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减少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0-11-19钟学进

社会科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贡献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钟学进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一、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关键之年,以及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扶贫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支持深化开展旅游扶贫工程,表明旅游发展形成的富民效应对于提升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成效已得到国家认可。“两不愁,三保障”是衡量目前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在贫困地区“三保障”问题上还留存不少短板,尤其是在教育、交通、通讯、人居环境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薄弱。这不仅扼制扶贫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严重限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使得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等难以可持续发展。

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经验可知,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增长[1]。有关城市交通、通讯、道路[2]、供水、卫生设施[3]、农业灌溉[4]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能够降低区域性贫困发生率,而该过程主要是通过提高产业生产率、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5]、提升人类发展指数、房产价值[6]、扩大就业[7],进而实现消除贫困。国内学者基于时间跨度,探讨不同类别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反贫困效应,探讨贫困农户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8]、城乡收入差距扩大[9]、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10]等现实问题。旅游产业作为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部门就业的重要扶贫产业之一,其发展需要借助交通、邮电、商业、科技、环保以及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体现的益贫性[11];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提高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交易摩擦等积极作用[12];在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中,能够降低贫困人口参与成本,提升贫困人口在旅游市场中收益,进而促进贫困地区消除贫困问题[13]。对此,本文基于全国26个省级区域的2007-2017年样本数据,通过构建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变量之间内在作用机制,借助定性、定量分析面板数据等方法,探寻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减少的内在逻辑,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

二、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减少的作用机理

(一)旅游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当地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旅游产业中各要素的发展都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跟进,在支撑性能力上具备一定数量及质量的前提,基础设施状况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居民生活质量,可见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从而刺激基础设施的新建及再发展,两者紧密联系、互相作用。

(二)旅游发展和贫困减少

旅游产业作为一种能够实现根源性扶持的产业扶贫方式,通过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及包装,吸引游客前往游览,而游客带来的消费和需求又将反向促进当地相关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收扶贫,助力于贫困地区的经济繁荣,提高贫困地区的财政收入,实现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贫困地区与外地的交流日益频繁,能够有效实现贫困地区对外开放与对外交流。同时,对于当地社会而言,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也会被旅游发展所影响,有利于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推动贫困地区环境改善和建设,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贫困地区长期的发展奠定人才的储备和思想观念的基础。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减少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且设施完善还会吸引更多资本进驻,产生吸引效应、规模经济,实现区域向优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区域生产,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济活动环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生产要素形态介入区域经济,增加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可以吸引投资,降低成本。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之间也可能存在不同走向的两种关系,一种是会对区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增长、区域人均收入增长;第二种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工业水平、现有基建投资量等因素,存在一个“倒U型”的反馈比。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

由于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及港澳台三地与其他省区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西藏自治区多年数据难以统计,故本文在样本区域的选择上剔除上述8个省级区域,并按照地域分布将剩余26个省级区域以东、中、西部3个地区分别分析检验(见表1)所示。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26个省级区域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分析。将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减少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贫困减少采用居民可支配收入表示;旅游发展采用旅游总收入表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乡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表示。同时为保证模型的稳定性,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模型控制变量的对应指标。

1.旅游发展(TRT):国内外研究常以两种指标作为衡量旅游发展水平的尺度,即通过分析旅游专业化、旅游人次进行判断。由于对人数的统计在统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复记录的情况,获得的统计数据可能会出现大于现实状况的情况。因此,选用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收入之和来表示旅游总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CF):基础设施投资是指能优化外部环境和服务的不足等基本性建设的投资。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文章采用乡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这一指标表示。

3.贫困减少(PCI):贫困减少采用农村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方法可表示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家庭常住人口。

此外,为削弱价格因素变动的影响,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以2007年为基期,利用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平滑处理剔除价格因素。且加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FAI)作为控制变量消除偏差。

以上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8-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等。

表1 区域划分

(三)数据预处理

在对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减少的相关性实证前,对各变量进行数据预处理。(见表2)

表2 变量统计性描述

(四)实证模型设计

将贫困减少设定为被解释变量,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定为主要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设定为控制变量,并构建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在以上公式中,TPTit指旅游发展;CFit指基础设施建设;PCIit指贫困减少;Consrolsit指影响贫困减少,的其他控制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it、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FAIit);a0为常数项;a1、a2、a3为各变量回归系数;εit为随机干扰项;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和第t年。

(五)GMM估计方法说明

考虑到文章所设定的动态面板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借鉴Hanson(1982)提出的广义矩估计法(GMM)模型,通过将原始方程换化为差分方程检验工具变量的可靠度,将被解释变量旅游发展的一阶至二阶滞后项为工具变量进行GMM估计。同时选用差分Sargan检验样本矩阵工具变量,验证GMM模型是否成立,若模型经验证设定符合,则所获取的系数估值就可以用来分析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减少的影响。

四、实证检验及分析

在选择回归模型时,文中引用Arellano-Bond进行检验分析以判别是否存在序列相关;为排除异方差影响,保证估计环节在稳健型标准差回归中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过程中,本文还将样本数据划分为全国及东、中、西等区域层面进行统计分析。

(一)全国层面的考察

表3 全国层面GMM估计

模型1的检验结果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存在抑制作用,其贡献率约为-2%,并且均通过1%的显著检验。同时回归结果显示,GDP对贫困减少的贡献率为20%,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即对贫困减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模型2主要考量了旅游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GDP三者对贫困减少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旅游发展及GDP的作用下,对贫困发生率有明显的消除效用,其贡献率在15%和17%,且都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测。

综合分析,在全国层面,旅游发展在单独作用和加入基础设施建设变量后,对于贫困减少的贡献率变化不显著,与传统认知中,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区域旅游业的繁荣及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可以从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口及市场规模进行探讨,东部地区的市场体量及经济规模都远超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减少的作用效果也是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处于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发展较落后,旅游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减少的作用效果滞后,需要分区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东部地区层面的考察

表4 东部地区GMM估计

(三)中部地区层面

东部地区的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减少的贡献率约为2%,而GDP对贫困减少的贡献率约为20%,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即对贫困减少有较明显的作用效果。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模型2对旅游发展、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分析,可知旅游发展、GDP对贫困减少作用明显,贡献率高达23%和31%,且旅游发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贡献率在-12%。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模型2而言在加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后旅游发展对贫困减少的贡献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达到了60%,基础设施建设在有了旅游发展的配合后贡献率也增至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达到23%,而GDP对贫困减少的贡献率则回落至9%。

中部地区的回归结果模型1显示,在GDP的作用下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消退,其贡献率约为23%,并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的作用不显著。模型2考量了旅游发展、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的作用后发现,旅游发展、GDP对贫困发生率起到抑制效应,贡献率分别为10%和18%;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的作用不显著。在模型2的基础上,模型3加入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变量,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旅游发展和GDP这两个要素对于贫困减少的贡献率分别约为6%和17%,较加入基础设施前分别回落了4%和1%;而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的作用任不显著,存在微弱的抑制作用。

表5 中部地区GMM估计

(四)西部地区层面的考察

表6 西部地区GMM估计

西部地区的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的作用不明显,其贡献率都近乎为0,同时贫困发生率在GDP的作用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贡献率约为18%。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旅游发展、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皆对贫困减少具有显著作用,贡献率分别为24%、15%和3%。模型3主要考察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的作用,其结果显示:在旅游发展和GDP的作用下,贫困发生率有所下降,其贡献率分别约为16%和15%,同时,旅游发展的显著性水平在1%以上,促进作用显著,但相较于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变量之前的贡献率存在较大的滑落。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全国层面上,旅游发展对贫困减少的作用较为显著,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变量后,作用不显著;旅游发展和GDP有效促进贫困减少;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贫困减少存在抑制性。在区域层面上,旅游发展在促进贫困减少上作用不均衡,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对贫困减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东部次之,中部最后,各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贫困减少作用均不显著,中部地区甚至出现抑制作用;GDP对贫困减少的促进作用同样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东、西部地区贫困减少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甚至出现抑制作用。

通过上述结论可知,在东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对贫困减少能够起到较好的帮扶效果,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旅游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用越来越大[14]。东部地区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均占有量还是经济体量都居于我国的领先地位,处于“最优规模”,旅游经济效应可观,带动的区域就业人数众多。但由于东部地区主要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群为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异也在逐步扩大,导致相对贫困的现象显著。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贫困减少的效用持续处于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本文给出两点推测:其一,当建设规模远超当地发展水平,无法和当地经济条件相适配时,将导致规模过剩,需求与供给失衡,投入与有效产出比例失调,贫困减少效应减缓。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规模未达到“最优规模”,在极化效应下生产要素将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流动,区域经济差距也将不断扩大;其二,由于基础设施对于积极的增长存在“倒U型”效用[15],旅游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对贫困减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用经济学概念“资源诅咒”进行阐释,自然资源禀赋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并不是一种充分有利要素。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门票经济”为主导的初级旅游产品开发链依然是区域开发主要模式,长时间的初级旅游产品开发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特定机制下“占据”了其他经济活动发展空间,由于初级旅游产品不具备报酬递增和正外部性这种特性,在初级旅游产品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边际收益最大化后,持续投入作用的效率将会降低,最终导致损害社会经济效率和阻碍贫困减少。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优化资金投入选择,提升帮扶效率

优化资金投入选择,获取最佳投入产出比。第一,制定长期发展规划。资金的投入实行针对性倾斜,理清当地实际发展进程、优势及不足,明确打造重点,确定产业精准帮扶。第二,保证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优化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第三,投资偏靠带动性强企业,强化旅游业扶贫效率。确定当地旅游业发展核心项目,在规划层面上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进行着重打造,借助核心项目的发展以点带面促进整体上的进步,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引入新鲜血液,激发当地旅游市场活力、创造力。同时,扩大资金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保证有限资金的合理利用,避免出现冗余,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

(二)推动全域旅游升级,推动脱贫可持续性

转变发展思路,推动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第一,顺应文化和旅游融合趋势,深度发掘地域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提质转型升级;积极应对转型阵痛,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优化消费环境,激活旅游者消费潜力。第二,推动区域旅游业向全域旅游转变,降低参与门槛,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新型旅游业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风口,精准识别旅游者需求偏好,为当地贫困群众创造新的增收渠道。第三,顺应扶志扶智发展趋势,加强旅游技能服务培训,转换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三)深化东中西互助脱贫,打造区域联动体系

灵活调整扶贫政策,打造区域互助体系,巩固已有扶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第一,推动东、中、西三个区域相互协作,实现深度对接帮扶,以生产要素流动及市场对接为工作重点,一对一携手并进打造区域联动体系。第二,鼓励先进经验及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的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提高贫困地区居民自主创业热情;为技术人才提供政策及经济上的优惠,引导人员合理配置;为贫困地区提供相关培训,规范产业发展标准,指导营销、管理等工作。第三,中西部地区强化自身协作,借助资源优势,打造区域联盟,抱团发展,深度发掘市场。

(四)坚持绿色减贫理念,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打破传统靠山吃山开发理念,加快产业融合,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推动农业体验经济、电商扶贫等新业态的开展,盘活当地绿色经济的良性发展;开发“立体化”旅游模式。其次,激发内生动力,扭转贫困人口被动接受帮扶的传统观念,降低产业参与门槛,让群众能够直接参与到发展进程中来,推行农家乐、庭院经济等绿色业态。此外,跳出区域边界限制,与环境相近似的地区开展产业合作,打造区域品牌,支撑绿色产业实现规模化经济。

(五)借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

通过产业发展、人才振兴及人居环境改善等途径,在贫困减少方面攻坚克难。首先,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将“人才引进的路修好、产品走出的道修通”,为后期其他产业兴旺奠定基础条件。第二,解决农村地区生产要素流出比例远大于流入比例的问题,激活自身造血机能,秉承“一村一品”理念,落实农户参与门槛较低项目尽快落地,同时借力互联网+,助推产销一体化乡村产业链形成。第三,推动区域“三农”工作队伍的培养进程,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

猜你喜欢

贡献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