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新书 大篆真情
2020-11-21刘宝平
刘宝平
张祜《题金陵渡》 潘建功/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字异常繁荣,书法也得以丰富多样,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五个主要类别,其中篆书的历史更为悠久,文化积淀更为深厚。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潘建功老师涵泳其中,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懈耕耘,乐此不疲。
潘建功,字西园,号醉篆散人,1974 年出生于甘肃省通渭县,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潘建功老师性格爽朗,时常喜笑颜开,落落大方。缘于兴会所至,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具有深刻体会,随着文化底蕴的不断深厚,进而文史兼备,博学鸿词,涉猎广泛。在书法之乡的环境熏陶下,热衷于各类字体的书法创作,尤其擅长篆书,他创作的篆书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通常人是很难看懂篆书的,但是在潘建功老师的笔下,这些曾经镌刻于龟甲、兽骨、青铜器上的古文字变得鲜活生动。难怪郑州大学书法院副院长李逸峰教授评曰:“余谓西园,精研篆书,兀兀穷年,只嫌单调。习临诸体,互有促进,兼容并取,光华生焉。” 对篆书的深入研究,使他独树一帜,颇具古人风采,但是他也注重拓展创新,收获颇丰。潘建功老师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一名人民教师。书法创作需要刻苦钻研,与文字为伴,以寂寞为邻。他在创作过程中与文字产生情感交流,能够透过文字理解其背后深刻的内涵和充分的情感,因此,书法创作就变成幸福的、充满趣味的事情。潘建功老师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以细腻的心思琢磨文字的意义和富含的情感,还将这种理解、这种情感融于自己的作品中,文字与情感合二为一,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古文之美:古韵、古风,但却亲切、形象、生动。初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学习文言文,看过潘建功老师书法作品的学生大概也会对文言文产生一种热爱和兴趣,再将热爱和兴趣变成学习动力,那么潘老师的教学立意、教学功底应该是很深厚的。
回味潘建功老师的书法作品,内容大多与诗词歌赋相关,当然肯定也不局限于此。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夏日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优美的诗歌,惬意的田园,再加上篆书的浑厚,别样的新意让人意味深长。诗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充满深厚文化内涵的篆书与优美惬意的诗歌结合在一起,绝对不是一般的书法家能够做到的,而潘建功老师将几十年的书法创作经历和独特的立意都融入诗歌中,让两种优秀文化水乳交融,真的是别具一格。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潘建功/作
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 潘建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