼的态度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论是口令、讲解,还是动作示范,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言语文明,行为恰当。

2.2 体育教师的学生管理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均要遵守课堂纪律,所有的活动必须在课堂常规的框架内进行,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维护课堂纪律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场景。教育、引导、说服是最常见的方法,也是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当然,一定条件下的批评甚至是教育惩戒,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界很多人士提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失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教育惩戒的运用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不能等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就涉嫌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了。

学生自我管理表现为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主维持课堂纪律,自觉解决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管理就是逐步完成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

2.3 组织结构的课堂管理

无论是行政班,还是混合班或临时组合的班级,班级作为学校中的一个基本的单位,必然有其相应的组织。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体育老师作为管理者,学生是参与者,而学生群体中也有一个管理的体系,班长、班干部、体育委员(或体育课体表)、体育干事、各组组长,他们是参与者,又是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者,肩负一定的课堂管理的职责,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桥梁,配合老师共同完成课堂的管理工作,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一方面,由于课堂管理形态的客观存在,作为课堂活动参与者的学生群体,要承认课堂这一组织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并通过自己对纪律的服从使这种组织的结构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作为课堂活动管理者的教师,通过这一组织现实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并通过具体的课堂管理行为,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权威[2]。

2.4 体育教师对教学环境的管理

体育课课堂之管理产生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内,即体育课堂环境中。所谓体育课堂环境,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这些外部条件表现为物理要素,它对体育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体育课通常在操场或体育馆进行,其中的音响、灯光、地板、温度、体育器械的安放形态等是课堂环境的物理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研究表明,丰富的色彩、柔和的灯光会对学生的态度及行为发生显著的影响[4]。环境中温度适宜,色彩明亮,空气清新,可以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井然的教学秩序。

课堂管理理论普遍认为,学生的各种行为包括违纪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都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所致,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5]。例如,教师安排的课堂练习项目,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注意力不会集中,练习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实际练习时,学生队形的编排方式,也是课堂管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适宜的练习队形,让学生始终在新鲜的、积极的氛围中参与练习。

3 课堂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在课堂管理的各个要素当中,有3个要素最为基本,即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课堂管理的矛盾与动力,一起决定着课堂管理的方向和模式。

在课堂管理行为中,教师和学生是2个非物理要素,是人的因素,是有思维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管理的主要方面。从教师方面来看,他们的行为决定着课堂管理的模式和发展走向,影响着课堂管理的效果;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在课堂中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管理因素的影响,教师所选择的课堂管理的模式决定着学生的课堂行为。但是,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不是百分之百地依赖着教师,作为持有主体意识和个性精神的人,学生的课堂行为还与他们所具备的思想观念有关。从师生关系看,很多教育家一致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充分的发展,课堂活动是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因此,有效的课堂管理应将学生放在课堂管理的中心,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注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进步[2]。

4 体育课课堂管理的特点

4.1 辅助性

体育课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任务或者说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说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因此,课堂管理的每个方面和每个步骤,都应该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前提,课堂管理是辅助性的、服务性的手段,绝不能为管理而作出管理。简而言之,课堂管理就是对课堂中的人、事、物进行适当的调度和合理配置,这种调配是否正确,是以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来衡量的。

4.2 长效性

管理需要对应的制度,制度制订后,要严格执行,并且应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切不可朝令夕改。

任何一位体育教师,都会在体育课之前制订好相应的课堂常规,并告知每个学生。其内容因人、因校而异,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围绕体育课的常规管理而制订的一些学生上体育课应当遵守的纪律、规矩。例如,上课队伍排列时每个学生的位置,上课迟到、早退的处理,室外课必须穿运动鞋、运动裤等。这是保障体育课顺利完成的基本的措施之一,它与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体育课的教学工作。

4.3 互动性

课堂需要管理,课堂需要常规纪律来约束,但是,课堂是由人参与的,是活态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各种互动,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些互动的流畅进行,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的,所以,课堂管理不能停留在对所有行为的严格控制,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的展示,寻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使课堂健康发展。

4.4 实践性

课堂管理包括2个方面:即课堂管理的理念和课堂管理的行为。现代管理学研究认为,关注策略研究是现代管理行为研究的发展方向,而策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它能保障师生按照预设的目标前进,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所以有效的体育课堂管理应注重实践性。

5 体育课课堂管理的发展趋势

5.1 人性化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管理中,师生关系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课堂管理看成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与约束。现代课堂管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由注重教师中心向注重以生为本发展。现代教育专家一致认为,教师采取正面的态度肯定学生,是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学生得到了肯定,有了信心,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

5.2 合作化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管理更加强调争取学生的合作与支持。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与鼓舞,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促使学生能形成积极的课堂行为。在管理的结果上,表现为课堂所具有的生长性。

5.3 有效化

当代课堂管理更多关注管理行为所涉及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当代课堂管理已从传统只注重课堂纪律和对学生的控制,发展为关注课堂内外环境、学生个性、问题行为和积极行为的分析等,使课堂管理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