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策略与研究
2020-11-19杨陶琳
杨陶琳
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
进入21世纪,国内的教育界首次提出了深度学习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初级层面的记忆,即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求授课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去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记忆,有效掌握对应学科的主干知识,也为下一阶段该学科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个是高级层面的理解,即记忆基础之上的理解与认识,属于高中学生的高级认知和高阶思维,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
二、深度学习的策略
1.通过巧设历史问题,帮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新课改和新高考都要求学生是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个人认为设计历史问题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即用问题引领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去探究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讲授统编版《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一课时,主要设计了2个问题。
问题一:明朝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具体的强和大体现在哪里?
问题二:明清又是一个迷失的时代,迷失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郑和下西洋和内陆边疆部分,学生很容易解决第一个问题,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王朝的强,西北、西南和东北的内陆边疆有效管理体现了明王朝的大。教师总结明王朝为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和明清易代部分,学生可以有效解决第二个问题,明清虽易代,但不变的是君主专制政体,废除宰相制度和设置内阁正是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这更使明清落后于世界近代民主化的时代潮流,这也正是明清的迷失所在。通过历史问题的有效设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历史教材,自主解决了历史问题,真正帮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
2.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
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良好的外部保障。因此,授课教师要积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进而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允许班级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尽管有些看法可能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我们教师更要去鼓励他们,只有长期坚持这样做,班级学生才能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终形成民主和高校的课堂,这正是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的魅力所在。我在讲授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这一课时,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释疑班级同学提出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班级有一名同学提出:“老师,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父亲,而万历后来命人将张居正掘墓抄家,万历这种做法属不属于违背了儒家的孝道”。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肯定的该生的喜好阅读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接下来我重点指出张居正是万历父亲属于野史记载,按正史记载万历与张居正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二者仅是君臣关系,万历的做法,折射出明朝内阁制下君主专制的强化。
3.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常言道,兴趣是人成长的最好老师。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去抓住教材中学生有兴趣的人或事,有效利用学生的兴趣去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如复习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这一专题,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可以发给每个学生一张A4纸,让学生把民族资本主义看做一颗草种,要求学生用彩色笔把兴衰历程绘画出来,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立刻高涨起来,很快就将自己的学习心得画了出来。然后,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涂的画,同学们争先恐后进行作品展示。最后,同学共同认识到:19世纪70年代前后草种破土发芽;19世纪90年代,小草有所成长;一战期间,小草更加茁壮;一战后,小草招受摧残;抗战时期,小草日益枯萎;内战时期,小草濒临死亡。同学们都深刻把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与此相类似的教学案例,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还有很多,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去挖掘,正确捕捉学生的真正感兴趣的素材和题材,最终帮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
三、深度学习的价值
1.高中历史的深度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新高考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高中生不仅要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更要透过历史现象,去探究历史本原,去借鉴历史经验,进而指导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青年应该加以继承和弘扬,这也是我们进行历史深度学习的价值所在。依托高中历史的深度学习,帮助广大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高中历史的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高中历史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做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引领者,处于历史课堂教学的主导,而不是主体。只要这样去做,我们的历史学习才能真正有所收获,经历这样的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学生不仅能够从书本上掌握历史知识,更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去运用历史知识,进而真正成为高中历史课堂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