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神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3例
2020-11-19
温岭市中医院 浙江 温岭 317500
笔者采用雷火神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3例,获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来自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门诊患者63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肱骨外上髁炎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确诊后随机分为雷火神针治疗组(观察组)和悬灸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33例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23~61岁;病程7天~2年;均为单侧疼痛。对照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5~60岁;病程10天~2年;均为单侧疼痛。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先将沉香、木香、乳香、羌活、干姜、肉桂、人工麝香打粉,按照2∶2∶2∶2∶2∶1∶1混合过80目筛后备用;取优质艾绒50g,均匀掺入以上制好的药粉30g,用河南中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手工艾条机制成直径3cm,长20cm的艾条,即雷火神针;患者取坐位,患肢略外展屈肘90°置于治疗床上,在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处作标记,术者将5cm×5cm纱布4层覆盖标记处并使其处于纱布中间,同时点燃2条雷火神针,一条放置旁边备用,一条持于右手,左手固定纱布,右手将雷火神针点燃的一端重按在纱布中间,直至患者感到灼热,立即将雷火神针提起,等待片刻,再重新按下,重复几次后艾火即将熄灭,换一旁备用的雷火神针,交替使用,反复实按30下,局部皮肤可见大片的红晕,患者有明显的温热感,甚至会有热力深透的感觉。雷火神针隔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患者取坐位,患肢略外展屈肘90°置于治疗床上,在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处作标记,取直径3cm,长20cm的上好清艾条,将一端点燃,夹在艾灸架上,使艾条与标记处皮肤垂直进行施灸,施灸高度根据患者感到患处有灼热感但能忍受进行细微的调整,每次治疗30分钟。悬灸治疗隔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治愈:肘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无握力下降,活动正常;显效:肘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关节长时间或用力活动后偶尔出现疼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好转:肘关节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肘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3.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体会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主要是劳损导致经脉瘀阻,或外感风寒湿邪阻滞经脉所致。雷火神针疗法首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的记载。雷火神针是由艾绒、乳香、没药、麝香等药物,用厚纸卷成条状,点燃一端后吹灭,用点燃的一端隔纸十层直接按于患处,让热气直入病所的一种艾灸方法。该法类似有艾灸和针刺的双重作用,所以以“针”称之。相较于普通艾条,雷火神针的灸质除了艾绒还含有温经通络、祛寒除湿等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雷火神针所含的药物燃烧时产生的药化因子可以渗透到深部,促进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改善血液循环。雷火神针的施灸方法属于灸法中实按灸,实按灸传递热量更为直接、集中,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热量,不论是在组织的浅层还是深层,雷火神针升温幅度和传递热量的速度都强于清艾条。“痹症”治疗,历来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选取最痛点作为阿是穴进行施治。雷火神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直接作用于肘关节损伤局部,有效激发了局部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而痛止。将传统雷火神针的隔厚纸实按灸改为隔4层纱布,可以避免厚纸起火,并使药力和热力更容易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