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层化”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

2020-11-19李丹阳南阳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圈层政治思想

■李丹阳/南阳师范学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民规模较1997年的62万人激增至8.54亿人,其中青少年已成为网络生活主力军,占比高达46.1%。显然,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战场,为此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发出高校“网络最强音”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追求互联网产品“私人订制”与个性化服务的网络社交生活中,网络“圈层化”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精细化的一种趋势和代表,为大学生提供了满足需求、相对单向的信息。但是对高校而言,“圈层化”式的大学生网络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壁垒,使教育成效与学生之间出现无形屏障,从而效力大打折扣。如何打破大学生网络生活“圈层化”的差序格局,使处在“拔节孕穗期”的移动网络“原住民”获得春风化雨的思想沁润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圈层化”现象

(一)“圈层化”的涵义

“圈层”这个词汇最早被应用在人文地理学科中,泛指一种圈层式的空间结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2]的情形下,圈层的内涵更多与互联网社交模式相联系。圈层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社群”,而是层级化更加明显的人际网络,圈层的建立基于多方共同的兴趣爱好、话语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由于个人社交圈子化、信息获取定制化、交互关系层级化而形成了‘圈层化’。”[3]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圈层化”的特点

第一,封闭性。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经济社会和大众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世界里,大学生每天都会浏览、获取大量丰富的网络信息,随着身边网络信息的越来越多,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等偏好选择特定类型的信息,而当偏好成为接收信息的导向时,灵敏的互联网世界会迅速作出反应,一方面会有大量的“定制”信息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也在拒绝其他类型有效信息的传入,造成信息接收主体远离了与其他思想进行交流的机会,进而演变为特定信息的单向独立传播,极易产生“信息孤岛”。

第二,局限性。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依赖于网络,当大学生被感兴趣的偏好信息“喂养”,长期局限在某一类的圈层中,就会造成大学生将对圈层内信息的认知会愈加强化,其他有效信息难以进入圈层内部,从而影响到对圈层外世界的了解与客观评价,削弱了圈外异见的接收程度。有限的时间被局限的信息占据,长期缺乏与不同领域、不同观点的有效沟通互动,极易造成认知思维的固化和一定程度上的思想狭窄。

第三,层级性。大众的社交有层次之分,对于互联网圈层来说,也是一样。当前互联网产品愈加多样化,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能够同时拥有多个圈层,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圈层中的参与频率、亲密度排名等数据,可以将这些圈层细化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部圈层。对于大学生而言,自身感兴趣并经常参与互动的文化圈层属于核心圈层,而高校积极建设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媒体平台或是网络文化品牌等一般属于大学生的外部圈层,难以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诉求形成共鸣,容易造成网络文化育人成效欠佳。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圈层化”的困境

(一)主客体认知差异化明显

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在山呼海啸的网络信息侵袭下,带有兴趣偏好和标签性的定向信息固然会使他们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找对坐标,但同时习惯于被动推送结果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主动选择和鉴别真伪信息的能力,容易造成信息的闭塞和选择能力弱化。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和思维认知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必然是“白天不懂夜的黑”,那么在今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二者将会渐行渐远,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的成效也必然不能尽如人意。

(二)高校主流声音传播受阻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风向的推动下,各高校已经建立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但是客观来讲,高校所积极构建的校园网络文化或是主流声音与学生的偏好导向仍是单向互动,没有切实做到真空覆盖,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的圈层中。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在网络信息的获取中,更偏爱于泛娱乐化的信息,而对于与自身相关的法律、道德等层面的主流意识形态关注甚少,所以在与学生精神层面的交流互动中难以达到同频同振的效果。

(三)网络舆情监管难度加大

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充斥着极端化社会舆情和各类非主流思潮的冲击,各类社会热点事件频发,一些吸引眼球的标题党和“后真相时代”五花八门的点评很容易进入大学生的网络圈层中。大学生在日常浏览和关注信息的过程中,较难带有客观、理性的态度鉴别信息的真伪和是非曲直,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误导,“圈层化”本身具备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使得高校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介入并予以监管,同时迅速传播的网络信息使大学生极易被蒙蔽并产生错误行为导向,这样一个网络舆情监管的盲区,对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产生极大影响。因此,积极研究网络“圈层化”的特征,探索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优化路径,对于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高校整体育人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

三、“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网上教育,要注重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效结合。一是注重发挥“学生意见领袖”或是校园“红色大V”的作用。积极培育一批了解网络信息传播规律,能够敏锐的发现当下热点议题的“校园大V”,以学生视角设置专题讨论,并能吸引众多学生粉丝,引领校园网络舆论的具备主流思想,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红色网络评论员”,积极参与并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风向,提升广大学生的参与感与满足感;二是培育多项线下校园文化项目。拓展现代多媒体手段,创新网络活动形式和内容,选择形式新颖、学生参与感强的校园文化体验项目,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等为契机,提升校园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影响,通过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并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二)圈内与圈外相结合,打破互通封闭格局

“‘圈层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孤立起来开展,需要实现圈内外的互动发展。”[4]一是关注校园内不同文化圈层的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并具备针对性的文化创意活动,诸如动漫艺术节、汉服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及时发布相关网络报道,展示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宣传扩大与同学们的交流与沟通,积极融入不同的圈层,传播校园正能量;二是积极培养不同文化圈层中的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各个圈层中意见领袖、党员以及学生干部积极正向的网络舆论导向作用,同时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促进校园内不同圈层的互动与良性交流,提升圈内和圈外双向辐射力度。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迸发网络平台新活力

一是培育健康向上具备正能量的网络圈层。将校园中发展较好的圈层进行筛选和评比,对具备发展前景且思想进步的圈层予以一定的物质资源帮扶,从而提升圈层的质量和水平。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不同圈层的互动与交流中,融入学生群体,关注并给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做学生的身边人而不是局外人;二是依托于学校的媒体平台,构建适用于学生、满足学生需求的综合体验平台。将涉及学生工作的教务资讯、就业创业信息、党团知识、文体活动、一站式服务等多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打造以高校为核心的学生服务圈层,以优质的服务体验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此类新型网络圈层。

(四)教育和监管相结合,净化校园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的“三情说”。在高校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春风化雨的感染力和沁润力,在必要时更要有亮剑出鞘的果敢与坚决来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保卫战。一是切实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通过辅导员、学生骨干、网络评论员队伍等多方力量,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针对潜在的舆情苗头,及时发现,主动干预,做好疏导工作;二是通过多渠道了解学生的诉求,定期对学生反映的重大问题,通过媒体平台或其他方式及时作出公开说明,切实回应学生的利益诉求,降低舆情风险点,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三是完善高校互联网媒体平台使用办法,对校园内的公众媒体平台进行实名认证,并明确责任人和管理办法,对重点网站进行实时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内传播,净化校园网络空间。

猜你喜欢

圈层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漫画哲理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圈层化传播探析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