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相关对策
2020-11-19孟雅清
文| 孟雅清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由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结合相关的审计资料与数据,对经济关系中涉及的主要负责人或特定个体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的审计过程。经济责任审计旨在明晰领导干部在职期间所参与的经济活动中所承担的相关责任。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在管理中的运用,以便于提供参考信息给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环节,确保领导干部队伍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掌握经济运行的真实信息,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管与保护。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是指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责任与权利相结合原则,将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层层分解,并落实在具体部门,就构成了科室、部门、车间、小组及职工上,形成担当的具体经济责任。广泛来说,企业内部经济责任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为完成其任务或目标而履行的责任。
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围绕经济责任和履职用权“两条主线”,客观评价,揭示问题,推动单位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促进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促进单位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以及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审计贡献。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所存在的弊端
审计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由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其中的审计制度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由于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发展时间较短,在责任界定方面始终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再加上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非常复杂、工作量非常大,导致很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无法明确的分类,使得很多相关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
其次,我国的企业运行工作和国基本相似,但是由于企业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形成较晚,使得我国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没有充足的准备。要知道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企业的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这种不科学不严谨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将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企业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平台,无法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缺乏沟通及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在企业各部门间,对审计工作还存在抵触的情绪,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挑毛病”“找错误”,认识不到审计工作对部门管理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在审计过程中,部门业务骨干在审计期间休假、出差,故意逃避审计,对审计发现问题解释敷衍了事,对审计结果拒绝签字等。但是,由于审计部门在部门设计之初就与财务、人事等部门平级,如果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很难推进审计工作在平级部门中展开。基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有意避开审计核实。
审计职能无法发挥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所存在的作用就是通过计算预防企业中所存在的经济问题,或者将其中的经济问题加以解决,保证企业经济的安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企业经济不明确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对企业的经济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实现自身应有的职能,企业经济责任审名存实亡。
审计深度不够
基建项目审计深度不够。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中,有一些单位是有基建项目的,不审计这一块内容肯定是不行的,审计了又审不透。因为大部分审计人员对基建会计和基建有关的制度、法律知识掌握的较少,而基建领域又是公认的腐败重灾区,这就存在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基建项目审计要从项目的决策、选址、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管理、完工验收、财务决算和交付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督,审计范围广、内容复杂、技术性强,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因此,审计人员要注重自身的学习,自学与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班相结合,熟练掌握《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建设工程结算暂行办法》、《安徽省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定》等有关基建方面的制度、法律知识,以提高在这方面的知识水平和驾驭基建审计的业务能力。
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审计评价内容过于笼统、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系统、评价标准不够统一的问题依然存在。原因就是全国目前都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规范准则。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还只是简单地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评价代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且审计评价以定性分析评价为主,定量分析评价不完备,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未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经济决策、经营管理及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功过。
经济责任审计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因此,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尤为迫切。各级审计部门应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通力协作,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责任界定和评价规范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部门之间的差异,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只要根据评价办法进行打分量化,就能确定评价等次,使审计评价更加准确直观,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为科学合理评价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为党委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审计手段不丰富
审计查账、看账多,多是就账论账,账外审计手段使用少。一般而言,账面上发现的多是些类似招待费超支、购建的固定资产未入财务账、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等常规性问题,像私设小金库、假发票、未经集体讨论处置资产和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程序上不合法等重大问题,都要靠从账外资料中获得线索,单从财务资料上是无法取得突破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账外进行的经济业务不受约束,能够随心所欲,发生问题的概率当然就比账内的经济业务高。审计人员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前,应当听取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意见,了解被审计对象是否存在群众举报的问题,有关部门提供的重要线索往往能让审计工作事半功倍;召开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会,听取群众的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廉洁,本单位群众最有发言权;检查被审单位的会议纪要,它能有效地再现领导班子的经济决策过程,对模糊不清的情况能提供重要线索,对已发现的问题可以提供佐证,对需要落实的责任问题可以准确定性;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网上信箱)和通过走访与被审计单位有经济往来的单位和个人等形式,广开视听门路以摸清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以便发现审计线索。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对策
完善审计制度
面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加快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速度,完善审计制度,这需要相关审计部门以及国家的共同努力。首先,相关审计部门应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制定出相关的审计方面的规定,并且对其进行落实。同时,还应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被审计企业以及人员进行相应的信息登记记录,确保每一个进行的审计工作有记录可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国家相关管部门尤其是法律部门应该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让所有相关人员依法办事,为我国企业责任经济审计工作的平稳发展提供一份坚实的保障。
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新形势下,为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适应审计工作方式以及观念的变化,必须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培训,提高素质修养,降低审计风险。
1.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必须提高专业水平,并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审计人员将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解决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企业的损失,保证审计报告的内容准确、完整。
2.扩大审计力量。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审计队伍,加强审计力量。除了上述的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可以通过借调相关专业人员你的方式补充审计力量的不足。如对建造企业或者工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借调工程造价、招标管理、采办管理等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参与到审计项目中,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情况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避免财产损失,提升会计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降低企业决策的失误率。并且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求企业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和管理能力息息相关,也是对企业领导人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审计职能
企业应该重视企业责任竞技审计部门的作用,积极地给予配合。在工作中,及时的对相关经济情况进行报备,将相关的信息记入档案之中。促使企业责任竞技审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预防企业竞技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保证企业经济方面的安全,为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开展任中审计,及早防范风险
应当将离任审计监督的时点前移,应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包括建立任中审计。逐步向“先审计后离任”管理模式靠近。任中审计有利于降低企业“先离后审”带来的风险,也有利于降低离任审计工作难度和强度,防止事后审计的弊端,将经济责任审计变为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同时也可通过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管理层舞弊审计等前沿审计方法,丰富补充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体系。
实施严格的审计现场管理
审计组进驻企业现场时,既要做好充分的审计准备,又要有详细的审计计划,虽然已做好万全之策,但仍有不在计划内的特殊情况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合理有效的审计现场管理是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是以优秀的审计项目负责人为核心。在企业审计项目管理中,现场负责人一人多角色,如审计计划的指挥官、解决疑难问题的顾问等。所以,在审计项目中配备一位实践能力强的现场负责人,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的过程管理。
二是以定期的审计项目汇报为沟通重点。在审计项目期间,审计人员都是独立开展其工作,但一经发现或重大事项,均会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及时汇报沟通。
三是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构成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是审计取证的支撑材料,也是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抓手,可见,它们的存在为审计报告内容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的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需要国家以及相关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缺陷给予完善,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领导干部综合知识培训的力度。应加强对领导干部财务知识的培训,加强领导干部对相关的经济、法律、财务管理等知识的了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所在单位的财务核算。
2.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强化领导干部与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的制约,保证单位的各项经济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中。提高有关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避免侥幸心理,遵章守纪,充分发挥内控制度应有的效能。
3.规范使用专项资金。专项资金设立专户存储、封闭运行,不得与行政账混用,不得挤占挪用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注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促使专项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