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态势分析探索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2020-11-20曲金丽
张 园,曲金丽,陈 莉
(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新疆石河子832000)
0 引言
2017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制定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在此背景下,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石河子大学“双一流”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石河子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依托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和兵团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成立,于2018年12月正式挂牌。
2020年6月23日,石河子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认定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新疆首家国家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既是高校响应《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3251—2016),落实知识产权贯标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的指南[1]。本文通过对石河子大学专利产出的态势分析,探索高校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途径。
1 石河子大学专利产出态势分析
1.1 数据源
专利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大数据,以及智慧芽和Innography。截止检索日期:2019年10月14日。
1.2 研究方法
利用智慧芽和Innography的专利检索批量进行专利数据导出,最后将两处检索结果梳理合并后,对检索结果进行翔实的分析。
1.3 专利产出总体态势
1.3.1 申请年度趋势分析
截至检索日期,根据检索式与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石河子大学专利数据,合并梳理后,得到专利申请总量2 614件,其中:专利授权量1 773件,授权专利比例67.83%;有效专利量882件,有效专利比例约占33.74%。
将石河子大学的2 614件申请专利按照申请年份统计,得到如图1所示的趋势图。
由图1可见,石河子大学专利申请最早出现在1986年,2005年前的专利申请量较少。从2005年开始,石河子大学专利申请进入快速增长期,2016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69件。
图1 石河子大学专利申请年份趋势
1.3.2 有效专利趋势分析
将石河子大学的专利申请结果进行筛选,得到有效专利882件,有效申请年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石河子大学2007年前的专利均已失效,2007—2011年的有效专利也很少,2011年后有效专利呈上升趋势;受到专利审查过程较长的影响,2018年的部分专利授权有所滞后。
图2 石河子大学有效专利年度趋势
1.4 发明热门领域分析
将2 614件专利申请按照IPC统计分析生成IPC分类热力图(见图3)。
图3 石河子大学专利IPC分类热力
由图3可知,石河子大学专利申请集中在人类生活必需(A部)643件,化学、冶金(C部)192件两大技术领域。其中A部主要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种植,播种,施肥、收获,割草、园艺等;C部主要涉及化学、冶金、组合技术。在A部和C部领域中,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和生物学领域。
1.5 专利受让分析
石河子大学转出专利的受让人类型主要是7家企业,其中1家为石河子大学校企,2家事业单位。受让省份分布主要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东省、上海市、江西省、陕西省等省市。转出专利的机构主要有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农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品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
1.6 高强度专利统计
将石河子大学的专利同族去重之后系统自动保留专利族中强度最高的专利,再将结果按照专利强度排序筛选,保留强度≥30%的高强度专利剩余186件,石河子大学的高强度专利主要集中在30%~80%之间。专利强度30%~40%的专利最多,有70余件;专利强度为60%~70%和70%~80%的专利分别为29件和5件。
2 石河子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2.1 提高专利有效占比,鼓励申请国外专利
目前石河子大学专利授权占比不高,有效专利量882件,有效专利比例约占33.74%;从专利态势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要鼓励校内研发人员对重要的技术进行国外专利申请,提高国外专利申请的申请率和授权率,以扩大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2.2 注重专利布局,保护好高强度专利,加速专利转移转化
对学校重点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做好专利布局,将优势学科建成强势学科。优先维持高强度专利,做好现有高强度专利保护工作,及时收集高强度专利信息。重视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申请专利,促进专利的转移转化。
2.3 加强高校专利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素质培养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利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专利意识;通过开办讲座、集中学习等方式加强专利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3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认真做好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
高校要认真组织策划“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中国专利周”的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大学生知识产权文化活动、针对高校师生开展的知识产权培训讲座等多途径、多形式、多维度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或信息,大力倡导和培育知识产权理念。
3.2 启动定制化培训,进而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知识产权培训主要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诸多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培训[2],大部分高校知识产权基础培训都是纳入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环节中,将来要针对高校师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定制化培训服务,形式可以分为公共通识选修课、公开讲座、专题培训等。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可承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相关培训,壮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3.3 拓展服务深度,探索专利信息深层次服务工作
在逐步开展专利文献传递、专利信息查询、专题检索等服务的基础上[3],在为学校做好专利态势分析报告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为院系师生及科研团队开展多方位需求调研,尝试为重点项目学科团队开展高价值专利分析、专利预警、专利布局、专利导航等深层次服务。
3.4 加强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合作
加强与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的联系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为学校知识产权发展献计献策,助力大学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并尝试与地方知识产权局、知名企业、知名科研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寻找校内资源与校内外需求的契合点是关键[4]。
3.5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要发挥不同馆员的学科专业背景优势,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培养,要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人才管理、奖励激励制度,引导馆员主动加强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图书馆应鼓励馆员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