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Klotho蛋白、FGF-23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2020-11-19费丹峰朱鸣任凌燕丁敏陈琪薛涛施占琴王霄一

广东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透析液终末期尿量

费丹峰, 朱鸣, 任凌燕, 丁敏, 陈琪, 薛涛, 施占琴, 王霄一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浙江湖州 3130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esease,DKD)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1]。在我国,DKD最终进入维持性透析阶段的患者逐年增加。心脑血管意外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因[2],而血管钙化是终末期DKD患者最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thickness,IMT)是血管钙化的早期独立预测因子[3]。血磷升高是导致血管钙化的明确危险因子,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促进血管钙化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调节钙、磷代谢相关[4]。近年研究发现,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s growth factor 23,FGF-23)和Klotho蛋白作为新型调磷因子,共同调节体内磷酸盐代谢平衡,参与血管钙化[5]。其中,Klotho可抑制血管钙化,有肾脏保护作用[6]。FGF-23在Klotho辅助下对磷酸盐代谢进行调节。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DKD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但透析方式的选择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影响存在争议。此外,很少有针对终末期DKD患者不同透析方式对IMT及钙磷代谢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HD和PD对终末期DKD患者颈动脉IMT,血清Klotho、FGF-23及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PTH的影响,旨在帮助终末期DKD患者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以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终末期DKD患者80例,均在接受常规治疗下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血糖有效控制,如合并高血压,则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其他治疗方案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D组及PD组,每组各40例。

纳入标准:(1)年龄18~80岁;(2)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需要肾替代治疗;(3)否认认知障碍相关性疾病;(4)能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主观拒绝参与;(2)存在腹透禁忌证;(3)存在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4)存在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5)有精神疾患;(6)存在其他脏器衰竭;(7)存在顽固性高血压、重度贫血、出血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剔除标准:研究期间放弃治疗、中途退出研究或死亡病例。

本研究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80例终末期DKD患者均纳入分析,无中途退出、撤出病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41~80岁,平均(61.9±10.4)岁。HD组和PD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体质指数(BMI)、24 h尿量、残余肾功能(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不同透析方式两组DKD终末期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透析方案 所有血透患者均使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系列透析机,均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选择HF14聚砜膜高通量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血透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23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均为500 mL/min,透析液钙浓度为1.50 mmol/L。所有PD患者均使用低钙(钙浓度为1.24 mmol/L)的1.5%或2.5%腹膜透析液(美国百特公司,Baxter)进行规范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且患者尿素清除指数(总Kt/V)≥1.7。

1.3 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收集 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BMI、24 h尿量、RRF。所有患者分别于入组后0、6、12个月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透析前空腹静脉血检测Ca、P、PTH、尿尿素氮、血尿素氮、尿肌酐、血肌酐。RRF以残余肾小球滤过率(GFR)表示,公式为[(尿液尿素氮浓度/血清尿素氮浓度)×(24 h尿量/1 440)×7+(尿液肌酐浓度/血清肌酐浓度)×(24 h尿量/1 440)]×7/2。FGF-23、Klotho蛋白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采购自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IMT测量方法 使用美国HDI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0~10.0 mHz。受试者取仰卧位,自锁骨内侧端横向检查颈总动脉,从前、中、后3个方向观察双侧颈总动脉的横轴及纵轴实时二维图像。截取颈动脉窦以下1cm处的图像,左右两侧均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取左右两侧的平均值为平均颈动脉IMT(averag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a-IMT),取左右两侧测量值之和为总颈动脉IMT(tot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t-IMT)。所有超声检查由课题组指定的2名资深超声医师完成。

2 结果

2.1 两组各观察指标组内比较 HD组:透析12个月、6个月的Klotho、Ca明显高于透析0个月,而FGF-23、P、PTH、尿量、RRF明显低于透析0个月(P<0.05);t-IMT、a-IMT在透析12个月时明显高于透析0个月(P<0.05);透析12个月的Klotho明显高于透析6个月,而FGF-23、尿量、RRF明显低于透析6个月(P<0.05)。

PD组:透析12个月、6个月的Klotho、Ca明显高于透析0个月,而FGF-23、P、PTH、尿量、RRF明显低于透析0个月(P<0.05);t-IMT、a-IMT在透析12个月明显高于透析0个月(P<0.05);透析12个月的Klotho明显高于透析6个月,而FGF-23、P、PTH、尿量、RRF明显低于透析6个月(P<0.05)。见表2。

2.2 两组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 PD组与HD组同期比较:透析12个月时,PD组的FGF-23、P、PTH明显低于HD组(P<0.05),而尿量、RRF明显高于HD组(P<0.05);透析6个月时,PD组的尿量高于HD组(P<0.05)。

表2 不同透析方式入组前后各时间点观察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钙磷代谢紊乱是终末期D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会引起血管钙化等心血管并发症。目前,终末期DKD治疗中,透析治疗仍是主要手段。但HD和PD对于钙磷代谢及颈动脉IMT影响方面的对比研究,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了HD和PD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DKD患者体内Klotho蛋白、FGF-23、Ca、P、PTH水平及颈动脉IMT的影响。

Klotho蛋白作为一种体液因子在人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7],有研究发现Klotho参与调节矿物质内分泌代谢以及各种信号通路[8],它通过增加FGF-23与FGF受体的亲和力,协同FGF-23抑制肾脏对磷酸盐的重吸收,增加尿磷排泄,还共同影响维生素D和PTH的合成与分泌[9]。随着DKD的进展,Klotho水平降低,FGF-23水平代偿升高,但升高的FGF-23却无法有效调节血磷,反而抑制了1,25(OH)2D3的合成[10]。1,25(OH)2D3可以上调Klotho在肾脏的表达[11],但升高的FGF-23进而抑制了Klotho的上调,FGF23-Klotho轴促磷排泄的作用也相应减弱[12],从而引起高磷血症。本研究中通过HD和PD不同透析方式观察发现,与透析前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Klotho均呈持续上升趋势,说明两种透析方式均能在短期内增加患者Klotho水平,但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GF-23水平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说明两种透析方式均能在短期内降低患者FGF-23水平,但两组同期比较,透析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12个月时,PD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透析前比较:P、PTH水平在PD组呈持续下降趋势;两组同期比较,透析12个月时,PD组

另外,本研究显示,两组的颈动脉IMT无显著差异。但随着透析龄的延长,两组患者的t-IMT和a-IMT均增加,尤其在透析12个月时。这一结果表明,经过1年透析治疗,无论是HD患者还是PD患者,血管钙化的风险都增加,但两者之间似乎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PD相较于HD,在提高Klotho、调节Ca及对颈动脉IMT的影响上差异无明显意义,但对于降低FGF-23,清除P、PTH,以及保护RRF更有优势。PD较HD能更好地调节钙磷代谢紊乱。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时间较短,且缺乏对患者透析后生存率的统计比较,随着透析时间的进一步延长,PD对RRF保护优势减弱,两种透析方式对钙磷代谢及颈动脉IMT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的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透析液终末期尿量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费森尤斯血透机透析液电导度漂移故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