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回归到“人”
——从教育目的的视角来分析
2020-11-19郭李洁
郭李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研究领域十分关注且亘古不变的话题。从教育领域的理论历史发展中,教育目的经历了多次的转变,最早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政治人才,紧接着成为经济建设的推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又接到新任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不断转变使我产生疑惑,教育到底是为谁服务的?统治者?社会?国家?仅仅都是外在目的吗?教育真正的本体价值呢?
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历史转变
教育理论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争论。对于教育目的概念的界定,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变化发展,教育目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内容呈现也不同。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才为统治阶层服务,通过个人的修养满足其需要,教育除了这个目的之外并无其他。而孟子也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统治者,《大学》把教育目的界定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大机器生产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新中国成立,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文革时期,教育甚至成为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从这些教育目的的历史表述来看,教育目的一直过于注重社会性,而非个人,直到20世纪末才逐渐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转为关注人,回归到人的主题。
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从以社会本位为主到逐渐向个人本位转变的过程,即使社会本位的倾向性还是很明显,但是这也是教育发展必须经历的从而不断发展独立性的过程。冯建军老师在其论文中指出:任何的理论,都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趋势的反映。[2]教育与社会是分不开拆不散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本身,而教育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转变教育目的,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也是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动力,例如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带来教育领域的繁荣。所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教育与社会两者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须经历的也是其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目的发生了质的转变,不再是为统治阶层服务,而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其实从这个根本任务就可以看出,教育的社会化倾向还是很明显。美国学者弗洛姆尖锐地指出:“现在的教育目的已经成为造就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人性发展。”[3]教育本应该是为人服务的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是个人自我实现价值的途径,是个体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但是却不断被社会所融合,同化成社会所需要所要求的人才。
二、教育目的的偏移
王道俊老师的《教育学》这本书上将教育目的定义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4]从这个对教育目的的定义就可以看出,始终是站在社会本位的角度上看待教育的。但是,教育对人的培养不仅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以人为本,“成人”才是本真目的。而我国教育目的在实施中却产生了教育目的的“偏移”问题,过于偏向社会性目的。
素质教育刚推行出来时,宣传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在实际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依旧占据教学目的的榜首,中小学生为了达到优质学校选拔考试的要求,纷纷参加各种补习班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随处可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实现全面全方位素质的发展,对于素质教育我国也在逐步融入教育系统当中,但是学校教育过于关注分数,偏向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如大学的分专业就是为了工作对口),成为功利主义的场所,忽视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目的背离了教育的本原,其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受教育者的工具化,使他们丧失了德性的追求、批判的精神以及人之为人的精神性。[5]另外,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本是使社会成员能够通过教育实现在不同社会层次的转变,比如升职、职业变更,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但是现实教育目的偏向功利性目的。人们为了未来获得更好的工作而去接受教育,将教育作为谋取财富的跳板、手段、工具,忽视了教育本来目的——育人。这样的教育仅仅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工具,体现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否认了教育的本体价值——“成人”,教育目的存在着“人的缺位”。
三、教育目的的起点是人,终点也应该回归到人
不管怎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目的的起点是人,通过教育培养“完人”,使人“成人”,而人又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人是教育的立足点。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教育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实践活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途径,所以教育应当且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回归人性。
早些时期,教育还不能将其称作是教育,仅仅是一种社会生产生活的经验传递,但实际上也是为了人能更好的生活下去,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明确,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于社会,教育应该被动地适应社会,还是主动地超越?教育和社会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发展推动教育规模的扩大,带动人的不断完善,而人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历史文明的进步,两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统一的,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也会推动人的发展。因此,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更要主动超越,引导人的全面、个性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选择也是必然要求。
个人本位论坚持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成为自由、创新的个体,追求向善的生活。[6]潘光旦指出,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至善”境界里的健全与完整的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7]也就是说,教育并不仅仅是社会生产生活经验的传递,也不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世界的发现和丰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不应该存在“人的缺位”,也不应该出现教育目的的偏移;教育不是满足市场的功利性要求,而是体现人的自由发展,促进个性发展。应该推动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的发展,在教育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实现人的创新精神的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教育也不断改变其目的,更换形式,由社会本位逐渐转向个人本位。从教育目的的演变过程来看,其历史主线依旧是围绕着人发生作用的,其归宿和最终目标也是回归到人,通过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和教育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