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机理与实践路径分析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思政价值观德育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柳州 545036)

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过于重视对于体育技能的教育与训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受竞技体育思维观念的影响较大,缺乏对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渗透,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全面育人理念的要求。因此,现阶段,高校将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公共体育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还能提高学生道德和智力的培养。如在训练过程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团结协作能力和正确的竞争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正确的三观形成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是大势所趋,是顺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重要举措。该过程是将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目标上升为对学生心理品质、思想意识、集体主义精神等德育方面的教学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措施,有效丰富了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延伸,充分体现出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同时,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相对于思政教学课程而言,其内容与形式更具活泼性、实践性与多样化等特征,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内容较为枯燥、形式较为单一的思政课程而言,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并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教育,有利于推动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机理及实践路径

2.1 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明确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想评价体系。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高度的重视,调整教育策略,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该体系中的相关制度和评价标准。在对学生针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程中,避免过分关注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情况,而要依据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实践目标,更加全面地增加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其中既要涉及到学生对于体育竞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程度,还需要对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与竞技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观察与分析,观察其在比赛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与精神、行为规范意识和自律意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下一阶段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2 将思政教学价值观全面贯彻到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政治素质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因此,为了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要主动转变思路,不断进行创新,建立“大课程思政”的理念,不断地使专业课、通识课等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并深入挖掘各专业各门类思政课程资源。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其运动的特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能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培养他们坚韧的意志,团队协作的精神。因此,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中贯彻思政教学价值观,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实现体育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实施首先需要以思政价值观为主导确定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优化与调整。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需要包含“体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要求其掌握运动技能,同时需要对体育课程在文化理论与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内涵进行挖掘与分析。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健康意识、运动兴趣与技能、体育精神的有效结合,并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在课程内容中挖掘德育资源。

2.3 转变教师的思维观念

为保证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实践的效率和质量,学校需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融入思政育人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明确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从而使得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达到预期水平。首先,学校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与水平,需要教师将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共同贯彻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内容。同时,在对教师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过程中,需要将教学量、体育与德育方面的业绩有效结合,全面考察与分析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与方法上的创新水平,以及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合理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还要注重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可对这些老师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可通过线上和线下2种方式进行结合,如线上的网络自主学习和线下的相关讲座培训;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对他们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学习到的思想教育理论能够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达到预期水平。

3 结语

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广泛开展,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仍然受传统思想影响,偏向于竞技体育,偏向于技能教学,忽视了德育渗透,与当前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偏差。

高校将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效融合,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与较强的责任感,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行为规范意识与自律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地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因此,现阶段,高校需要引导体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思政教育价值观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不断丰富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热情,确保各个高校更好地实施教学目的,在该过程中还要注重不断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的思政素养,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并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推动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进而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种不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思政价值观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