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1-19王静涛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活动

■徐 铮 崔 莹 王静涛/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载体,培养学生坚持走正确思想政治道路,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当前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部分高校更加关注学生就业率、科研成果以及规模建设,因此人力、物力、财力都倾斜于相关专业的建设等工作中,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例相对较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马列学院的思政课程,对于没有马列学院的院校,则主要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完成,存在一定的形式化。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时有限,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在第一课堂方便,缺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灌输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性。学生日常管理方面,部分高校没有配备足够数量的高素质辅导员,许多班级负责老师是兼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难以保障。部分高校辅导员的编制也得不到解决,辅导员缺乏归属感,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工作的开展。

(三)大学生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还存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度低的情况,甚至一些大学生对存在抵触心理。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时,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能较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更找不到将课堂内容应用于实践的途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解决对策

(一)整合内外资源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以及学校各级团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的作用,共同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共同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发挥学生会、团支部和社团生力军的作用,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积极组织青年座谈会、主题辩论、知识竞赛等活动,搭建起团员青年间沟通交流平台。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内部资源,院校还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青年榜样等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激发大学生学政治、讲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本院校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以“青春信仰”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为抓手,整合全校思政资源,打造“精彩一课”“青春讲堂”“团旗飘飘”“红色印记”“思辨力量”“火红青春”——“六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台阶。

(二)增加双项互动

在第一课堂方面,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鼓励学生走到台前,就思想政治相关知识提出问题,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或者将部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做好教案,在课程中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此外,还要加强其他专业类课程课堂思政建设,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深入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进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做到门门课程有思政。在第二课堂方面,可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开展“青春讲堂”系列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干部以及教工团干部,走上讲台,和师生一起分享他们成长的经历和感悟。例如:本院校2019年共开展“以信仰成长与陪伴,爱国情诚才智,奋战电力物联网”等主题讲堂15期,参与学生总人数超过4000人次,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丰富实践内涵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进一步丰富教育实践内涵,结合最新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话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积极性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促进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和组织发展,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等,例如:本院校团委“我为山村孩子上一课”志愿服务队,共招募师生志愿者200余名。自成立9年以来,团委组织志愿者赴河北省唐县赤城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近百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200余人时;志愿服务活动与助力脱贫攻坚相结合,团委多次组织志愿者赴定点扶贫村,河北省易县甘河村开展文化下乡义演和社会调研活动,150余名师生志愿者参与了相关工作,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并为驻村干部开展脱贫工作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活动得到了当地村委会的高度认可。

(四)拓宽实施路径

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高校可充分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网络互动平台,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学生在网络上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同时还可以参与在线答题和讨论,增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同时,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我院校团委积极建设网络舆论宣传和教育学习阵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腾讯会议等app推出了“e+素质提升”“e+心理辅导”“e+公寓文化”“e+三会一课”“e+千校万岗”等系列活动,构建了“e+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O2O模式,将线上和线下活动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工作效果。

四、结语

总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需要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深挖思想政治教育工资内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各种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大学生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活动
“六小”活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活动随手拍”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