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探讨
2020-11-20潘明茜
潘明茜
摘 要:本文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为例,介绍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原则及策略,就网络环境下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确定以“中医信息资源为基础馆藏,合理配置各学科专业馆藏,优选高质量普通馆藏”为图书配置方案,实现高校图书馆价值发挥最大化,图书资源利用最优化,为读者提供有效可利用资源信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采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2-0-02
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中医药类专业图书馆,建馆以来,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为办馆理念,“立足教学,放眼科研,为用户提供有效可利用资源信息”为根本目标。随着网络信息迅速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学科各专业,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上升期。十多年来,学校面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高校招生比例扩大、校区整体迁移到花溪大学城、学校升大、迎接升博等完成指标考验。纸质文献资源馆藏量是各项评估的硬性指标,而文献的新颖性、专业性和连续性则是读者利用图书的关键因素。这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为例,就網络环境下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网络环境下,图书出版乱象丛生、质量参差不齐;中医药类专业性图书更新速度缓慢,学校各学科专业图书配比不足;图书采访形式多样化,荐购陷阱重重;读者借阅习惯发生改变,纸质文献借阅率逐年下降。“怎样选书,选好书,选够书?”成为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合理构建馆藏结构,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和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一)中医药类图书更新速度缓慢
新时代信息量的不断扩充,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增长,读者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被更新,新学科的出现使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对于读者的学习技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读者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获取来完善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1]。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中医四大经典一直是各类出版社重印再印翻印的首选,保健养生类图书的出版层出不穷,使得中医药类专业性、学科性图书的更新速度变缓,这与贵州中医药大学学科配置比例存在不相适应的状况,增大图书采购的难度,无法满足读者的学习需要。
(二)书目信息收集渠道无法实现全面覆盖
网络环境下,书目信息的收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勾选《新华书目报》《全国新书目》,到现在我国出版发行市场日益多元化,国有出版发行单位、民营发行机构及个人作者包销等不同发行渠道并存,造成馆配商全面收集书目信息有一定困难[2]。图书馆根据馆藏资源建设需求以及学校的经费情况,通过馆配商提供的书目数据选购图书,无法确定选购的图书是否符合需求。因此,书目信息收集渠道无法实现全面覆盖。
(三)图书采访的类型缺少协调性
高校图书采访工作应考虑到学校各个专业、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 并且要有近期以及长远的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确保馆藏资源数量和质量相协调。但是,由于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采访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业配置不合理、工作量较大,无法兼顾不同专业和层次读者的需求、对图书的阅读层次进行甄别,使得图书采访类型缺少协调性。
(四)图书采访经费有限
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学科类型日趋完善,图书馆藏资源更需跟上学校发展。随着文献载体的多样化,电子资源等文献经费需求比重逐年增加,纸本图书价格逐年上升,虽然学校下拨经费有所增加,实际纸质图书采购经费支出还是捉襟见肘。
(五)图书采访信息源杂乱
随着社会对图书的需求,我国图书出版渠道不断扩充,民营以及个体出版商应运而生。出版发行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图书重复出版的现象,图书内容变得混乱和交叉,使得高校图书采访书目信息源的准确性及权威性无法保障,在一些专业书籍的提供上无法及时补充,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教师的科研活动。
二、文献购置决策主体多元化,优化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采编部通过长期的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循序渐进,确保馆藏比例不失调,馆藏资源建设目标已到达教育部指标要求。馆藏资源配置以突出医药卫生文献为主,并适当收集并采购与中医药学科发展、师生教育教学研究、人文社科相关类资源。
(一)优化图书采购策略,合理配置馆藏比例
1.合理使用文献购置经费,确保经费利用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图书采购的经费逐年增加,纸本图书的价格也在稳步上涨。通过加大馆藏复本,平衡专业性与综合类图书比例,是各类图书馆采访策略之一。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提出的“保证品种,降低复本”的采购策略,虽然加大了图书采访难度,却保证了馆藏资源结构比例最优化、避免复本积压、出现长眠馆藏,结合实际专业特点,通过坚持全学科覆盖,向重点学科、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及新开专业倾斜的原则,合理使用文献购置经费,确保经费利用效益最大化。在50周年校庆接受校友捐赠图书,并联合优质出版社及馆配商进行多种形式的图书捐赠。
2.拓宽书目收集渠道,建立新书书目数据库
馆配商在提供书目数据时,常常会屏蔽掉折扣较高的高质量图书书目,以达到自己利润的最大化,却使得图书馆得到的书目信息不全面。因此,采编部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找目前登记在册的出版发行商,遴选出与贵州中医药大学相关的出版机构,一一通过直接联系、电话咨询、网站查找等方式,拓宽书目收集渠道,建立了新书书目数据库。目前数据库已有159家出版社加入,其中包括中医药、中国医药科技、人卫、北大医学、中医古籍、协和医大、上海世图医学分社等医药类出版社。采编室向各出版社提出对书目数据的要求,出版社则是不定期地向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提供新书书目数据。结合馆配商提供书目数据,查重遴选,送出订单,跟踪到库,确保到馆率。防止书目被屏蔽,造成漏订错订图书现象。
3.制定图书查重原则,有效清除书目噪音
近年来,图书出版发行商发行的图书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对书目查重结果带来了很多噪音。采编部通过制定的《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图书查重细则》消除书目噪音,如:高职高专类图书、教材、小册子、挂图等数据直接删除;对ISBN及书名项作为书目查重重要字段进行数据清理;对书名项中加有《》、——、:、丛书项、分册卷等字符的进行清空;出版社、高码洋图书排序等方式筛选,确保书目数据质量,提高文献采购效率。
4.加强采访人员结构建设,确保文献书目采选质量
采编部要求工作人员每周定期到书库巡查图书,牢牢掌握馆藏图书的馆藏体系及分类结构,培养复合型新书采选人才,储存后备力量。目前,采编部有采编购图书20年以上的专职人员1名,其知识量丰富广泛,对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结构了如指掌,专业采选高质量新书;图情学专业及计算机专业各1名,对图书信息进行精准的收集、整理、查重、数据分析等工作。通过强化采访人员结构建设,提高文献书目采选质量。
(二)立足教学,放眼科研,为用户提供有效可利用资源信息
1.精确锁定文献需求用户,升级专业采访服务
提高文献采购的针对性、专业性及时效性,确保馆藏体系架构紧扣教学科研。与学院结合,根据学院开设专业制定相关书目数据,由学院专业教师勾选书目。采编部还通过不定期向各学院发放专业新书书目,请专业专职任课老师根据实际需求采选荐购新书书目或者与馆配商协调,学院老师直接到书商库房现采新书,图书馆统一加工,分配到各学院。目前已对药学院、医学人文管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及针灸骨伤学院开展了此项服务,以此来解决高校图书馆资源完备性与购置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交叉学科的研究互动,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节约图书经费和储存空间[3]。
2.结合学科设置,加大新增专业图书采购力度
学校近年新增了涉外护理、应用心理学、涉外中医、生物制药、运动康复、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信息工程和中药资源与开发等专业。图书馆采编部为了满足学科建设需求,配置相关专业图书,加大书目数据的收集力度。对馆配商和专业出版社提出要求,让其提供个性化专业书目数据,向学科带头人发出请求,请其勾选相关书目数据,开启快选快订通道,及时采购入库,设置专栏,供读者借阅。并根据学校开设的课程,分析图书馆藏和图书外借率比例,结合学科设置,采选重點专业图书,加大新增专业图书采购力度。
3.加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读者三级荐购机制
图书馆图书资源建设采取专家与普通读者推荐,遵循信息资源建设方针,加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馆藏查重,资源采集小组进行学科分析,馆级书刊订购审核小组讨论评议,或经过资源建设小组批准后进行订购等规范化工作流程[4]。在图书馆网页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新书书目、评估征订结果、到馆加工借阅,三个阶段及时向荐购读者通报公示。应用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各类文献资源,缩短荐购图书采购时间,组织到馆图书资源,及时向荐购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为读者借阅文献提供便利,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职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采编典藏到日常数据维护,已经不能满足各类读者个性化的需求。作为中医药类专业图书馆,采编部总结出 “中医信息资源为基础馆藏,合理配置各学科专业馆藏,优选高质量普通馆藏”的图书配置方案,确保馆藏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实现高校图书馆价值发挥最大化,图书资源利用最优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科研,为读者提供有效可利用资源信息。
参考文献:
[1]黄玉兰.高校图书采编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转变[J].科技展望,2015,25(30):202+204.
[2]杨会.面向文献采访需要的可供书目信息数据库系统[J].图书情报工作,2012(S2):86-88+99.
[3]王秀红,秦艳辉.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四级资源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5):53-55.
[4]阮学平,黎彬,金晶,高原,葛红梅,孙灵芝.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