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武术八卦拳与八卦掌的对比研究及发展对策

2020-11-21黄百川杨文豪

运动精品 2020年9期
关键词:习练传统武术武术

黄百川 杨文豪

传统武术八卦拳与八卦掌的对比研究及发展对策

黄百川 杨文豪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对传统武术八卦拳与八卦掌作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差异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认识其各自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八卦拳与八卦掌特点不同、包含的内容有所区别,传承的效果也有差异性。

传统武术;八卦拳;八卦掌;对比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文化之精华,古老而又博大,一直延续到今天,不仅在于传统武术的外在形式,更在于传统武术所体现的几千年以来所承载的价值,武术包含的门派众多,拳的种类不一。八卦拳与八卦掌都属传统武术的一个分支,各自的形式和价值都不同,在《中国武术史》《大百科全书》都有其描述,同样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得到国家的重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文件中提出,加强民族体育保护,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1 相关概述

1.1 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是武术具有代表性的一面,与竞技武术存在着形式和意义上的差别,传统武术独特之处在于拳种林立,包括有形意拳、少林拳、大红拳、小红拳、八卦拳、八卦掌等等。“武术因负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信息而成为一种信仰,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们的骨肉,培育着我们的精神”。[1]传统武术在不断地积累、发展,表现了传统武术的文化属性,传统武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技击性,便于实用,这就是传统武术体现的独特之处。

1.2 八卦

八卦,见于《周易》,由伏羲创造,用它“作结绳而为网罟”。八卦是一种原始记事与创造应用系统。“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八卦生自太极、两仪、四象中,“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着阴阳两级,变幻莫测,八卦有八个方向,代表着不同的气息。

1.3 八卦拳

八卦拳是传统拳术之一,是拳师刘怀经过研习苦练所创,代代传承,经过刘怀、刘先运、刘长发等人传承,流传于淮阳县,现如今也有在周口、商水、郸城、西华等地流传。八卦拳较重视实战,刚柔相济,与八卦紧密相连,以套路为主,特点突出,快如疾风,阴阳结合,攻防有序,变化多端,早期在周口等地习练人数众多,得到广泛传承。笔者曾经接触到八卦拳,而且一直在练习所学的内容,颇有感触。在周口市里有一位拳师石新民在传授八卦拳,主要传授十二路八卦拳,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习拳术,在当地非常有名。在商水,老拳师高建国一直坚持传承传统武术八卦拳,个性突出,习练效果突出,得到了周口市武术协会的认可。

1.4 八卦掌

八卦掌作为传统武术的一种,流传范围广,相比八卦拳人们有更多的了解,八卦掌是由董海川所创,董海川河北省顺天府文安县城南朱家坞人氏,生于清嘉庆元年,自幼习武以武勇名乡里,后在道光年间“于江淮间遇一异人,传以此技”。八卦掌早期有转掌、八盘掌、八方步、八卦拳、八卦转掌、阴阳八卦掌等称呼后统称为“八卦掌”。[2]

八卦掌起源广、流传广,风格突出,在周口地区流传已久,拳师郑义带领学生习练八卦掌,把传统武术深入到课堂,笔者通过学习感受到八卦掌学习比较慢,不容易领会其中的要义,而且容易遗忘,在练习的时候由于八卦掌要走弧圈,容易迷失方向,总结起来就是要领会动作,熟记套路,行云流水,这样才能达到习练的效果。

2 八卦拳与八卦掌现状对比分析

2.1 有关期刊论文发表量分析

表1 八卦拳期刊论文发文量(N=9)

时间/年2019-20162015-20112010-20062005-2000总计 数量N25029 比例%2256022100 硕士论文02002 期刊23027

由表1可见,近年来有关八卦拳的发文量共9篇,其中硕士论文2篇,期刊7篇。2015-2019年共有5篇,占总数量的56%,其他时间段发文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在2010-2006年没有相关文献。可见,近年来武术研究人员对于八卦拳的研究比较少,文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八卦掌的研究数量比八卦拳的研究数量明显增多,从2011年以来至今,论文的发表量占总发表量超过70%,硕士论文、期刊、会议、报纸都有涉及,相对来说期刊的发表量占大多数,情况比较稳定。在2010年之前都有发表过论文,但数量不多,通过对比能够看得出来,近年来一些学术研究者对八卦掌的研究比较深入,总体情况相对稳定,对于八卦掌研究的重视,理论框架明显改善,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有利于八卦掌的传承。

近些年来两者之间的发展情况,首先在量体现上就有明显的差别,以及论文的种类。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是在2011年以来,发表的量都比之前要多,而且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鲜明的观点,能够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最前沿的数据和理论参考依据,八卦拳和八卦掌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传承者和研究者要引起重视,在坚持创新的同时,也要保持传统武术的特色,彰显传统文化价值的意义,继承传统、保持特色,着力把握当今时代的重要领域。

2.2 八卦拳的技术特点

八卦拳注重实战,以刚为主,特点突出,练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精气神的体现,套路框架简单,易学但不容易掌握技巧。李春蓬在文中提到,每一个动作用法,非攻即守、攻守兼备,该拳“拳狠掌巧”,意为临阵时以拳打击对方,力猛劲足,作用大。[3]邵万鑫在文中提到,伏羲八卦拳的风格、特点是讲实战,重技击;动作简洁朴实,小巧紧凑;多拳法,少掌法,少腿法;内外兼修,形神合一。[4]姜喜平在文中提到,在对练中要求真实,必须击中对方的身体,并发出有力的声音,听到声音后,要迅速回身防守,且边做动作,边念拳谱,有助于记忆和用力。伏羲八卦拳在练法上要求练习者神意、气、力结合,即“神意气力,合而为一”。[5]

八卦拳较重视时效性,老一辈武术习练者都比较重视,而且从中受益非常大,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都是经过实战总结出来的。

2.3 八卦掌的技术特点

八卦掌是一种备受关注的一个拳种,无论是以前在以前的传统比赛还是在现代的武术套路比赛,都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手法灵敏,步伐轻快,身法敏捷。由于区域的不同,八卦掌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门派,查阅资料可知,尹氏八卦掌、程氏八卦掌、梁氏八卦掌、樊氏八卦掌、郑氏八卦掌。八卦掌以绕圈为基本形式、扣步为主,其特点主要是:沿圈走转,途中换势,身捷步灵,势势相连,行步平稳,在走的过程中步若蹚泥,手脚配合,脚的粘连性突出,八卦掌的掌型有仰掌、俯掌为主。八卦掌特点突出,形式变化多样,无论是传统套路比赛还是竞技套路比赛都非常的好看,节奏鲜明,步伐轻盈。

通过分析八卦拳和八卦掌的特点,能够得出两者是不同风格的表现形式,前者注重刚,后者注重快,两者的技击效果都非常好,了解它们的特点,对于我们熟练应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4 八卦拳的现状分析

八卦拳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在政策上也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

李春蓬提到,八卦拳的现状不乐观,习练者少,经常锻炼的主要是老年人,而青少年占的比例小,受到传承方面的限制,没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缺乏主要的带头人。孟田,李春蓬提到,该拳技术陈旧,流传面较小,习练者较少,在文化多元化时代,该拳黯然失色,表现为技术、理论体系陈旧,传承方式狭隘,传承后继乏人。[6]姜喜平提到,由于自身方面的束缚以及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主要在街头巷尾一些地方传播,在收弟子的时候考察时间长,在于考察弟子的品德,思想很难发生改变,没有突破,相关理论的缺乏,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

2.5 八卦掌的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才能更好地了解八卦掌的发展现状,八卦掌的生存环境要比八卦拳的环境好,同样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只有发现问题的所在,才能提出解决的方案。

尹岳楠在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八卦掌的发展现状,主要抓住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从国内外武术的发展情况,微观从各个派别,其中尹式八卦拳中提及亲身弟子才能得到秘传,这样传承的范围面就相对比较狭窄了,老拳师对学校的情况感到不容乐观。由于外边复杂的环境,研究者和习练者无法潜下心来学习,在传承的问题上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杨睿在文中提到,八卦掌研究作者分布北京、上海、江苏、河南、河北等全国 20 省份,总体上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就八卦掌文献的研究方法来说,使用同样研究方法的频次太高,可能会导致研究存在未能发现的问题。[7]总结起来,主要在这几个方面,文献数量不足、传承区域不均衡、科研没有得到重视、研究方法没有突出变化。

通过研究分析出八卦拳和八卦掌的发展情况不一致,研究者侧重的方向也不一样,在准确把握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找出更好的方法改变目前的状况。

2.6 八卦拳与八卦掌共同的文化价值

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本身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关键是要引导好方向,注重传承的价值。

它们都具有普遍的健身价值,很多习练者大多数都是在早上起来开始晨练,通过练习能够促进身体的发育,促进骨骼的成长,促进血液的流通,有效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缓衰老的节奏。李杰提到,坚持练习八卦掌有助于体型健美,有助于预防疾病;有利于胃、肾等内脏下垂的各种疾病的恢复,可以防止椎间盘突出症、脊椎滑脱症等疾病的发生,减少或减缓骨质增生病引起的疼痛[8]。

它们都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传承传统文化是老一辈传承人的责任,把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李海晶提到,“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原则和方向,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历史性转折。[9]传统武术与学校体育的结合才能体现教育学生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习,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 八卦拳与八卦掌的发展对策

3.1 转变守旧思想,扩大传播面

对于武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交流,不能一味的守旧,思想僵化,不能把核心武术的内容只传给自己人,这样不利于武术的传承,因为时代的变迁,人们关注的焦点的转移,娱乐方式的变化,年轻人的认可程度,都给八卦拳和八卦掌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应当转变思想,扩大传播面,这样才能引起关注,就像陈式太极拳所带来的影响、孔子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接受。

3.2 充分发挥书籍与网络的连接效应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字的出现就伴随着书籍的发展,古人利用书籍传播重要的内容,武术传承者也是这样传播的,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发现,关于八卦拳与八卦掌的书籍数量不多,尤其是关于八卦拳的书籍比较少,老一辈武术习练者更多的采取口耳相传,以身相传,很少用书籍代替,这样图书馆对于他们的记载就非常少。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传播速度的加快,武术得到传播的途径变得相对广泛,现代武术的发现应当结合视频影像的作用,分析技术动作,让人们更加清楚的学习,这样就更加利于拳种的发展。

3.3 政府要给予政策的支持,加大保护力度

政府是行政部门机构,应当重视传统武术拳种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八卦拳与八卦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不断地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政策上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政府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这样就会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3.4 借助传统文化的渠道,开展进校园活动

目前,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武术进校园的呼声高涨,武术已经进入青奥会,因此武术的发展就会稳步提升,参与的人群就会不断地增多,八卦拳和八卦掌结合阴阳原理,展现自身的特殊性,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同时学生学习之后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起到自身防护的作用,因此,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重视起来。

3.5 结合群众健身开展指导活动

群众是社会关注的主体,群众的健身娱乐性是开展健身活动的目的,而且群众在社区广场是一个庞大的集体,因此开展集体项目的优势就比较突出,无论八卦拳还是八卦掌都是需要在这样的人员优势下,才能显现出来应有的气势,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大家一起活动,有技术的教练员去指导,纠正动作,这样群众的情绪就会比较高,也能实现大众健身的目的。

[1]殷雪善,於世海.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现状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2):88-90.

[2]刘勇.对八卦拳与八卦掌内容的考证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73.

[3]李春蓬.伏義八卦拳传承研究[D].河南大学,2014.

[4]邵万鑫.伏羲八卦拳的历史起源风格特点及其现代传承[J].当代体育科技,2015,5(5):192-194.

[5]姜喜平,杨晓红.伏羲八卦拳的起源与发展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4):73-76.

[6]孟田,李春蓬.对一个古老武术拳种生存状况的考察——伏羲八卦拳传承调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9):43-46.

[7]杨睿.八卦掌研究现状分析[J].武术研究,2019,4(9):46-48.

[8]李杰.浅谈八卦掌的健身功效[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5):51-53.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Gossip Fist and Gossip Palm

HUANG Baichuan, etal.

(Tibet Nation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82, Shaanxi, China)

黄百川(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习练传统武术武术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传统武术文化资源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