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点设置问题探究以进阶学科素养
——以人教版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

2020-11-19甘肃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5期
关键词:进阶重难点探究性

甘肃

在高一、高二的历史课堂上,甚至在一些优质课上,教师都设置了很多探究问题,导致在课堂探究性的活动中,学生缺乏探究的知识储备,难以得出清晰的探究成果。探究性的问题占据了本应学习重点知识的时间,还使问题的探究碎片化,导致教学内容失去了重心和主题,无法进阶到学科素养。那么,探究性问题如何设置才能使重难点一体化呢?教学内容如何体现整体性并进阶学科素养呢?

一、将教学难点设置为一个探究性问题

(一)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重难点

只有确定了重难点,教学内容有了标向,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重难点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确定,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 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其中,“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为基础性的重点知识,而“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为能力性的进阶难点。此难点问题的解决要在重点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分析、总结而得出,这在教材内容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属于学科素养型的能力提升点,因此,教师可确定该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难点: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将难点内容设置为探究问题

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只有难点“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被探究清楚,才能使教学内容体现出整体性和关联性。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洋务运动提供了技术和人才,外商企业丰厚的利润诱使国人投资企业。在这些背景条件下,民族工业兴起,这一过程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所以,只有教学难点的问题才有必要在课堂上专门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并形成突出教学内容主题和重心的结论。

教师可将此难点内容作为探究性问题,设置相关问题: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中,可以得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条件)有哪些?在重点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式讨论,并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简要发表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从而使难点知识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过程中逐渐清晰。

(三)一节课设置一个探究性问题

在每节历史课的内容中,可以被作为探究问题的知识点往往有很多处,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节课中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背景、过程、影响;洋务运动的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标志、影响等,都可以被设置成探究性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一旦被设置成探究性问题,不仅会使课堂教学时间无法保证,还会使教学偏离《课程标准》标向,使课本中三目的教学内容成为并立关系,没有主题和重心。

因此,既要保证课堂有足够的时间,使探究性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要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并突显对学科素养的提升。只有结合《课程标准》确定难点,并基于难点在一节课设置一个探究问题,方能达成上述目标。

二、在重点掌握之后再探究难点问题

(一)重点知识学习是基础

教学重点是每堂课的基础知识,无论学生是自主学习,还是在教师的讲解中学习,教师都应在课堂教学中用大量时间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例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教学重点为“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课本包含三目内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旧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型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兴起,其中包括特殊的洋务经济。在这一变动过程中,民族工业也逐步兴起。

学生若只掌握重点知识,不经过探究分析,难以掌握难点内容,即无法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其实,这些重点知识已经将难点知识隐含于其中了,只需要站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清晰地俯瞰到其脉络所在。

(二)探究难点问题进阶学科素养

教学难点可以在基础性重点知识的学习之后,通过分析、探究、理解、认识等高阶思维,逐渐进阶深层学科素养和能力,使一节课的主题和重心得以凸显。

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在学习和掌握了重点知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探究并讨论难点问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要求学生表达探究的结果。因为经过了重点知识的学习,学生只需要分析并探究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就会找到答案,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学生一定会言及比较容易找到的两个标题,即“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运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思考可清晰表达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劳动力和市场;洋务运动提供了技术和人才;外商企业丰厚的利润刺激国人投资企业。如果学生探究的结论有错误或缺失的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或通过精讲点明。

由此可见,“背景”的发现是建立在掌握所学重点知识基础上的,同时,也使得本来并立的重点知识,在难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有主题和重心的整体性内容,这一课的主题和重心就是近代中国新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因此,探究问题不能单独设置在某一目,如果那样,这节课的三目内容就会成为各自独立的三个部分,没有统一的主题和重心,也就无法突显和解决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对学习内容的交流,也是对解决问题方式和路径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探究,教师会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课堂教学探究是将基础性重点知识的学习内容主题化的过程,也是标向整节课教学内容主题和重心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究、讨论,学生的课堂学习将从学科知识进阶到学科素养,难度升高,深度显现。

三、探究要解决难点问题

(一)探究是高阶关联重难点知识

在课堂的规定时间内,教师组织学生互动探究并讨论问题,不仅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思考—再交流”,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思考—再交流”,是一种具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性的交流教学。在交流互动过程中,所定的话题是探究性问题,目的是生成与难点知识相关的学科素养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是已经学习过的重点知识。这需要教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意识到并高阶关联重点知识,使重难点知识相链接,在探究问题的结论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探究中,应关注学生的发言并及时导向定位的学习目标。在出现满意的发言和偏离目标的发言等情况下,教师都要及时参与讨论,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史实阐明问题或导向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参与讨论可以及时定位讨论焦点,使之既趋向所探究问题的各个角度,又使讨论的话题处于前人成果之上,并推动前人已有成果的发展。

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难点探究问题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实际上,难点就是找出这一问题与课本三目的重点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学生已具备了问题探究的知识基础,探究讨论问题就是集体思考用所学重点知识回答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关联重难点知识以分析、解决问题,听取他人见解,集思广益。

(二)探究结果要解决难点问题

教师应针对难点设置探究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讨论活动中,围绕难点问题,运用基础性的重点知识进行解释。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相关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参与互动,为其答疑解惑。对迟迟没有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关注并与他们交流,究其原因,引导他们参与探究性问题的学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

在问题的讨论探究接近或达到学习目标时,教师要进行总结性的精讲。在这一课的探究中,当三方面的背景都有学生说过后,教师可指定学生总结探究的结论,清晰呈现出探究性问题的答案:

这样,由教师主导、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探究讨论活动就解决了难点问题,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达到了进阶学科素养的高度。

通过问题探究,明确课堂教学的主题和重心,从碎片化的内容叙述中找到一体化的主线索,整体性掌握学习内容;利用所学知识交流讨论探究问题,分析、归纳、概括结论;关联重难点知识,发现难点问题的答案,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都可以使历史课堂教学进阶到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进阶重难点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点电荷的平衡与非平衡问题的进阶学习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