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0孟海涛孙建成滕云峰
孟海涛 孙建成 滕云峰
摘要:安全生产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煤矿作业作为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其生产的安全更是相关从业者与广大人民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党和政府的管理下,积极抓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谨遵“一通三防”指示。本文首先简述了当下煤矿企业在“一通三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之后重点从多个角度提出对策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一通三防;煤矿安全;对策
引言:煤炭资源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常规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占25%,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化工等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因此,煤矿的开采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但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也应受到重点关注。“一通三防,十二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同时,由于其环节较多,细节重要,在目前的实施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一、煤矿企业一通三防工作现状
一通三防是对矿井通风、防治煤尘、防火灭火、防治瓦斯四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简称。其中,通风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完善合格的通风系统可以为矿井内供给新鲜空气,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冲淡或排除井内的有害气体以及粉尘。国标规定,矿井内采掘工作层中的进风流氧气含量必须大于等于20%,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5%。防尘是针对井下煤尘量大,遮挡工人视线,不利于采掘工作的推进,同时煤尘属于高污染粒子,是引起井下工作人员职业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从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角度考虑,防尘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项目之一。防火则是针对井下有多种因素容易引发火灾,而且环境复杂,一旦起火难以扑灭。瓦斯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甚至进一步引发煤尘爆炸,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带来财产损失。
目前,虽然各地政府与人民高度重视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但由于煤矿企业自身存在差异性,部分低于在一通三防工作的推进中仍具有以下问题:
1.管理者思想松懈,制度体系不完善
在部分煤矿企业中,相关负责人为减少成本,对于通风设备、灭火设备的采购与保养缺乏重视,导致井下相关安全设施的设立流于形式,质量不过关,甚至损坏后不及时维修。此外,由于大多井下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企业又疏于培训,导致许多煤矿工人缺乏安全意识,不了解“一通三防”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工人的误操作导致的。
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生产的安全与否。混乱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安全隐患暴露时,各部门会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甚至使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在事故、问题发生后无法进行追责,难以对管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与鞭策作用。
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煤矿中,相关人员虽然知道一通三防的重要性,也积极想维护煤矿的生产安全,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措施安排,只能依靠过去的经验进行安全管控。这无疑是对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不负责,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通风环境差
一通作为三防的基础,煤矿的安全生产可以说是建立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上的。然而,由于国内缺乏统一明确的矿井通风标准,导致通风设备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井下通风环境上下限差异大,有些矿井为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在设计时就忽视通风系统的建立,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006年12月,云南一矿井曾发生一起毒气中毒事故,就是由于该煤矿未建立机械通风系统,仅靠自然通风。在掘进作业面放炮结束后,炮烟仅靠自然风难以排出,数小时后工人进入作业面时中毒,最终事故导致四人死亡,一人受伤。
3.火灾隐患排查不全面
在煤矿井下,导致火灾的常见火源产生原因包括明火、违章放炮、机械摩擦(撞击)、电气火花等等。对于明火与放炮,一般企业都有明确的管控措施与规定,但对于设备内部的机械摩擦(撞击)以及电路工作是可能产生的电火花则难以进行全面排控。这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
2009年2月,山西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导致74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86.94万元。这次事故引爆瓦斯的火源就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中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破壳体,引爆壳外瓦斯,一次爆炸破坏了瓦斯抽放管路,其内部瓦斯参与形成二次爆炸,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4.防尘工作不到位
实际生产中,许多企业防尘工作不到位。首先,防尘水路设立不规范,其内水流量不达标,导致井下煤尘聚集;其次,煤尘含量监控系统存在问题,有的安装位置不准确,有的监控系统老旧并缺乏维护,有的甚至没有安全监控,从而无法及时对煤尘含量升高做出应对。
二、完善一通三防工作的相关对策
1.端正思想,加强管理
煤矿工作者与管理者首先要明确认识到,一通三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是需要保持戒骄戒躁的心态,树立长期奋斗,杜绝懈怠与厌战情绪,要不断增加责任感、使命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做好一通三防安全工作。
其次,在方法上要谨遵国家安全监察局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与安全制度,对于瓦斯异常涌出重点区域、火灾易发生区域、煤尘易聚集区域进行重点管控,推行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各人员的管理职责与义务,理顺各部门的职能关系,从而规范相关人员行为,消除人为隐患。
2.加大设备投入,夯实基础工作
安全永远是生产的前提与底线,对于一通三防的资金投入只能多不能少,更不能挪用贪污,要做到专款专用,把钱花在刀刃上。首先,对于通风系统,在结构设计时需要留足空间与预算,建立完善合规的通风系统,采购正规安全的通风设备,对于老旧煤矿,应加大资金投入,整改不合理的通风系统。其次,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要加强监控检测,实行全面跟踪监控,对于检测系统要不断更新,定期维护,保证其稳定可靠。
3.坚持培训上岗,提升人员素养
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命健康,其工作中心也应落在人员身上。打造一支有责任,精业务,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保证一通三防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
对于普通的煤矿工人一定要在上岗前进行系统详尽的培训教育,通过考试后方可持证上岗,首先要进行详细明确的三级安全教育,杜绝流于形式,让一线作业人员明白一通三防的内涵与重要性;其次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保证工人合理合规的操作设备,进行工作,防止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
对于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保证其在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自律,用于吃苦等精神的前提下,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成为做好“一通三防”工作的领头羊,为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安全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国标行规的不断完善,相关企业一通三防事故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我们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对于安全事故仍需抱有警惕,正确认识到一通三防工作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煤矿安全生产事关员工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诉求。高度重视并坚定不移的做好一通三防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是促进煤矿持续稳定生产的前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曹兔科.矿井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J].矿业装备,2020(03):106-107.
[2]王建飞.当前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存在的短板及优化措施探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0(11):31-32.
[3]方明.煤矿“一通三防”潜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16):11-12.
作者简介:孟海涛(1983-09-20),男,汉族,山东省枣庄市人,专科,技术员,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