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及演化

2020-11-19毛丽娟夏杰长

社会科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海淀区北京区域

毛丽娟,夏杰长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28)

一、问题提出与相关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自上世纪末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也紧跟着这一发展态势。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根据《北京“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新、运营、交易、体验中心和最具活力的文化创意名城;并将重点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促进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进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因此,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及演化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发展布局具有参考意义。

由于具有高附加值、高产业衍生融合等特点,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国大/中城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1]。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既继承了传统产业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特征。文化资本和知识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核心要素的链接,具有经济型、社会性、创新性和关联性等产业特征[2]。

正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文化资本、知识资本的依赖,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空间上的集聚特征。Scott(2014)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在劳动分工、产业网络联系、外部效应等几个方面存在鲜明特点,揭示其本身具有相互合作的特性、产业集聚的趋势[3]。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及演化特征、空间集中机制(影响因素)、产业集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张蔷(2013)总结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规律,认为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及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外围、邻近高科技园和远郊县(区)四大空间布局模式[4]。马仁锋(2012)、罗蕾等(2015)学者分别探讨了上海、武汉等地区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均表现为集群式空间集聚,并呈现趋大都市中心性[5,6]。吴丹丹等(2018)分析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呈现外拓和分散态势[7]。Scott(2014)以及Lazzeretti等(2015)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与集聚和“特定地区的文化属性”存在正相关性[3,8]。袁海红等(2018)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之间的空间关联性[9]。姜玲和王丽龄(2016)、方永恒和祝欣悦(2018)等分别分析了北京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10,11]。江瑶和高长春(2018)探讨了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如何通过创意溢出、创意学习和创意共享影响企业绩效[12]。余文涛(2018)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创新型和创业型两类企业家精神的影响[13]

还有学者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细分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如,吴丹丹等(2018)将文化创意产业细分为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教育培训业、艺术品业和文化会展业等子产业,分别探讨了它们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7];姚磊等(2013)则将文化创意产业细分为艺术创作、创意设计、数字创意和传媒内容以分析南京市各类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与差异[14]。叶忠等(2019)探讨了上海市游戏产业空间集聚及演化特征[15]。辛晓睿和曾刚(2019)则刻画了中国电影制片业整体网络的主体特征、空间结构和6大城市子网络[16]。

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机理是当前该产业受到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城市角度展开,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结构、集聚规律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各个细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分布差异,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布局规划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研究区域为北京市,共有16个市辖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根据北京2016-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北京被划分为四大功能区:首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区,是为了实现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是为了拓展外向经济服务功能,推进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型、昌平和房山区,是为了依托新开发区增强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人口承载功能,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协调全市的全速发展;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和延庆区,为首都做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的休闲游憩空间。

(一)产业结构概况

图1描述了2006-2016年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在这十一年期间,北京创意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82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581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35%。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这十一年间基本保持增长的状态,其中,2008年的占比增加速度最快,相较于2007年分别占比分别增加了1.8%和2.0%,其余的年份增加相对较为平缓。

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按现价计算)与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速(按现价计算)的对比情况看(见图2),两者在2008年以后多数年份增速有所下滑,但近两年增速趋于稳定。

图3描述了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构成情况。通过图4可以发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占比最高,高达58.9%。排第二位的是新闻出版,占9%。第三位是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占6%。2016年和2015年相比增速最快的要数设计服务,增长速度达到21.2%;增速次之的领域分别是文化艺术和新闻出版,增长速度分别是16.1%和14.5%。因此,可以认为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的行业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和新闻出版等,意即,这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应该重点发展的行业。

图1 2006-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出情况

图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速

(二)对外发展概况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外贸易整体规模增长势头较快,2016年该产业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46.9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占全国的比重在10%左右。根据2016年海关统计数据,北京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文化用品(32%)、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29%)和出版物(30%)为主。此外,北京动漫游戏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的新生主力军。昆仑游戏、完美世界、智明星通等研发型网络游戏企业实现出口额60.2亿元,位居全国之首。

图3 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构成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外贸易地区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或者文化同源国家和地区。2016年,北京有70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除大型国有/市属文化创意企业外,北京民营文化创意企业也在国际文化市场中表现突出,从内容创意到传播渠道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

在政策方面,北京积极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一方面,不断吸引国际性展会平台落户北京,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方面,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不断提升文化“走出去”品质[17,18]。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平均最近邻距离

点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可分为三类:均匀(离散)、随机和集聚。采用平均最近邻距离能够计算出同类型企业的平均距离,从而刻画出同类型企业的邻近度。利用平均最近邻距离可以分析文化创意企业的集聚程度[19]。平均最邻近指数R的计算公式为:

d1为实际最邻近距离的平均值,d2为理论最邻近距离,n为企业数量,A为研究区域面积。若R>1,表明点状要素在空间均匀(离散)分布;若R=1,表明点状要素在空间区域随机分布;若R<1,表明点状要素在空间区域集聚分布。

2.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通过对点要素进行密度估计从而判断出点要素在空间中的集聚程度。核密度估计的定义为:设点集X1,…,Xn是当做从分布密度函数为f的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f在某点x处的值f(x)。通常核密度计算公式采用的是Rosen-blastt-Parzen核估计:

其中:K( )成为核函数;h为带宽;x-Xi表示估值点x到Xi时间处的距离。

3.标准差椭圆

点要素在地理空间上通常在不同方向上的离散程度是不同的,而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SDE)可以从中心性、展布性、方向性、空间形态等角度解释点状要素的地理空间特征,是空间统计方法中能够精确揭示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方法[20]。椭圆面积越小,X轴、Y轴的标准距离越小,表示研究对象集聚程度越强。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和yi是企业i的坐标表示企业的平均中心;n表示企业总和。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取的数据来源于北京新工商名录网(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beijing/),利用爬虫数据获取北京工商注册且经营状态是在业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注册日期、经营范围、注册资金等信息,通过初步筛选获取7万多家企业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企业地址与百度地图API获取企业空间坐标信息,并利用ArcGIS软件将企业空间坐标信息转换为企业矢量数据。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七大类:信息服务业(其中包含了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咨询/投资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

四、结果分析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空间集聚特征

1.空间集聚特征

北京文化创意企业的最近邻比率为0.1558(表1),表明该行业在北京的空间分布是强烈集聚的,并且在城市中心呈现双核心集聚,并逐步向周边区县递减。北京形成了分别以海淀区中关村、知春路为密度核心和以朝阳区三里屯、国贸为密度核心并向外逐渐扩散的圈层结构。另外,丰台科技园、昌平科技园、石景山创业园等区域也是文化创意产业较为集中的区域。从城市交通的角度来看,北京文化创意企业沿着交通干线密度分布,两大核心区域分别以知春路和国贸为中心并沿着地铁10号线逐步向外扩散。如下:

表1 平均最近邻距离分析

2.时空演化特征

为了探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演变,本文以十年为一个时间节点,选取了2018、2008和1998年三个时间节点分别进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平均最近邻距离分析、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以探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总体来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以来都是集聚分布的,但其集聚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并且双核心的核心位置均发生了变化。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各子类企业数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信息服务业的增长幅度最大;此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不断加强中心区域空间集聚的同时,也在向周边区域不断扩散,包括昌平、顺义、平谷、通州、大兴、房山等郊区县。北京文化创意企业1998、2008、2018年的平均最近邻比率分别为0.305477、0.214251、0.1558(表1),表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以来都呈现集聚分布状态,其中1998年是一般集聚,2008年和2018年均呈现强烈集聚的特征,且2018年的平均最近邻比率小于2008年,这充分说明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在不断地加强。

通过对北京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密度分析,发现虽然北京文化创意企业在空间分布集聚一直呈现双核心特征,但集聚的核心位置、核密度大小等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文化创意企业在1998年这一时期数量还比较少,仅2795家,这一时期文化创意企业的两个核心区域分别位于海淀区与西城区的交界处和朝阳区与东城区的交界处,但其中心则分别在西城区和东城区;在石景山区、丰台区和昌平区的部分街道则形成了次级集聚中心。而到了2008年这一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企业数量相较于十年前呈现量级增长,从2795家增长到了12225家,这一时期文化创意企业的两个核心区域开始分别向海淀区和朝阳区移动,其中海淀区的核心移动幅度更大,其中心点基本落在了海淀区,而另一个核心区域的中心点由东城区移动到了朝阳区与东城区交界向上;这一变化与北京产业布局有很大关联,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经历规范发展后,正在稳步向前发展,其中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引领着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园区不断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互动的多元创新模式,使得信息服务业发展中所需的知识、创意等越发在该区域集聚,从而该核心区域不断向海淀区偏离。到了2018年这一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企业数量增长到25910家,文化创意产业的两大核心区域更加向海淀区和朝阳区偏移,并且次级集聚中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海淀区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立了更多的产业园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等等,进一步集聚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类企业,朝阳区通过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旧工业厂房改造利用、农村产业用地选择“高精尖”、有形市场腾退转型四种模式,积极引导北京齿轮厂品牌文化创业园、金田影视产业园、北影影视文化创新园等传统产业项目成功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以CBD为核心,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主轴,以大山子时尚创意产业功能区、奥林匹克公园文化体育融合功能区等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和60余个园区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空间格局。此外,两核心区域分别朝海淀区和朝阳区偏移的原因还源于西城区和东城区空间资源稀缺,在有限空间内再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程度自然比空间范围更广的海淀、朝阳区难。

通过对北京文化创意企业标准差椭圆分析,发现该产业呈现出外拓和分散的趋势。从1998年至2018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差椭圆面积在不断扩大,其中1998年至2008年的标准差椭圆面积变化最大,这反映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呈显著外拓趋势。椭圆中心坐标从之前的(116.393°E,39.957°N)移动到(116.408°E,39.955°N),再到现在的(116.413°E,39.957°N),中心坐标位置变化不算明显,只出现略微东移的现象,说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依然是在北京的中心城区。椭圆旋转率由1998年的62.144°变为67.622°,再变为67.607°(表2)说明在这二十年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企业集聚方向发生了较小的变动,东西方向上的文化企业数量增加较多,这也和核密度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两个核心区域分别向东和西移动。

表2 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

总体来说,北京文化创意企业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企业在海淀、朝阳的集聚趋势在进一步加强,也在同时向周边区县扩散,这表明了北京文化创意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集聚与扩散的双重趋势。

(二)北京文化创意分行业空间集聚特征

截止到2018年,北京文化创意企业共有25910家。本文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咨询/投资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和文化会展业等七类,分别有4631、2906、5777、120、10139、1700和637家。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平均最近邻距离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按照集聚程度的高低对各行业进行排序,依次为教育/咨询/投资业>信息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设计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艺术品业。其中文化会展和艺术品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空间分布相对较分散。

1.信息服务业呈现单核心集聚且具有高校指向性集聚

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领先于全国,在北京空间分布上明显不同于呈现双核心集聚的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空间集聚特征,信息服务业呈现单核心集聚且集聚程度较高。信息服务业高密度区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区域,主要是由于自80年代起便在海淀区中关村形成了科技园区,并在规范的制度环境下,依托于位于海淀区的北大、清华、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信息服务业的知识要素、创意创新要素以及人才要素得到不断地集聚,使得信息服务业呈现不断集聚于海淀区的趋势。

2.设计服务业、教育咨询业呈现与总体空间分布一致集聚

设计服务业、教育咨询业的空间分布和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空间分布一致,均呈现双核心特征,核心区域一位于朝阳区和东城区的交界区域并且中心位置在朝阳区三里屯、国贸附近,包括大山子时尚创意产业功能区等重点设计服务业功能区,核心区域,二位于海淀区和西城区的交界区域并且中心位置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知春路附近,在768创意产业园、甘家口创意设计服务功能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服务企业集聚,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专业设计园区。不同于产业总体空间分布的是,设计服务业、教育咨询业的核心区域一集聚强度明显要高于核心区域二。

3.文化休闲旅游业、现代传媒业呈现城区休闲娱乐地带集聚

文化休闲旅游业以朝外大街、东三环路为核心并向周围拓展,包括金田影视产业园、北影影视文化创新园、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铜牛电影产业园等东部现代传媒业集聚区,形成了北京文化休闲旅游业的核心区域,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人流量大、休闲旅游设施健全、氛围浓厚;次级集聚中心区域则集聚在海淀区知春路、学院路、德胜门等附近,形成了包括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音乐产业功能区、中央新影动漫文化城等现代传媒业集聚区,其中中间艺术园区(西杉创意园)集美术馆、电影院、剧院、艺术家工作室于一体,成为海淀区西部重要的文化艺术综合园区。现代传媒业的核心区域集中在东北三环、朝阳门附近,其核心区域与文化休闲旅游业的核心区域大致相同,但相对范围更大一些,其东北方向扩散程度也更大;主要是由于相较于文化休闲旅游业,现代传媒企业数量更多,因而其集聚范围更大。

4.文化会展业、艺术品业呈现单核心集聚

北京文化会展企业和艺术品企业均呈现单核心特征,其中艺术品业的核心区域集中于东三环南路、酒仙桥路、王府井大街等区域,主要是由于潘家园古玩市场在东三环南路附近、798艺术区在酒仙桥附近、琉璃厂文化街在王府井大街附近,因此集聚了数量较多的艺术品经营单位。其中东城以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为龙头,吸引了全市艺术品交易行业近一半的领军企业入驻。文化会展业的核心区域则相较于艺术品业偏北一点,集中在东北三环、朝阳门、建国门附近。北京文化会展业综合发展核心功能区主要依托区内专业展馆、会议设施和周边配套设施,引进举办高端、精品、专业、国际化的展览、会议、文化艺术节事活动,开展会展旅游等;此外由会议业主导的文化会展产业则依托于京郊区县的旅游景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以打造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文化会展业集聚区。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文利用1998、2008和2018年北京文化创意企业信息,运用平均最近邻距离、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统计工具分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分行业空间集聚特征,相关结论如下:第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明显,研究阶段集聚核心发生显著变化。虽然北京文化创意企业在空间分布集聚一直呈现双核心特征,但集聚的核心位置、核密度大小等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两个核心分别向海淀区和朝阳区的方向移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差椭圆面积在不断扩大,说明该产业呈现出外拓和分散的趋势;北京文化创意企业集聚方向也发生了较小的变动,东西方向上的文化企业数量增加较多。第二,北京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咨询/投资业的集聚程度在所有分类行业中最为显著,其次是信息服务业和现代传媒业,按照集聚程度的高低对各行业进行排序,依次为教育/咨询/投资业>信息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设计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艺术品业。第三,信息服务业呈现单核心集聚特征,集聚于海淀中关村区域并具有明显的高校指向性;设计服务业、教育咨询业分布趋势同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分布一致;文化休闲旅游业、现代传媒业呈现集聚于城区中心休闲娱乐地带;文化会展业、艺术品业呈现单核心集聚,倾向于集聚在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街区。

(二)讨论

企业分布格局随着时间发生着变化,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布特征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有多方面的要素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第一,企业的空间位置选择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考虑因素。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对知识有效的获取和传播,而这一区域需要能够发挥文化要素和文化资源集聚效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除了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外,其包含生产企业、科研院校、行业机构等的创意网络体系,能够促进网络主体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创意活动,而区域创意活动的流动,有利于进行创意活动的创新性和互补性,进而实现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第二,人力资源要素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最为重要的要素禀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高校指向性和智力源指向性,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设计人才。第三,政策支持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政府主导规划建设创意园,更容易获得融资、税收、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有助于小微型创意企业发展,便于集群形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顺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政府参与组建所提供的系列扶持政策。不仅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各个区也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或“发展规划”,通过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伴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探讨其空间布局对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本研究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北京市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这样有利于判断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也有利于寻找适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猜你喜欢

海淀区北京区域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分割区域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飞吧!少年
北京,北京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