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砖院记
——富平县三河村村民活动中心

2020-11-21吴瑞王毛真通讯作者李少翀

世界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入口村民空间

吴瑞,王毛真(通讯作者),李少翀

1 砖院整体夜景

2 总平面

1 项目任务

项目位于陕西省富平县三河村。为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村委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功能复合的“乡村综合体”,需要包含:老年幸福院、乡村卫生院、乡情村史陈列室、村民信息服务站、乡村产业展示平台、文化活动中心、读书学习室、精神文明宣传中心、乡村大戏台、室外活动场地等10 项内容。

2 现实条件

村委会要求把造价控制在1200CNY/m2以内(涵盖周边环境整治和室内简装),并指定当地生产的“红砖”作为主材,邻村施工队负责建造。因此,设计必须对乡建中“造价”与“施工”这两个最大的限制条件予以充分尊重,并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弱形式强制宜。

3 设计策略

在功能、造价、材料以及施工条件确立后,建筑师就需要专注于在“特定场地”(site-specific)中对“场所”与“空间”的经营,终极目标是让设计契合村落环境的场地特质与生活情境,并营造出具有清晰特性的场所。

3 院型的空间组织概念

4 首层平面

5 砖院的质感

6 砖院南入口

7 乡情村史陈列室

8 轴测要素生成

(1)在地的场所策略

基地位于三河村入口广场的北侧,呈东西60m、南北18m 的狭长形状。北面和西面是成片的柿子林,景色较好;南面西半段是品质较差的低层砖混农房,和基地边界仅有不到5m 的距离,村委会决定把其作为农用车辆进出的后勤服务通道;南面东半段是村入口广场,间接确立了建筑主入口的位置;东面毗邻5m 宽的村级道路,高压电线从上空穿过,其下需要后退5m 才可进行建设。面对以上条件,我们首先选择让建筑一层满铺:其一,水平化的姿态最大限度地契合了地貌;其二,留守村民基本是“老弱病幼”,尽可能避免上下楼梯才是最优选。因此设计仅把部分办公和阅览室放到了局部二层;其三,大面积的平屋顶既满足村民晾晒柿子的需要,又增加了登高望远的公共露台,这也是我们放弃坡屋顶的根本原因。所谓“在地”,即是因地制宜、随形就势。

(2)院型的空间组织

利用“院”进行空间分化的策略是组织复合功能的有效手段。狭长的场地条件也赋予了组织多进院落的机会:首先,通过横向切割分离出3 个相对独立的使用区域,形成三进“院”的格局;其次,对每进“院”进行“公共”与“私密”的分化,“私密的包裹性房间”通过有控制的“分离占据”使剩余部分转化为连续而多样的公共空间;其三,在中轴对称的位置通过“院子”把公共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内部的视线和动线皆保持了“线性秩序”;其四,“院子”既能调节各区域之间的关系,又建立起了南北方向上更大尺度的场地照应。所谓“院”,即是虚实一体、内外关联。

(3)适宜的材料建构

设计没有追求建造方式上的过多变化,仅通过“红砖”自身颜色与肌理的微妙差异呈现出材料与砌筑的最基本特质,这种特质通常包含了手工作业所带来的温度与质朴,也让“糙”变得合情合理。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看,保温隔热与采光通风在夏热冬冷的关中地区是较难平衡的。如果再遇到北向景观较好的情况,设计难度就更大了。同时,八度地震区需要对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合理选择。为此,设计采用了坚固的框架体系作为承重结构,把红砖墙解放出来作为“夹心饼干式”的维护体系,它们既保证了必要的保温隔热,又让空间的划分与尺度更加灵活。另外,“院子”与南北界面的对流开口,即解决了通风采光的问题,又为所有房间选择性的纳入了北侧景观。南界面的窗洞则通过花砖墙保持了材料的连续感,减少了外部通道的干扰,同时起到夏季遮阳的作用。所谓“适宜”,即是整合关系、平衡利弊。

9 内院的游戏

10 室内空间的通透

4 结语

乡建的特殊条件往往迫使建筑师去考量建筑学中最为基本的问题,其中空间组织策略与适宜的建造手段成为关键。本项目的最大启示在于:“院”作为古老和普遍存在的一种空间类型,具有内外空间协同作用来营造人居环境并调控复杂功能的潜力。“砖”作为一种传统的砌筑材料,在与“院”的合作中展现了连续、 平易和适宜的在地姿态。建筑使用半年后,我们得到了村民对这个“共居空间”的评价 :“功能好用,待着也舒服。”对于建筑师来说,已然是一份荣耀。□

猜你喜欢

入口村民空间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创享空间
秘密入口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