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棉柔胶布固定法在小儿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2020-11-20欧阳梅吕旭英曾咏梅
肖 冰 欧阳梅 吕旭英 曾咏梅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兴国 342400
临床经口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最基本、最普遍的操作技术,对危重患儿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与心搏骤停患儿复苏建立人工气道的首选方法,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有重要作用[1]。而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因气管导管固定不良导致气管导管的脱出是较常见且严重并发症,对患儿产生较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插管固定[2]。以往由于缺少有效技术,仅能使用常规的固定方式,但却无法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3]。随着技术的提升,目前临床多使用改良棉柔胶布固定方式[4]。本研究探讨改良棉柔胶布固定法在小儿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 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1~11 岁,平均(6.1±4.9)岁;机械通气时间2~6 d,平均(4.1±0.1)d。试验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11 岁,平均(6.5±5.1)岁;机械通气时间3~6 d,平均(4.5±0.1)d。家长了解治疗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经口气管插管治疗指征[5];②获得家长完全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治疗禁忌证;②严重的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式,护理准备准备2 条长30~40 cm、宽为1.5 cm 的橡皮膏胶布,首先将一端固定于患儿面颊部,但气管插管距口角0.5 cm,以避免口腔黏膜受压;沿口角至牙垫与气管插管处缠绕2 周后将余下部分粘贴在对侧面颊。另一条橡皮膏胶布的固定方式同第一条,使两条橡皮膏胶布呈十字形交叉。若发现脱落,则要予以重新固定。
试验组采用改良棉柔胶布固定方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婴幼儿气管插管完成后,气管插管顺势移至患儿右侧口角旁,将一条3M 弹性棉柔宽胶带没剪1/3贴在右侧脸颊一边贴平整,剪开的2 条胶布一条贴在上唇,一条按照顺时针方向缠绕于气管导管上,另一条3M 弹性棉柔胶带没剪1/3 也贴在右侧脸颊一边贴平整,剪开的2 条胶布一条贴在下唇,一条按照逆时针方向缠绕于气管导管上固定稳妥,记录插管距门齿距离,不放置牙垫,污染随时更换。②年长儿气管插管后,气管插管移至患儿口腔中间,将一条3M 弹性棉柔胶带没剪1/3 贴在右侧脸颊一边贴平整,剪开的2条胶布一条贴在上唇,一条按照顺时针方向缠绕于气管导管上,另一条3M 弹性棉柔胶带没剪1/3 贴在左侧脸颊一边贴平整,剪开的2 条胶布一条贴在上唇,一条按照逆时针方向缠绕于气管导管上,插管固定后旁放置牙垫,牙垫上棉织布带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稳妥后绕枕一周,松紧度以能置入1 指为宜,记录插管距门齿距离,污染随时更换。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两组的气管插管移位与脱出情况,共包括5 级[6]:1 级为无移位,将气管插管导管进口距门齿距离或导管到口角两侧距离未变化;2 级为轻度移位,导管进口距门齿距离上下有1 cm 以内的改变或导管到口角两侧的距离发生1 cm 以内的偏移;3 级表示中度移位,导管进口距门齿距离上下有1~2 cm 以内的改变或导管到口角两侧距离产生1~2 cm 以内偏移;4 级表示重度移位,导管进口距门齿距离上下发生2 cm以上偏移;5 级表示非计划性拔管(UEX),导管完全脱出。②两组的黏膜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③两组的口腔清洁度情况:Ⅰ°为4 分,Ⅱ°为3 分,Ⅲ°为2 分,Ⅳ°为1 分,分值越高,清洁度越好。④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管插管咬闭、皮肤损伤等。⑤两组家长的满意度情况,依据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5,评价标准如下:满意,家长完全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与态度;基本满意,家长基本上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与态度;不满意,家长无法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与态度。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⑥两组的气管插管移动距离。⑦两组的口腔护理的准备时间及操作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气管插管移位与脱出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的气管插管移位与脱出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气管插管移位与脱出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黏膜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的黏膜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
2.3 两组口腔清洁度度的比较
试验组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口腔清洁度的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5 两组家长总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家长总满意度的比较[n(%)]
2.6 两组气管插管移动距离的比较
试验组的移动距离为(3.08±1.13) cm,短于对照组的(6.32±2.4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7,P=0.000)。
2.7 两组口腔护理准备时间及操作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的口腔护理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口腔护理准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口腔护理准备时间及操作时间的比较(min,±s)
表5 两组口腔护理准备时间及操作时间的比较(min,±s)
组别 准备时间 操作时间对照组(n=30)试验组(n=30)t 值P 值2.47±0.62 2.41±0.56 0.393 0.696 6.89±1.81 5.43±1.01 3.858 0.000
3 讨论
对危重症患儿,采用机械通气能有效起到维持呼吸的作用,避免其发生衰竭或死亡等不良后果,临床多采用气管插管方式[7-8]。而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经常发生气管插管导管脱落或移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儿正常呼吸,且还导致导致患儿产生较大并发症,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导管固定[9-10]。而由于缺少相关技术,以往仅能使用常规固定方式,如使用传统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等,而临床实践可知,在使用传统胶布固定,胶布较受潮而脱落,且护理过程较为繁杂[11-13];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胶布固定方式的不足,但较易导致患者产生口唇压疮等不良情况,在较大程度上增加患儿口腔感染的发生率[14-16]。基于此,需要使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固定。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改进,目前临床多使用改良棉柔胶布的固定方式,主要使用材料为3M 加压固定胶带。临床实践可知,3M 加压固定胶带能对各种不同的管路固定,且该种胶带使用弹性棉布背衬、丙烯酸酯黏胶构成,因而其有良好的弹性、顺应性与黏性,同时有较强的牢固、透气与残胶少的特点,而能有效的降低对皮肤的不良刺激,降低患儿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17-20]。与常规的固定方式比,改良棉柔胶布的固定方式能获得更显著的固定效果。结果显示,气管插管移位与脱出率明显较低,黏膜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降至6.67%,口腔清洁度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至6.67%,且气管插管移动距离明、口腔护理的操作时间缩短,家长的满意度提高(P<0.05),原因在于改良棉柔胶布固定所使用的胶带不会导致患儿产生较强皮肤不良反应,由于有较大的弹性与良好固定性,而能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避免气管插管导管移位,最终确保患儿的呼吸顺畅。
综上所述,良棉柔胶布固定法在小儿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作为临床手术选的固定方式。但临床相关人员仍要加强研究,以便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固定效果,而加强对患儿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