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11-19刘志辉
刘志辉
霸州市第二中学
合作探究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要在课堂上减轻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们在合作小组当中,一起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在互相监督和互相鼓励当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对数学难题主动探究,用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分析。在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需要初中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经过这三个历程,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作为辅助者,帮助学生们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愿意在数学的乐园当中自由地玩耍,将数学来自于生活的学习理念贯彻到课堂当中。
一、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应试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它既不能通过灵活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们展开多层次的知识框架,也不能够改变教学策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把合作探究理念贯彻到课堂当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初中生可以自主地开展教学课堂。[1]
例如,教师在讲解“四边形”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首先,需要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通过自主的阅读课本内容能够理解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顺次连接各边中点将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然后,学生们在掌握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以后,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四边形性质的推理,让每组的同学跟随自己在一起做出四边形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可以得到菱形,而顺次连接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可以得到矩形,帮助学生们通过自主画图,来提高对四边形的理解。最后,学生们在对特殊四边形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来展开判断,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不断地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很容易发现有些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从这一现象来看,教师就可以利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帮助学生们在集体学习当中共同完成课堂中的教学难题,让每一个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地简单化,在脑海中可以形成空间几何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们讲解“空间几何”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对班级同学展开合作小组的划分,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利用手中的卡纸来做出几个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的发挥。然后,在学生们展开空间几何的创作过程中不难发现,有的小组成员利用立体的杯子来做出圆柱的侧面积,而有的小组则是利用三角尺做出三棱柱等图形。学生们在创作当中能够对立体几何加深印象,明白这些图形的形成过程。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圆体的创作过程,通过点一个点画出一条射线,让这个射线围绕这个点旋转360度,做出一个圆形,在利用这个圆形的旋转形成一个球体,学生们通过观看可以不断地提高自我学习意识,将复杂的几何图形变得简单化,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2]
三、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养成的,教师只有向学生们灌输更多基础的知识点,注重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练习,让更多的孩子可以通过推理演算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自己更好更快地适应到初中课堂当中来。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讲解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述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其一般的表现形式是ax+b=0。然后,教师让每个组的成员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求根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可以从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或者是数字问题当中找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通过具体地学习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对求根方法进行基本的认识。最后,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调: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一步通常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分母为分数,则可化为该一项的其他分数乘以分母上分数的导数的形式,帮助学生们加强理解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求根方法进行熟练地掌握,将其运用到各种应用题当中。
总体来说,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发展潜力较大的教学形式,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模式,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的进行大胆尝试,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创新度,愿意跟随教师的步伐来完成一系列学习方法的掌握,在数学的道路上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方式来认真对待数学应用题,不断的突破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