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竹笛曲《走进快活岭》的音乐风格

2020-11-20周建飞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练习曲大调乐段

■周建飞/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一、作曲家简介及《走进快活岭》创作背景

(一)作曲家简介

曲样,当代著名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员,现担任山东歌舞剧院名誉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他赢得许多国内音乐比賽的大奖,出访过亚、非、美、澳等50个国家和地区,将竹笛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推广至世界。同时,曲祥先生吸收世界音乐元素,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使作品的题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他创作了大量的竹笛独奏,练习曲和大型音乐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专业竹笛教育的发展。代表曲目有:《沂河欢歌》《向往》《列车奔向北京》等。

此外,他创作动力多来源于自身的演奏经历。曲样先生用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大多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将自己对祖国的赤诚情感融入到音乐旋律中,并淋漓尽致的展现给听众。

(二)《走进快活岭》创作背景

《走进快活岭》创作于1989年,是曲祥先生登泰山时有感而发的作品。在崎岖艰辛的中山门攀登之后是一段略微平坦的下坡路,这里被称为“快活三里”,秀丽的景色令他一扫疲惫,心旷神怡,在《走进快活岭》主题旋律的创作中,他把这种愉悦的感受当作了乐曲的主题乐思,创作了练习曲版《走进快活岭》的练雏形,然后在《笛子高级练习曲选》一书中发表。

《笛子高级练习曲选》一书中第一首为练习曲《漫步》,第二首为练习曲《走进快活岭》,第三首为练习曲《邀游》。练习曲《走进快活岭》于2002年因演出需要被曲祥先生改编成了独奏曲版本,《遨游》于1998年改编创作为为二胡独奏曲《绿色的思念》,练习曲《漫步》则仍在改编和创作当中。

竹笛独奏曲《走进快活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多笛子演奏家分别据自己的理解与心境,对此作品进行了不同的诠释。此外,它也成为各大比赛指定的演奏曲目。

二、《走进快活岭》 作品研究

(一)主题与调性

快板的主题材料在《走进快活岭》作品中两次出现。与最早的练习曲版本相比,竹笛独奏版本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主题第一个节拍用前附点节奏型代替之前的四个十六分音符。这种小的变化避免了旋律的重复,使旋律更具有律动感,令人耳目一新,描绘了准备攀爬登山的画面。主题旋律的长度为16小节,音乐轻快,重音清晰,律动感十足,二度、三度的顿音与八度及八度以上的历音交替出现,使登山过程的画面生动的浮现眼前。与第一次呈示相比,主题的第二次再现消除了“华彩”部分,并突出了主题旋律。

主题旋律的开始和发展直接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级进的吐音和八度及八度以上历音的节奏型将攀登者的愉悦心情抒发的淋漓尽致,并通过旋律传达给听众,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慢板的主题材料为16小节,与快板的音乐截然不同,而是运用了新的音乐材料。旋律多以级进为主,没有快板那样跳度大的吐音。

在调性上,《走进快活岭》经历了A大调-G大调-A大调-D大调-A大调共五次转调,其中A调-G调为远关系转调,A调-D调为近关系转调。整体音乐主题以明亮的A大调为基础。华彩部分离调手法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神秘莫测,将泰山风云变幻的场景展现在听众眼前。

尽管慢板部分是开朗的G大调,但所流露的音乐色彩却深沉而抒情的。因为慢板部分使用的是D调笛子筒音“2”的指法。与G调梆笛对比声音没有清脆明亮。而D调曲笛本身柔和而宁静的音调更加深了慢板部分的抒情性。

再现部快板主题的调性回归此曲主调,即A大调,但随后在属音调D大调中发展了补充部分的音调。最后尾声部分与引子首尾呼应,再次回到了A大调。《走进快活岭》将中国传统作品调性与西方大小调调性结合使用,并大量而丰富的运用离调和转调,丰富了作品旋律色彩和音乐形象。

(二)结构与旋律

《走进快活岭》的曲式结构为西方传统的由再现的三部曲,A部分的结构为无再现的二段式。首先,b乐段有近50拍的自由散板,尽管a乐段和b乐段两部分的小节数分布不均匀,但自由散板的出现均衡了a、b两部分的乐句长度。其次,b乐段音乐材料与引子的主题音乐形成对比,它在引子主题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模进,因此A部分的结构为无再现的二段式。最后,因为技巧的集中突出展现,b乐段为华彩乐段。它的旋律在A大调属音上半终止结束,为B部分转入G大调做属准备。

B部分的曲式结构为三段式,引入了新材料。一方面,d乐段为轻快的吐音,c乐段为延续的连音,二者之间旋律衔接自然,没有清晰明显的段落之分。另一方面,除了最后四小节,c'乐段完全再见了c乐段,该段开放终止于下属音上,这种不稳定性也正是绽开型中部的特点,随后进入A'部分,即作品的再现部。A'部分的曲式结构也是两段式,再现部分用补充性段落代替了自由的散板。其a乐段完全再现A部分的a乐段,与A部分不同,d乐段在最后完全终止。补充乐段建立在一个新的调上,旋律从平缓抒情逐渐发展推至结尾前的小高潮。

旋律方面,在之前练习曲版的《走进快活岭》基础上,作曲家修改了补充乐段和尾声,增添了华彩和慢板部分。以自由节奏作为旋律的散板突破了速度和节奏等的限制,为音乐旋律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作品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之后进入一段由慢到快的旋律,级进的连音与跳进的顿音交替出现,紧接着是整体逐渐上升的旋律,而音符走向则为三音一组级进下行,营造出从近处眺望群山的氛围。之后连续颤音下行,仿佛又收回目光来欣赏周围的景色。最后连续的历音将崇山峻岭淋漓尽致的展在听众眼前,由渐快到渐慢的八度跳音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落花飘飘,莺歌燕舞的美丽画卷。练习曲版的《走进快活岭》的尾声与引子的音乐材料相呼应,结束在八度不规则的跳音上。而独奏版的《走进快活岭》与引子的音乐材料为属主关系,相比练习曲版而言更富有终止感,整体下行的六度跳音也描绘出游人渐远山脉渐隐的画面。

综上所述,《走进快活岭》的旋律丰富多变,既有对巍巍泰山的细腻描绘又饱含旷达愉悦之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将泰山的美景与满腔热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走进快活岭》的演奏分析

在演奏乐曲时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一方面,不同演奏技巧运用在同一音符,产生的音乐效果会大不相同。另一方面,作为管乐器,气息的控制对竹笛的演奏效果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分析气息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在舌头方面,《走进快活岭》刚开始的第1-8小节即引子部分,就是连续的六度、八度吐音。用吐音演奏这些大跳音程时要求做到发声轻快灵活,短促有力,将攀登者轻松愉快,激昂的心情传达出来。

在手指技巧方面,引子中,颤音与历音结合运用,在演奏颤音的同时连接上历音,吹奏历音时要均匀清楚展现每一个音符且不能漏音,这就需要手指具备极高的灵活度与弹性。

气息的运用与乐曲情绪变化息息相关。第41-54小节打破了方整的节拍格局,是二拍子与三拍子交替演奏,这样旋律的起伏增添了音乐的韵律,乐句的力度由弱到强逐步进行,音区也不断攀升,合理的运用和支撑气息将情绪推向一个小高潮,为之后出现的华彩乐段做好铺垫。

四、结语

本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调性、结构旋律、演奏技巧等方面研究,浅析了笛子独奏曲《走进快活岭》的音乐风格。曲祥先生的作品既含有旋律性和技巧性,又在音乐的发展之中将细腻的情感自然的流露出来,形成独具曲祥特色的独特艺术风貌。因此,演奏者在演奏《走进快活岭》时不仅要注意演奏技巧的顺利完成,还应剖析和领悟作品风格,并将其融入到音乐旋律的演奏中,力求仔细处理每一个乐句,每一个音符,从而带给听众更生动更细腻的乐曲享受。

猜你喜欢

练习曲大调乐段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简析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部分作品
肖邦练习曲的音乐特征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浅探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