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发展“四衔接”的研究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学科

(核工业卫生学校 湖南衡阳 421002)

1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教学目标不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较多地体现了基本目标,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较少地体现发展目标和终极目标,即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联系,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体育教学应该体现体育学科本质特点及价值功能,实现体育本体、人与社会的相互促进及和谐发展[1]。中职体育教学应该深度地考虑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达到精准培养人才的效果。

1.2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不强

在中职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学校师资情况、教师教学能力情况、学校的教学设备情况,一些中职学校因师资缺乏无法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必将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如护理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形象气质佳,在一些缺乏形体训练教师的中职学校,必然不会选择形体训练的相关教学内容,无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无疑使学生在形体气质方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3 体育教学未发挥学科核心素养作用

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其重要的作用是让学生深层次地认识学科。在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视浅层面的教学,即单一的技能教学或学生被动学习,未能进行深层次学习,学生仅掌握和习得体育知识、技能,未能深度体验学科知识、技能背后的价值[2],学生很难将职业素养发展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相联系,体会不到体育对职业素养的有利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4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不和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也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呈现多样性,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为丰富。但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仍然突出教师的“权威”地位,当教师的教学无法满足或者不适应学生的需求时,教师和学生关系必将出现不和谐,从而导致学生的自主能力得不到体现,创新能力得不到挖掘。

2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各项综合素质,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兰认为职业素养由1/8的显性素养和7/8的隐形素养构成[2]。显性素养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方面,即表现在从业人员各类职业证书的获得,隐形素养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的精神方面,即在表现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品质等方面。显性素养较为具体、直观,能够具体培养,而隐形素养是从业人的心理活动产物,比较隐蔽,所以培养起来较为复杂。

3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内涵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是在发掘中国体育文化、比较国际经验和总结体育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优化和践行全面发展学生理念,它贯穿于整个体育学科体系,核心素养的产生能够使学生掌握不同学段体育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中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健身手段达到育人效果的集中体现,它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3个方面的内容。中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进一步诠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4 中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发展的“四衔接”

4.1 中职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衔接

体育与健康作为中职公共课的普修课程,不但要发挥体育的本性,即强身健体,还要发挥其实用性、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特性,才能发挥以体育人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确定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有效的开展,职业学校是以培养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所以在制订体育教学目标时不应像普通教育一样,要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制订利于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切实可行的目标。

4.2 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素养的衔接

中职体育教学应该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点,立足于各行业、社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积极调整中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实现中职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内容与职业素养的无缝衔接。比如,对团队精神要求较高的职业可以选择篮球、排球及足球等运动项目;对形象气质要求较高的职业可以选择形体训练、健美操等项目。通过依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3 中职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衔接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以“体质教育”为目标的时代,终将过去。在教学中采用“灌输式”的方法,使教学失去互动性、学生失了自主性、课堂失去愉悦性的教学方法也必将淘汰。在中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实现发展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最终达到行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如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效率,运用分组分层教学法进行因材施教等。

4.4 中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衔接

新时代的学生将更具有个性和自主意识,其批判精神、民主意识及被尊重的意识更为凸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具一定的挑战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双边活动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认真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及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的知识量,这样才能达到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5 结语

新时代的中职体育教师善于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新时代的中职体育教师要善于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教学技术,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时代的中职体育教师要善于反思,通过与学生、与行业专家、与其他科任教师交流,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师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学科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