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途径

2020-11-19长春工业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教育

■张 莹/长春工业大学

当代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得到高速发展,我国已基本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在高校中已经成为了对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信息技术进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应该与时代发展相符合,对新的教育渠道和教育手段进行应用,也就是积极采用网络教育模式,通过对QQ、微信等网络通信平台的应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能够更加深入,也就更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但是与此同时,因为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对更加多元的文化进行了解,所以高校思政教育也同时面临着挑战。为了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进行切实了解,并认清当前主要情况,以能够对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应用,高校方面有必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科学合理地将网络思政教育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并实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当前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特点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在高校教育体系之中,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因为互联网自身具有更多的现代化优势,所以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其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表现:

(一)宣传地域的全球化

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世界上各个地区之间均能够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对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新闻事件等均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了解和掌握,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和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随时对世界形势进行了解,同时对时政热点进行掌握。

(二)信息内容的共享性

网络上有很多信息是由多位专家、学者历尽心血所总结,通过对网络的应用,诸多典范经验能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分享,学生通过网络即能够对专家学者的学术著作进行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接受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强化,也就能够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切实提升。

(三)信息宣传的多样化

网络是一个大型的空间平台,且具有虚拟性的特点,每个人、每件事均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宣传。而对于高校思政教学来说,通过对网络进行应用,教学内容能够通过新渠道、使用新手段进行传播,例如文档、图片、视频等,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对适合自我的宣传教育方式进行寻找并应用,从而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二、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仍需进行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诸多高校均已经跟随时代发展选择将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但是因为互联网技术水平相对有限,同时教育师资力量较为有限,目前在高校中对网络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应用,其中仍有诸多弊端存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工作者知识结构相对滞后

因为思想政治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学者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能够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但是从事实上来看,高校领导人员以及思政相关工作人员,其普遍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不具有充分的认识,甚至有部分工作者难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熟练的应用,从总体上来看,存在工作者知识结构相对滞后的情况,由此,高校中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落实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建设工作形式化

当前诸多高校虽然已经对思政信息网站进行建设,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其建设工作基本流于形式,对其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也主要依附于校园网络,更不具有专职的维护更新工作人员。并且对于高校信息网站来说,其更加注重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而不注重开展交互活动,并且因为不能够对网站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其中信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内容设置也十分单一、无趣,导致网站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吸引,也就存在访问量难以得到提升的情况。由此,网站建设、应用效果不佳,针对学生所进行的宣传教育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难以得到提升。

(三)缺乏相应的财力支持

任何事物以及行业的发展均需要相应的物质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发展同样如此。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进行落实和发展,其需要电教设备、多媒体、网络服务器以及计算机等诸多硬件设施作为基础,与此同时,优秀的网络技术人员以及较高的技术能力水平等同样不可或缺。若是不具有以上诸多良好的基础条件支持,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发展必然难以实现,而若投入以上诸多设备,也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互联网视域下改进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化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所以对于高校来说,为了能够对思政教育进行进一步强化,自身必须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发展水平得到积极提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进行落实和推进,主要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创新组织形式,对高效的网络思政教育队伍进行组建

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进行建设和完善,其关键点就在能否建立起一支具有丰富思政教育工作经验且对网络较为熟悉的工作人员队伍,并且高校应对思想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党建工作培训,鼓励其积极强化自身的业务学习,以促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并能够对思政工作规律进行有效掌握,从而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并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引导的工作目的。

(二)对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进行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丰富

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积极构建起智能网络思政平台,并促使其能够不断对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适应,以能够及时、有效的想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专业的思政学习资料以及时政要闻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党和国家的各项精神以及方针、政策,不仅实现对于学习资料和充分共享,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思想政治修养。

(三)对网络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积极开发网络教育管理系统

于网络平台上对日常纷繁复杂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整合处理,并对思政教育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用电子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取代,并对思政信息、教育管理以及教育发展方向等各项相关工作进行整合,并使其在网络平台上得到有效应用,以尽可能减少对于人力的损耗,同时促使相关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

(四)对网络思政教育方式进行强化

对网络教育模式进行应用,有必要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改善,确认“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在开展网络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与教师进行交流,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从而促使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四、结语

根据上文可以了解到,当今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变革,以此为基础,网络思政教育出现并不断趋于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介绍网络教育这一模式,且予以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能够得到提升,高校方面应不断对网络思政教育体系进行完善,积极对先进的经验进行借鉴并对创新思想进行落实,以创建出更加适合我国教育基本情况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从而能够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高校、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