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探讨

2020-11-20王楠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王楠

摘要:文章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之间的定义和异同方法进行比较,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生产设备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确定本工程的防护距离。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

前言: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并实施了相关的政策。正常情况下生产厂排放源计算大气环境保护距离按照规定概念和设置要求。《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I3210-91中规定首先选取参数,并在国家标准下选取数值,其超标的数值进行削减,剩下的便是防护距离,以此来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技术方法。在多方面有问题,例如在实际防护距离的设置上,(1)查询行业卫生防护的距离和查询大气防护距离,他们之前的数值进行比较,可能卫生防护距离数值大,也可能小,而且有行业标准存在时,这样的前提下,哪个是准确的;(2)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防护距离,在没有行业的标准情况下,选择哪个标准是正确的,例如:这里面的概念确定,设置的原则和应该如何确定技术方法与如何去正确的执行等等。最后确定出环境防护距离。

一、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为了保护居民的健康,防止污染气体对其产生影响,从而在项目的一定界限外设定的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则是由具有有害因素的生产单元的边界到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原来科技等方面并不发达,人们对这些并不了解和重视,从而不能合理设置与规划,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因此,渐渐地了解到,人们就对此有了一个定义,让人们能够认识到它的存在。因为我们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使身体受到保护的合理距离不伤害到每个人的利益,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物在居民区正常排放时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相关的保护距离设置在项目厂外。说完什么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何时建立防护距离?在 GB3095规定的浓度限值,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如果超过浓度限值,需要检测浓度变化让人身体不因防护距离不合理而损害其利益,在正常排放条件下,保护距离不足以减少其对居民区的影响,因此在项目边界外设置了保护距离,不损害人体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排放源所在的居民区和生产单位之间设置。减少排放源对住宅区的影响。这才是最好最重要的。

二、 防护距离的设置原则

防护距离不光要认识它的概念和它设置的时间,还应该了解它的设置原则,无论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还是卫生防护距离,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无组织排放监测的浓度限值是首要要求且不得超过监控限值,那是因为满足这个条件,就需要设置防护距离,因此需要在限值内设置防护具体距离。(2)确定无组织排放源强时不可以随便进行类比。在计算距离时,对需要的相关的调查资料要进行详细列表和绘图。保证其观测的清晰明了。列表要有占地面积、长宽高以及排放量与排放浓度。绘图需要注意什么时候应该在工厂边界之外标出周围的功能区域。确定正确而合理且相对的方位和距离,计算出正确的距离,最后了解环境保护目标的性质。(3)在正常情况下计算无组织排放源强,需要根据相关的无组织排放源的特点,找出它的特性。其中,体源、线源以及低矮点源都应该进行合理的简化,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可以更加清晰的进行转化,从而变成有一定高度的面源。(4)环评需要注意的也有多个方面,它不仅仅需要根据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需要解决相关的项目,选择合适地点,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注意可行性,最后加之合理的总图布置。这样的设置才是最优的。

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首先,需要对参数进行选择,根据评价标准选用相应的数值。除了评价标准,还有就是污染物排放源强,在一定的标准情况下,其结果在监控点超标就需要进行削减,而削减后的源强就是大气防护距离要采用的数据。具体什么是防护距离?它以污染源为中心,超出厂界那部分便是防护距离。无组织排放源是有多种污染物排放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进行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但是在同一厂区范围内,则可以将他们合并成单一面源。再有就是,大气防护距离就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其距离内不应该有人群长期聚集。这样才可以开展工作也不会影响到周围人。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相关计算防护距离的文件,就不详细说明文件名称了,在这里主要提一下文件中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它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可以简称公式法,这是按企业大气排放污染源排放水平基础上计算大气防护距离。另一种简称行业标准法,这是各行业参考当地平均风速,单独确定的防护距离标准。公式法可以让我们看到影响卫生防护距离的因素,其中包括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的尺度和排放量和污染源的类别以及扩散条件。此方法有两点不足,公式的计算半径是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因为它强调的半径是圆形的r,可是在實际中工厂的占地以矩形为主,这就造成了半径的不准确。另一点是最终计算出来的防护距离比实际的数据较大。行业标准法则是针对公式法的不足制定的。此方法不足是它只考虑了当地的常年平均风速,却没有考虑到生产水平,从而只能按其单一的标准值。这个标准适用的地方也有限,仅适用于平原或者微丘地区,那些复杂地区的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裁定了,因此这个方法给相关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以后的确定中要考虑以上多种因素,合理确定防护距离,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而且以后也会更加完善,技术也更加娴熟。

结束语

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环境等方面也需要越来越重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一种有效手段,合理且严谨的设置出相关的距离,从而保护环境,保护人群的健康。因此,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选址等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体现的不光是数据的充足和全面,还体现了其中的本质,我们应该学习工匠精神。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严谨,各方面考虑的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致。而且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较之卫生防护距离,它的计算更加细致,适合接下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兰生,杜海光.浅析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1.27(3):53.

【2】 丁峰,蔡芳,李时蓓,应用AERMOD计算卫生防护距离方法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8.(5).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完善
浅谈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
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估要点探析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湿地评价方法综述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