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研究

2020-11-19湖南科技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责任感高中生素养

■袁 琴/湖南科技大学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首先,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

其次,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1]而社会责任感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是个体对社会责任所包含的一种真实的内在心理活动,是道德情感的集中体现,是思想修养的外化表现,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负责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努力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学者刘奕帆从对社会责任感本身的理论分析和全面把握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基础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过程中,积极履行分内社会责任和主动承担自身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价值品质和人文素养。”[2]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们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发掘课程独特的价值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坚持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是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3]这四方面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新要求,是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落实的,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铭记于心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实际上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要善于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贯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将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在德育课程的始终。使学生能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精神,并且能够了解到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的国家,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权利。

(二)社会责任感教育关乎民族的振兴发展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中之重,也是全民关注的教育热点。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健康人格”,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4]素质教育面对的高中生是一群有活力、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新青年,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发挥教育的无限可能性来培养学生。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关乎着祖国的繁荣复兴,民族的命运前途,加强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能为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打下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使学生心中有国,这不仅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且能使每位学生参与到民族的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来。总之,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能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出一群有责任心的良好公民,为祖国建设造就有用之才,为民族的繁荣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社会责任感教育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学生们通过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同时要使高中生们领悟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高中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理解自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明白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注重对高中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识”。高中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社会责任感教育能有效的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作为一名家庭成员,社会责任感教育能有效的督促学生履行子女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社会责任感教育能有效的促进个人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学者丁帅就在文章中曾指出:“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每个人都要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中, 只有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才能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5]那么,我们要把高中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就必须要在思想政治课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三、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针对当前对广大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培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明确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由于我国特别重视学校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志在培养社会主义思潮下的“四有新人”。

(一)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高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引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是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必然途径,是尊重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最佳体现。然而,当前高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认知不够完善,对外界事物认知的形成、发展过程尚未成熟,对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理解不够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之一就是公共参与,然而由于高中生对社会责任感认识不够清晰,部分高中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够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对时事热点新闻关注度不高,不了解时政热点事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有效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再者,不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或社会公共服务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亟待提高高中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二)参与家庭事务的实践性不高

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学生,浓墨重彩的传统教育观念之下家长的培养方式,引发的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问题也随之层出不穷。一方面, 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门大多是独生子女,整个家庭以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中心,几乎包办了孩子的饮食起居乃至实践活动,促使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少之又少,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家长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缺乏对孩子品行的培养和三观的树立,忽视了对孩子的责任感教育,从而使孩子无法形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6]父母的教养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品行养成,因此父母要重视引导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家庭事务,让孩子体验在“做中学”的乐趣。

(三)个人层面:缺乏明确的个人奋斗目标

当今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心理、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各方面的机能还尚未成熟,对个人生活及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对自己所处人生阶段没有清晰的定位,自我责任感意识薄弱。在学习方面,他们已经习惯于学校教师安排好的学习任务,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完成各科学习,很少有学生能够制定好属于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个人理想方面,他们没有明确规划好自己将来想要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不能明确的表达自己将来在社会环境中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因为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生物,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逐步形成,个体能够在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过程中逐步有目的地,自觉地指引自己的发展。如果高中生没有准确定位自身的奋斗目标,是难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稳定的发展下去的。

四、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新闻媒体传递的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等等正在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新闻媒体带来的舆论导向对高中生们的价值选择有着重要作用,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能提高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意识,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我们要有效的发挥新闻媒体对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作用,使学生明白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应有的大国态度,提升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首先,提高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挖掘有价值有意义的责任感教育素材;其次,加大先锋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宣传,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环境;最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宣传,引导公民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简而言之,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就要加强新闻媒体方面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发挥集体教育功能

集体教育是俄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重要思想理论。集体教育不可等同于集体教学,它不是以单独的个体来进行教学,他强调的是在学校集体活动中以一种外在的或隐形的方式使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得到教育。高中生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的受教育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集体教育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得到锻炼。学校可以开展集体教育活动通过集体来教育集体中的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感受潜在的文化环境建设、团体凝聚力等等。

(三)重视家长的榜样示范教育

榜样教育的概念尽管是近代提出来的教育思想,但追溯各国优秀的德育思想中,榜样示范教育一直存在于其中。俄国著名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真实生动的榜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榜样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将榜样的力量内化为自身学习和进步的动力。”[7]这启示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重视榜样教育对学生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而高中生们处于生理发展的叛逆期,因此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责任感教育是要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例如,家长可以带领孩子 参加家庭劳动事务,使他们明白父母的艰辛;多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懂得为社会作贡献;组织家庭“清洁垃圾”活动,学会为大自然做贡献。

对高中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以系统有效的方式来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高中生成为是素质教育的丰硕果实。

猜你喜欢

责任感高中生素养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