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逻辑的高考历史学科测量
2020-11-19四川
四川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明确了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须达成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彰显了历史学科的本质。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中学教师更侧重历史的纵向时间逻辑,对人类发展中的空间场景有所忽略。本文尝试结合2017—2019 年全国卷试题浅析空间逻辑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空间的分类
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具体的地域场景,各类活动必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开展。空间既是人类活动的场域,也是人类活动的对象,是客观历史发生的舞台。
历史上人们的活动空间很多,以不同的标准和视角会形成不同的分类。若以自然与社会为标准,可分为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环境空间。若以微观视角,站在普通民众个体角度,可分为生活空间﹑感官空间及意念空间。其中,感官空间是人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直接感知的场域,如商人行走四方所接触的他乡世界;意念空间则是间接认识的客观存在的场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场景想象,如通过书籍等途径了解的生活外的世界,这样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完整,甚至有误,但其真实部分即可理解为意念空间,即非亲身接触的“他者”生活环境,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可·波罗行纪》。若基于人文活动的类别,可分为政治空间﹑经济空间﹑文化空间等,它们均构成了不同地域人们的活动场所,是分析历史空间性的基点。在历史教学与考试中常出现一些空间提示语,如城市﹑农村﹑县﹑郡﹑行省﹑地区﹑国家﹑大洲﹑沿海﹑沿江、内陆﹑边疆﹑路线﹑方位等。
二、历史空间的实质
对历史空间问题的关注折射出了横向的历史观﹑文明观,它既不同于历史的纵向时序意识,又与历史时序难以割离,任何空间比较﹑拓展与演变都需要明确的时间定位。从认识论上讲,历史的空间问题透视出空间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人类活动无法完全摆脱空间的制约,同时,人类又在利用有限的空间条件获得各种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源;从方法论意义上看,历史空间问题要通过比较﹑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形成对人类各区域文明的认识,求同存异,凝聚发展共识,尊重文明多样性。
三、空间逻辑的历史要义与高考测量
(一)自然空间与人类活动
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塑造,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人持续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常见的一系列地理元素,如山川、湖泊、海洋、平原、丘陵、气候(气象)条件、地质状况、自然资源等。人的趋利避害性使其在自然条件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由此可能引发战争,甚至带来政治变局,如两宋、明末北方的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诱因。人类活动也需要不断地适应环境,如曲辕犁﹑筒车等生产﹑灌溉工具是南方人民适应山区、丘陵条件的见证。
高考对此的考查比较直接,紧扣人类活动空间,将自然地理要素成分紧密关联到人类的生产、生活。
例1.(2017·全国卷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本题直观呈现了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的地图。相对发达的湖泊﹑河流等水系条件便利了水路商运,为促进商业发展和富商巨贾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古人因地制宜,积极利用既有空间条件的生存发展之道。
(二)地域划分的人为痕迹
从地质历史看,地域(或区域)具有长期稳定性,是自然界演变的结果,而地域划分的变迁则充满着人为因素,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出于政治需要,历史上的攻伐战争导致国家疆域版图发生变化,国家治理也会引起行政区划的调整;二是文明的趋同与近似会增强某一区域的整体性和同一感,如古代希腊半岛各城邦的文化认同性;三是后世历史研究的需要,基于客观历史研究的需要,学者会对地域概念加以整合,从而出现将同一空间以不同标准划入不同体系范畴或将不同空间统筹至同一地域概念下的状况。以上诸种变化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主观烙印。
历史上的地名变迁和区划调整充满了政治色彩,高考即以此为突破点,通过或隐或显的地域改变,考查其背后的国家力量﹑政治因素等。
例2.(2017·全国卷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本题是行政区划调整类的典型题目。表中郡级区划数量猛增是因为中央采取的政治调控手段,其作用在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便于集中力量解决汉朝的边疆问题。实际上,本题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区分,即自然地理条件下的区域和政治意义上的区划。
例3.(2019·全国卷Ⅱ·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该题材料两次提及“秦国”,同时又谈到“都江堰”。这些历史地理概念的同步呈现,暗示了秦国疆域的扩大,由一个西部边陲小国逐渐朝统一大国的方向发展。
上述两例说明高考试题中以不同形式展示了空间变迁中的人为因素,其成为理解历史演进的基础,也是研究﹑认知政治文明变迁的重要途径。
(三)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相互作用。同一区域内,人的物质创造推动相应政治文明的形成和精神文明的塑造,如古代南方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加速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导致科举制出现了分区考试的政策变化。
高考试题通常将某一区域内的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盘发展,一方面体现了文明的区域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回应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例4.(2018·全国卷Ⅲ·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该题以明朝中期后的两个区域——京城和江南地区为空间定位。前者是国都所在,政治中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后者自南宋以后一直是国家经济重心所在,在这一时期更是商业活跃,经济发达。两个区域的经济繁盛带动了文化勃兴,同一区域内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一目了然,2018 年全国卷Ⅱ第27 题也有相似的空间逻辑与思维特征。
此类题目凸显了空间逻辑下的唯物史观素养,将素养之间﹑素养与思维较好地关联起来,以典型事例重申各个素养并非孤立存在,彼此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最终共同构成史学思维的不同层级。
(四)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要素需要的驱使下,活动范围逐渐拓宽,如古代希腊人出于生存压力,在地中海地区开展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活动空间从陆地走向海洋。技术的革新又为人类扩大活动半径提供了客观条件,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扩张是极好的证明。纵观历史,人类活动空间扩展主要通过商业和战争两种途径进行。客观上,这两大途径使得空间的交往更加密切。
立足经济动因与经济手段,兼顾文明的全方位交流,突出人类文明的空间差异性,建构小范围区域间﹑大范围世界性的各种交往和扩展路径是高考考查的又一方向与特征。
例5.(2019·全国卷Ⅰ·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本题以棉花生产﹑贩卖和棉布生产﹑返销的空间往来为载体,以商业活动为交往方式,突出强调了“特定历史时期不同空间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2019 年全国卷Ⅱ第33 题则以印书坊为话题,要求学生面对地图,以空间切入,解读文化的空间流向,突出同一空间范围的文化概况。
(五)对异域空间文明的理解与态度
因被生活环境下的各种成见裹挟,人类对域外文明的认识﹑理解无法做到同步、同理,用惯有思维、已有观念解释外来事物成为一种常态。《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的欣喜若狂和对大量工业品输入中国的“美好预想”是英国以经济环境为视角对中国社会经济的理解。洋务运动期间,受传统义利之辩、重伦理轻技术的惯性思维影响,传统士大夫视“西技”为“奇技淫巧”;受“天朝上国”心理作用,他们还污蔑郭嵩焘等洋务官员。同样,洋务派也只是在中国传统哲学“道器”“体用”观念之下提出“中体西用”思想,难以逾越技术层面而深入理解西方文明。这既反映出人们对异质空间的认知,也隐含了对异质文明的态度,换言之,本土化思维已成为文明交流的视野特色。当然,历史告诉我们,本土性也有其实际意义,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断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促使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高考对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外界文明的本土意识的理解的考查即基于以上认识,在当中融入了看待异域文明的角度,反映了看待不同文明时采取不同态度的家国情怀素养与世界视野,是历史学科的高阶思维,其中的空间也被转化为基础性的、起铺垫作用的概念。
例6.(2019·全国卷Ⅲ·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本题以佛教文化在中国不同时期的传播为主线,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时空范围的佛教造像变化,探寻异质文明的融合。此题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又体现出佛教文明中国化的特点。2018 年全国卷Ⅰ第27 题也属于这一类型,它更直截了当地展示了祥瑞文化观与朝贡体系下统治者对外来事物的中国化的认知,其意在告知学生认识外来物质文明的角度,体现了育人方面的方法论对价值的引领。
总之,空间逻辑是空间素养的内化体现,关联了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并以此将各素养融为一体,反映了面对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应引起高三一线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