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
2020-11-20武晓伟马培益
武晓伟 马培益
摘 要: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各高校正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导师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取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聚焦于本科生导师制在X大学的运行模式,从而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和现存问题,为其改进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生;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3-0001-05
Abstract: At present, new requirements are set for higher education. High schools are actively pursu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s. Talents cul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In the new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This research adopts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operating mode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X universities. We tr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e a good example for future improvement.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一、研究背景與问题的提出
自“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战略提出以来,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的要求,同时也根据高等教育目前面对的新挑战和发展机遇,各高校正积极酝酿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综合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本科生教育中实施“导师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加强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自1999年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这给高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多数高校都采用学分制或类似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恰好适应了当前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本研究将聚焦于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院校实践这一核心问题,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多年的X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和学生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探讨这一新型教学制度在X大学实施的现状、问题,从而探索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的模式。
二、已有研究简述
现代“导师制”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17世纪时,导师制被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普遍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直到19世纪末,“导师制”才首先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被运用于本科教育。20世纪上半叶,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美国的一些大学也相继采用了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本导制”)。
国内“本导制”的实现较为坎坷。“1938年, 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将导师制普遍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中。到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前苏联的学年制,取代了解放前的学分制,导师制未能在国内推广。”①进入新世纪,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引领下,一批高等学校再次试行“本导制”,对它的研究与实践也将形成新的浪潮。“本导制”在我国尚未提升到高等教育建制层面,其内涵也没有统一、规范和权威的界定,各试行高校对其定义千差万别。总体而言,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已较为成熟,而中国的导师制是对学分制的完善和补充。相比较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制仍旧处于从属地位。②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混合研究的方法,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自编问卷《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共30道题目,四个维度:推行现状、具体实施、存在问题、制度建设。主要针对X大学实施“本导制”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16份,有效问卷率83.16%。具体研究对象构成如表1。数据分析与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与Excel软件。
本研究访谈法的运用主要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之后,通过对X大学参与实施“本导制”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访谈对象来自X大学五个学院部,共计19位,其中本科生5位,教师14位。具体访谈对象构成见表2。访谈采用“面对面”访谈和“线上访谈(微信)”两种形式,以结构性访谈为主,个别教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每个访谈均有录音和文字记录,教师平均访谈时间约为0.5-1小时,学生平均访谈约为0.5小时,访谈资料进行统一编码处理。
四、研究结果
(一)学生对“本导制”的了解与认知程度
在学生对“本导制”的了解与认同程度的调查中,选择“一般”的人数占35%,选择“不太了解”的人数占31.05%。对“本导制”是什么的问答中,选择“一般”的人数占34.21%,选择“不太了解的人数”占31.05%。这说明X大学尽管已经推行了若干年“本导制”,但学生仍旧对该制度不了解,不能清晰地认识到“本导制”对大学生的意义和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是否为“本导制”的参与者。
在对是否有必要开展“本导制”的调查中显示,认为“有必要”的学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49.21%,认为“要视情况而定”的占比为40.26%。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期望开展“本导制”,并认为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从学校实施情况来看,有明确参与“本导制”的学生178人,占46.83%,没参加的学生43人,占总数的11.32%,不清楚有无参加的学生为159人,占41.84%(见表3)。由此可知,X大学的确实施了“本导制”,但对学生强化还不够。
按年级统计发现,大一学生接受过导师指导的比例为23.68%,大四学生这一比例为21.84%,并未参与的人数(剔除无效问卷,不包括不明晰概念而误填的学生)为64人,不清楚的学生比例占11.05%。这说明,相比其他年级,“本导制”在大一和大四两个年级实行较多,导师给予这两个年级学生的指导力度也更大。
(二)“本导制”的具体实施情况
1. “本导制”在X大学实施的总体情况
根据表4所显示,首先是学生选择导师的情况。“双向选择”所占比最高为35.26%,第二为“统一安排”,占29.74%。其次,关于导师同期指导同学数量的选项中,超过三成样本选择“1-10位”和“11-20”。由此可见,在X大学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普遍是比较多的。再次,在与导师交流的频率选项中,大部分样本为“不定期约见”,所占比例是37.89%,第二为“一个月两次及以上”,所占比例为21.32%。这说明在X大学,“本导师”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导师和学生间的关系相对较为松散。第四,在和导师约见的主要交流方式的选择上,“QQ或者微信”占比最高38.68%,还有35.53%的样本表示和导师面对面进行交流。最后,在学生与导师交流的平均时间长短的调查中,“1小时以内”占比最高为54.47%。
2. X大学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方式和内容
从表5可以看出,针对多选题各选项选择比例分布是否均匀,使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进行分析。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 (chi=392.576,p=0.000<0.05),意味着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具体来看,B、C2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较高,这说明导师在指导学生时,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指导和以小组形式指导的情况较多。
我们主要是采用小组合作,老师会先做一个引导,再让小组合作探讨完成任务,之后老师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都会进行指导。(S-1)
导师以“读书分享与研讨会”为主展开指导,以“一人选题,多人参与,全员研讨”的形式,主要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还有就是论文指导与主题的指导,这个主要是提升我们的论文写作能力。(S-2)
根据表6多选题各选项选择比例分布是否均匀,使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进行分析,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 (chi=502.108,p=0.000<0.05),意味着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具体来看,A、D、G三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较高。说明学业或所在专业上的指导、就业发展指导、毕业论文指导这三项指导是学生们获得导师指导最多的内容。
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制作微课视频,当时我们小组在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制作了《夸美纽斯教育思想》这一课,结合之前课堂上的“外国教育史”,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将微课视频发布在学校教学平台上,受到老师们的好评。(S-4)
3. X大学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态度
当学生请教时,导师态度“比较积极”所占比例最大38.68%,“非常积极”的比例为35.44%。这说明当学生需要指导时,X大学的大多数本科生导师都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但也有部分导师未能及时给予反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导师职责较多或者导师对于自己时间规划不够明确、工作繁忙或师生比的问题等等都可能造成导师的回复不积极。
4. X大学本科生在“本导制”中的收获
在“本导制”的学生收获一项的调查中,有20.53%的学生选择了“获益匪浅”,有38.95%的学生选择了“有所收获”,有18.68%的学生选择了“收获一般”,有3.68%的学生选择了“收获不大”,有1.3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收获”。由此可见,X大学中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导师指导后都能够有所收获。这个结果在访谈时也有所体现。
其实我觉得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师生之间的情谊,亦师亦友的导师不仅能在专业学习上给我很多指导,还能在生活中给予我关注和帮助。许多有意义的项目,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机会接触,就如同之前老师做过的“高校女教师幸福感”的科研项目,她带领我们一起编制问卷、做访谈,这些都很好的锻炼了我们的能力。(S-6)
(三)“本导制”存在问题
1. X大学“本导制”师生交流问题
通过表7可知,学生认为和导师交流较少可能的原因分布情况中,“个人可以解决,没有必要去找导师”选项占比最大43.35%,其次是“不知道该与导师沟通什么”,占比42.41%,第三是“导师很忙,联系不上”,占比35.13%。由此可见,师生間交流少可能的因素中,一是导师忙碌,没有做好时间规划,造成无法顾及到学生;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不善于把自己需要指导或帮助的内容与导师进行沟通,意识到了才去找寻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 X大学“本导制”实施过程问题
如表8可见,学生认为“本导制”实施过程中,“学校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和监督等配套措施不够完善”选项占比最大50.63%,其次是“导师资源太少”选项,占比43.04%。第三位是“导师太忙,没有时间认真指导”选项,占比41.77%。由此可见,相关的激励和监督等配套设施对于“本导制”的实施起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对导师的访谈中也有所体现。多位本科生导师都提到目前“本导制”实施存在制度上的问题,如:缺乏激励机制、管理不善、师生比失衡等。
“本导制”问题还是挺多的。学校鼓励大班教学,所有的绩效都跟班级人数相关,从教学管理上讲,学校其实并没有体现出对“本导制”的支持,没有任何的奖励和激励制度,这个“本导制”对老师而言,基本都是“亲情赞助”,不算工作量,也没有什么报酬。(T-2)
从师生比方面来看,导师资源少、师生比失衡,一个导师负责那么多学生,根本管不过来,不太积极主动的学生就得不到老师的指导。(T-3)
导师的职责较多,不能够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而且学生的需要也非常多样化,师生间难以形成一个很顺畅的交流。(T-4)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校及学院的宣传和推广
学校和各院系需要积极推行导师制的实施,可开展座谈会或者在校园里张贴相关制度具体内容。主动对学生告知,可以先制定“本导制”完整的实施方案,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序的管理和采取具体实施行动。
(二)明确导师职责,完善导师选拔机制
第一,逐步确定导师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导师需要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同时,增加在生活、心理方面和就业、考研出国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解决本科生面对社会和未来发展的困惑。
第二,控制好师生比,优化教师队伍,做好合理选拔。学校需帮助教师解决好教学工作和指导工作的冲突和教师自身发展上的矛盾。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好作为导师的工作内容。同时建设好导师选拔制度,扩大优秀的导师队伍,也可以聘请校外优秀教师加入指导中来,缓解本校存在导师人数缺乏、导师工作繁忙的问题。
(三)提供培训机会,完善导师考核机制
第一,依据导师的需要,给予导师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为教师们提供关于科研水平提升、人生规划、时间管理、心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导师们的综合能力。
第二,完善导师考核机制,听取导师可以接受的考核形式意见,制定多个使教师群体可以接受并且保障制度实施的方案。比如,额外计算工作量,给予相应报酬;建立导师制评价标准,作为依据进行奖惩;添加相应激励和补偿策略;导师工作纳入绩效考评等。
(四)根据学生需要,增强指导内容和指导模式的多样性
导师们要注重教学形式和指导方法,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要,运用合理的指导模式,如:大一需要新生入门指导,可采取专业活动、读书会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大四的学生需要毕业相关指导,可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座谈会等,创设个性化的指导方式。在学校师生选择适宜的状态下,导师们也可以丰富与学生交流的内容,创造严谨的学术交流环境和积极良好互动氛围。
(五)建立合理的定期评价机制,完善相关激励和监督等配套措施
第一,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增加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可以完善现行的监督小组办法,对导师的工作内容进行督查。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评价体系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表达诉求的平台。
第二,完善相关激励措施,可以结合日常考核机制,额外发放奖金或计入工作量,也可纳入导师职称晋升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学生而言,针对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给予相应的学分或奖状奖励,纳入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学生相关的评定当中。
第三,对每年度实施情况要做好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措施。同时可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量化评定,并注重过程评价,提升“本导制”的质量。
注释:
①刘婷婷,等.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析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18-20.
②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03):121-123.
参考文献:
[1]付轶.我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曹十芙.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
[3]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
[4]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05):30-32.
[5]骆秉全,李骁天,高天.高等体育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01):47-54.
[6]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04):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