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乡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浅析

2020-11-19闫鹏杰王俊凯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辽宁省数字

闫鹏杰 王俊凯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70)

一、调研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二)现实状况

1.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持续扩大。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辽宁省城乡居民的收入绝对差额为16535.75元,到2019年扩大至23668.91元,而且,继续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的迹象。

年份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9777.237341.9334993.3932876.0931125.7329081.7526696.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6108.2914656.3313746.812880.7112056.8711191.4910161.21城乡可支配收入差(元)23668.9122685.621246.5919995.3819068.8617890.2616535.75

2.从全国范围看,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东部沿海省市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明显高于辽宁省。

省份江苏浙江天津福建广东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2675.4229875.824804.1119568.3518818.42

二、辽宁省乡村经济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一)分析说明

经调查认为,影响辽宁省乡村经济建设的基本因素包括:农业机械化程度、乡村人口整体的文化水平、乡村基础设施状况、乡村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等,本节采用SPSS软件对设定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并进行回归,推算出各变量对辽宁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上的影响程度。

多元回归模型:yt= β0+β1X1+β2X2+‥ ‥ ‥ βmXm+ε

(二)数据

原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变量设置

Y-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X1-辽宁省耕地每千公顷机械动力量(万千瓦)

X2-辽宁省乡村人口教育经费调整占有量(万元)

X3-辽宁省乡村公路里程替代值(万公里)

X4-辽宁省乡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估计值(万个)

X5-辽宁省农村投递路线(公里)

变量设置说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用以反映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每千公顷机械动力量用以反映农业机械化程度,其值为辽宁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与辽宁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之比;乡村人口教育经费调整占有量用以反映乡村人口整体的文化水平,其值为辽宁省教育经费(万元)与辽宁省城乡总人口(人)之比乘0.8(考虑到城乡人口在具体教育经费占用的实际情况,以0.8充当调整系数);村公路里程替代值用以反映乡村基础设施状况,其值为等级公路里程(万公里)减去高速等级公路里程(万公里)、一级等级公路里程(万公里)和二级等级公路里程(万公里)后与等外公路公路里程(万公里)之和,这主要是考虑到乡村公路等级划分较为模糊,具体情况因区域而异的原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估计值用以反映乡村通信水平,农村投递路线用以反映乡村电商发展水平,二者共同反映乡村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相关性分析

解读:根据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表可知,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与辽宁省耕地每千公顷机械动力量(万千瓦)的相关系数r=0.278,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为0.191,大于常用显著性水平0.05,表明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较为微弱;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与乡村人口教育经费调整占有量(万元)的相关系数r=0.908,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为0.000,远小于常用显著性水平0.05,表明表明二者相关性显著,其他变量均显著,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五)回归分析

解读:

(1)根据模拟汇总表中数据可知,拟合优度检验中,判定系数R2=0.998,接近于于1,因此可以认为该模拟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2)ANOVA方差分析表反映的是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中,统计量F=313.838,其对应的置信水平(Sig.)为0.000,远小于常用的置信水平0.05,因此认为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辽宁省耕地每千公顷机械动力量、辽宁省乡村人口教育经费调整占有量、辽宁省乡村公路里程替代值、辽宁省乡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估计值(万个)、辽宁省农村投递路线(公里)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中,回归方程的常数项β0=-7311.669,回归系数β1=430.502,β2=0.003,β3=809.724,β4=7.551,β5=0.015由此可得回归方程:Y=-7311.669+430.502X1+0.003X2+809.724X3+7.551X4+0.015X5

总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动力源。

三、基于经济因素分析,建议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一)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1.脱贫攻坚的要求。就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脱贫经验来看,单纯的福利补偿机制解决贫困或生计问题都只能是暂时的,无法为受助群体提供长期保障,无法实现“真脱贫”,而且,贫困存在较为严重的代际传递现象,这会导致贫富进一步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仍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要想从彻底解决人口贫困问题,工作重点在农村。

2.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就我国整体来看,乡村的产业发展过于单一,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以粗放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不足限制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产业较为单一的原因在于其社会资源限制,数字化乡村建设,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和资源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与城市的并轨。另一方面,数字乡村的建设可以为外界人员了解乡村提供平台,发展诸如乡村旅游等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增加抗风险能力。

3.城镇化的需要。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目前,大部分地区中心城市的运行负荷已接近饱和,城市周边乡村成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城镇化不仅仅要改变乡村的外观,也要改变其经济内涵。数字乡村的建设可以设定为城镇化的过渡,是连接乡村向城市转型的桥梁。

(二)数字乡村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支持。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三步走”战略目标。

2.资源优势。辽宁省拥有广大农村地区,且受工业化影响相对较小,仍然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朴素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具有比较优势,为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创造了条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进行资源整合必将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

3.技术优势。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具有软硬件优势。这为我国大规模的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三)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从顶层设计来看,省内农业农村发展部门对与农村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充分,各部门协调配合较差,没有形成数字乡村建设的合力。

从“新基建”建设状况来看,辽宁省在农民家庭移动电话拥有量、计算机拥有量、光纤接入覆盖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的提高。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省农村地区网速慢、网络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为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从整体来看,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基建”设施的建设水平依然较低,智慧农业、电商服务等设施依旧缺乏,仍不足以对乡村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绝对支撑。

(四)针对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

1.人才培养和分流。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培养力度,扩大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的招生规模,并将更多技术性人才引入乡村地区,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2.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相关设施建设和普及,扩大乡村新基建规模,做好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充分整合农村的资源优势,发挥大数据资源在农业监控、市场信息传播、乡村内外信息交互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数据的共享机制,助力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3.合作组织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业务咨询,充当信息转换中介,为更多欠缺网络技术的农村人口提供服务。

4.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汲取现实经验。各级地方政府应对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程度,将推动试点工作的权责落实到具体行政单位,确保试点工作开展有序、开展有实、开展有果,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推而广之。再者,试点工作的开展要因地制宜,杜绝“一刀切”,要有各自的特色。总之,试点工作的开展要有章有法,更要有灵活性。

5.电商助力数字乡村建设。要建立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链信息支持系统,加大与各个电商平台及其他网络服务运营商的合作力度,助推乡村品牌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质量升级。

6.构建完善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要建立针对辽宁省的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科学的评价手段、借助专业人士的智慧力量,依据现实需要,围绕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生活服务等方面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数字乡村建设监督体系,设立专业机构,委派专业人员,对各区县的实际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考评,优奖差罚,杜绝仅注重形象工程而忽略实质成果。

四、结语

新时代下,更要注重城乡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可选之策。辽宁省广大的农村地区应“敢为天下先”,走拥有自身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之路。数字乡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既需要顶层设计的全面引导,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更需要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积极配合。

人才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保障,要培养好人才、利用好人才;“新基建”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要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试点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要取精华去糟粕,总结失败经验,推广成功经验;组织和系统服务体系是支撑,要注重合作组织和产业链信息系统配套建设;评价体系是检验标准,要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监督作用。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辽宁省数字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答数字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