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解析
2020-11-21刘抚英徐杨胡顺江LIUFuyingXUYangHUShunjiang
刘抚英,徐杨,胡顺江/LIU Fuying, XU Yang, HU Shunjiang
1 引言
1960-19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衰退,第三产业兴起,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受到关注;1970 年代中至1990 年代初期,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在欧美得到广泛推动。国内对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在1990 年代末期至21 世纪初期。2006 年,国家文物局举办的“无锡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2007 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调查范围;2010 年,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召开并通过了《抢救工业遗产——关于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倡议书》(简称《北京倡议》);2010-2017 年,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等共同主办了8 届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调查、保护与研究》论文集7 册,研究内容涵盖了工业遗产调查研究、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研究、工业文化景观、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等多个专题。
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3 个方面:
(1)工业遗产调查与工业发展历史研究。刘伯英、李匡对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调查研究[1];姜波以山东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保护现状[2];徐苏斌等对天津近代工业遗产进行的调查研究[3];张松主持完成的对上海滨江带工业遗产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再利用情况[4]等。
(2)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研究。刘伯英、李匡研究提出了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5];张毅杉、夏健探讨了城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6];邢怀滨等分析了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7];张健等研究了工业遗产价值标准及适宜性再利用模式[8];季宏等以天津工业遗产为例,探究了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认定与分类[9];青木信夫、徐苏斌等通过开滦煤矿的案例研究进行了价值认定和评价体系的探讨[10]以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的研究[11]。
(3)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和方法研究。王建国建立了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理论和方法体系[12];陈伯超主持完成了“沈阳铁西工业区改造过程中工业文化与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与再创造”系列研究与实践成果,探讨了旧工业建筑的文化品质[13-14]等等。
由于工业遗产的形成过程、遗产类型及特征、保护及再利用模式存在区域性差异,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特定区域、具体行业的工业遗产进行个性研究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取向。其中,针对纺织工业建筑遗产相关研究主要有:金鑫等以“西安大华纱厂”改造研究为例探讨旧厂房改造利用模式[15];林雁以“青岛国棉六厂”为例探讨了青岛地区纺织工业遗产演变与资源整合、遗产再利用模式和方法[16]等;凡丹丹等对上海纺织工业遗产现状进行了调研[17]。
鉴于现有研究中欠缺对上海近代纺织工业遗产建筑特征的系统分析,本文从与纺织生产工艺相适应的视角分析建筑特征,以期为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提供借鉴。
2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发展阶段与特征
上海是位于长江口南岸的江海交通枢纽地区,具有优越的经济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其广阔的腹地是我国近代丝、棉等纺织原料的重要产销基地,邻近松江地区自明中叶起就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1843 年11 月开埠后,上海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很快成为我国经济中心,外国商行、洋务官员、民族资本家等相继开办包括纺织厂在内的涉及多行业的近代工业企业。伴随着铁路、航空、邮电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纺织业日趋发达,上海成为我国近代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18]。
研究表明,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5 个阶段[19]:
2.1 形成阶段(1861-1922)
该阶段,上海纺织工业由萌生到逐步形成。1861 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怡和纺丝局;1878 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始兴办第一家近代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90 年投产。其后,英、法、美、德、日等外商、国内官商和部分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建厂;一战期间,出现了民族资本在沪开办纺织企业的高潮。在此阶段,上海纺织工业除缫丝业、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规模外,针织、染织、印染、复制等行业也得到发展,并开始出现毛纺、麻纺、绢纺、丝织等行业门类。
2.2 发展阶段(1923-1931)
此阶段,上海棉纺织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针织、丝织、印染等行业逐渐形成规模,染织业、毛纺业也得到一定发展。华商纺织工业企业在此期间发展与困境并存,在竞争中逐渐形成申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永安纺织公司等企业集团。在这一时期同业公会陆续成立。
2.3 缓慢发展阶段(1932-1936)
自1932 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华商的棉纺织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在此阶段,上海的针织业、色织业、毛纺织业、线带业、丝织业、绢纺业等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有一定发展;而缫丝业初期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严重,后期稍有发展。
2.4 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
抗战前期,上海租界内外的纺织工业企业情况迥异。租界以外地区被日军占领,华商纱厂受破坏严重,或停工、或被日军接管。租界内则出现短暂繁荣,色织、巾被、毛纺、丝织等纺织行业畸形发展。抗战后期,日军进入租界,封锁海路交通,国际航运阻断,上海的纺织行业陷入困境。
2.5 恢复阶段(1946-1949)
抗战胜利初期,国民政府接管上海的日资纺织企业,并于1946 年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上海纺织工业的各行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掀起新一轮建厂热潮,出现短暂繁荣的发展期。但因其后的内战和通货膨胀,上海纺织业再一次受到打击,发展停滞不前。直至上海解放后,纺织工业企业才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3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调查与特征解析
3.1 调查范畴界定与研究样本选择
3.1.1 调查范畴界定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研究范畴从时间、空间、类型、文保等级4 个方面进行界定。时间范畴总体划分为清末、中华民国两个历史阶段,可进一步细分为形成阶段(1861-1922)、发展阶段(1923-1931)、缓慢发展阶段(1932-1936)、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恢复阶段(1946-1949),(图1)。 空间范畴涵盖上海市及下辖城镇、乡村地理空间范围内的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类型范畴根据纺织行业门类进行确定,划分为棉纺、丝绸、毛纺、麻纺、针织、染织、印染、复制等,以及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综合类型。文保等级范畴划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和不可移动文物等5 个级别。
1时间范畴年代分布及阶段划分示意
3.1.2 案例样本选择与数据库构建
(1)案例样本选择
研究基于案例调查筛选出案例样本29 个,建立《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名录》(表1)。
(2)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数据库构建
根据《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名录》,对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案例样本的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数据进行了全面调研。其中,属性信息包括案例样本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坐标、行政区位)、规模(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现状概况、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等;图形信息包括各种相关地形图、地图、规划与建筑设计图、照片、卫星遥感图片等。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构建完成了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数据库。
表1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名录(绘制:徐杨)
2 基于GIS的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点空间分布 (绘制:刘抚英,徐杨)
3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厂房建筑常见屋顶形式示意 (绘制:徐杨)
3.1.3 案例样本空间分布
本研究应用构建完成的“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数据库”,针对所选择研究样本,绘制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点空间分布图(图2),据此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沿城市水路交通线——黄浦江和苏州河呈带状分布,黄浦江沿线的杨浦区和黄浦区分布相对集中,苏州河沿线的长宁区、普陀区、静安区分布集中度则次之。这种空间分布形态主要源于:
其一,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初期,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不甚完善,为降低运输成本,纺织厂多选择路线稳定、成本低廉的航运作为主要运输方式。黄浦江沿线航运较为发达,能够为纺织厂提供便捷、低廉、高效的运输服务。
其二,纺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水量较大,因此纺织厂多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区,苏州河与黄浦江均能满足纺织工业的用水需求。
3.2 建筑遗产特征解析
3.2.1 发展演变特征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 个阶段。
其一,手工加工阶段。鸦片战争以前,纺织业以传统手工作坊形式存在,上海最早一批近代纺织工业脱胎于此,因此厂房建筑部分沿袭中国传统民居形式。
其二,蒸汽动力阶段。随着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动力供给方式的改变,厂房建筑形式也发生变化。1840-1895 年间,纺织厂多以蒸汽为动力,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主要为坡屋顶、木制门窗、清水砖墙,少数采用单层厂房和生熟铁结构[18]。
其三,电力动力阶段。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生产动力由蒸汽转变为电力后,厂房建筑开始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了能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及通风条件的锯齿形厂房建筑。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生产工艺水平显著提高,纺织机器由大马达集体传动逐渐转变为每台车安装小马达单独传动;而此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传入上海[18],工业厂房建筑在空间形态与尺度上注重与生产工艺及其相关设备相匹配,在外观形式上受功能需求的影响而趋向于简洁大方;采用锯齿形天窗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建筑得以广泛应用。
3.2.2 结构体系类型特征
(1)传统木结构
该结构形式的建筑荷载均由木柱、木梁、木屋架等承担,构件采用榫卯连接;其屋面构造由下至上依次为木梁、木檩条、木椽子、望砖或望板、灰背、小青瓦[20]。现存的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完全使用传统木结构的建筑遗存较少,案例样本中具有晚清居民风格的十一墩毛巾分厂厂房纺织车间和锯齿形屋顶的俭丰织布厂厂房建筑采用了木结构。
(2)砖木结构
砖木结构在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及形成阶段的厂房建筑中应用较广泛,多见于单层或多层的生产车间、员工住宅。“这些建筑采用砖墙、木柱或木楼板承重,屋面多为三角形屋架,且一般不高于四层”[20]。案例样本中采用了砖木结构纺织工业建筑遗产包括:英商怡和纱厂毛纺车间、永安四厂仓库、俭丰织染厂生产车间、大通纱厂办公用房、杨树浦纱厂滨江楼、日商东华纱厂办公楼、湖丝栈生产车间及仓库、丰田纱厂仓库、裕丰纺织株式会社第一厂的车间厂房等。
(3)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在纺织工业建筑发展形成阶段广泛应用,且时间跨度更大。该结构形式多用于较重要的生产车间、厂房建筑、仓储建筑等。案例样本中的新光标准内衣染织整理厂厂房、日商大纯纱厂办公楼、合丰帽厂车间、恒大纱厂厂房、富安纱厂办公用房等均为典型的砖混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结构类型多用于跨度较大、层数较多、高度较高的厂房或办公建筑中。例如,怡和纱厂废纺车间厂房、密丰绒线厂仓库、华丰纱厂二织车间和二纺车间、二十毛纺厂生产车间、申新纺织公司办公楼等。
(5)钢结构
案例样本中完全采用钢结构的近代纺织工业建筑较少,一般与钢混结构、砖混结构等混合使用,多用作厂房建筑中的钢柱、钢桁架、钢屋架等钢结构构件。例如,裕丰纺织株式会社中北厂区的厂房建筑即采用了钢结构与钢混结构混合使用的结构形式。
3.2.3 屋顶形式及其构造特征
常见的纺织厂房建筑屋顶形式可分为平屋顶和坡屋顶两大类。其中,坡屋顶又分为单坡屋顶、双坡屋顶、四坡屋顶、锯齿形屋顶以及双跨连续坡屋顶。一般厂房建筑较少采用独立的单坡屋顶,而多以单坡屋顶作为基本构成单元与其他形式结合,或以单坡屋顶连续组合形成锯齿形屋顶。工业建筑采用锯齿形屋顶可以有效组织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有利于形成大面积室内生产空间,符合现代生产工艺要求,在近现代纺织工业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辅助性建筑对于空间尺度要求不高,多采用具有普适性的双坡屋顶和平屋顶(图3)。
研究基于对上海市纺织工业建筑遗产的文献调查、现场调研与测绘,以及在上海市档案馆查找并复制的永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纺织厂、上海第二纺织厂、上海第三纺织厂、上海第五纺织厂、上海第七纺织厂、上海第一印染厂等纺织企业的建筑图纸档案94 张,据此对厂房建筑屋顶形式及其构造特征进行解析。
1-山墙4-机平瓦7-木桁条2-砖墙5-木屋面板8-三角形钢屋架3-砖柱6-木檩条9-遮阳板
1-机平瓦5-白色抹灰墙面2-木檩条6-砖墙3-木桁条7-木柱4-锯齿形木屋架
4.5 双跨连续坡屋顶厂房(永安四厂案例)建筑结构与构造体系示意(4绘制:徐杨;5绘制:徐杨,胡顺江)
6.7 锯齿形屋顶厂房(俭丰织布厂案例)建筑结构与构造体系示意(6绘制:徐杨;7绘制:胡顺江,徐杨)
8 锯齿形屋顶厂房(俭丰织布厂案例)剖透视(绘制:胡顺江,图4-8的相关图形信息数据来自在上海档案馆查询并复制的资料及现场调研测绘数据)
在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遗产案例样本中,双跨连续坡屋顶和锯齿形屋顶工业建筑应用较多,较具代表性。其中,双跨连续坡屋顶的厂房建筑多使用钢制三角形屋架,砖柱与砖墙共同承受荷载,砖柱突出外墙形成具有立面装饰作用的壁柱。屋架上安置木桁条,其上放置檩条和屋面板,上覆瓦作。现存建筑中锯齿形屋顶多采用木屋架,辅以钢架支撑,木屋架与木柱结构连接,木柱与砖墙共同承重。双跨连续坡屋顶和锯齿形屋顶的建筑结构和构造体系(图4-8)。
3.2.4 墙体建构特征
9 案例样本中的哥特式砌法外墙:永安四厂外墙
10 案例样本中的哥特式砌法外墙:合丰帽厂车间外墙
11 案例样本中的英式砌法外墙:英商怡和纱厂毛纺车间外墙
12 案例样本中的英式砌法外墙:丰田纱厂仓库外墙
13 案例样本中的英式砌法外墙:湖丝栈生产车间外墙
14 案例样本中的英式砌法外墙: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厂房外墙 (9-14摄影:刘抚英)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在砌筑墙体时除了沿用本土的中式传统全顺砌筑方法外,还引入西方的几种典型的墙体砌筑方式,诸如英式砌法、哥特式砌法、跳丁砌法等,以英式砌法和哥特式砌法为主。英式砌法为一顺一丁式,哥特式砌法则采用顺砖与丁砖交错的排列方式[21]。例如,永安四厂厂房、合丰帽厂车间的外墙均采用了哥特式砌筑方法(图9-10)。英商怡和纱厂毛纺车间、丰田纱厂仓库、湖丝栈生产车间以及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厂房等建筑外墙采用了英式砌法(图11-14)。
4 结语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建筑最初脱胎于传统民居,随着国外资本进入上海纺织业,新的建筑材料、结构、设备等新技术以及西式的建筑风格也被引入,并逐渐与地域本土风格相融合。这一阶段的纺织工业建筑既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营造而催生的中西合璧折衷样式,又有纯粹的西式风格,映射了当时上海工业建筑设计与营建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从一种特殊建筑类型视角,印证了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发展演变历程和状态相关联的地域整体建筑风格流变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因此,将上海纺织工业建筑遗产置于近代历史切片下的城市地理环境中,并从时空、文化、经济、社会等多维度对其进行深度“还原”研究,对于延拓上海近代历史建筑研究视野、完善其体系架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