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实现路径研究
2020-11-19孔繁蕴长春财经学院
■孔繁蕴/长春财经学院
高校的教育正逐渐的从社会的边缘迈向社会的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今时代师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翻转课堂作为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现广泛地吸引了大批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的目光,并且开始对其进行深层次研究,在我国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也获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其应用现状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
翻转课堂英文表达为“Flipped classroom”,可译成“翻转课堂”,或叫做“颠倒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受教者对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先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自行学习中做好发现并提出问题,而课堂就变成了交流互动的一个场所,最后根据学生课前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答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点更加容易被吸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始于美国的一所中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保证缺席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两位中学化学老师找到了解决方法。从2007年开始他们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录制学生所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讲解,传到网络上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去学习。后来录制视频范围扩大,从看微视频预习掌握,到课堂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讲解,形成一种视频辅助教学的新模式。
(二)高校思政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
2011年,翻转课堂的理念传入中国,随之而来出现了很多的教育平台,比如慕课、超星等等,表明了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推广翻转课堂这类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如今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更应顺应时代发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资源丰富的学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研究更为全面,在大量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对资源较为匮乏的普通高校而言,这种模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它优势,表现为学生对思政课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完成老师课前留的预习视频和资料,使翻转的首要环节受阻,总体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在思政课教学中是实现高效翻转的关键。
二、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监督学生学习进度和行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和共享资源完成课前预习。但这种模式不像传统课堂一样有老师进行督促学习,其更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一旦外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意志力不坚定的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中教师无法及时掌控学生学习情况,进而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对教师综合能力和时间的要求更为严格
很多教师最初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容易忽视其内涵,对课程模式只是照搬照抄,并没有结合学生、教师、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最多只能算是“流程翻转的照搬”。翻转课堂中,教师也要适应角色的转换,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由主导角色变为辅助和引导角色,这对教师来说也是非常大的一项挑战。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包括了微课制作和发布、学习平台的管理,检查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等,既考验教师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也增加了教师准备教学的工作量。
(三)高校网络信息平台中思政教学资源短缺
翻转课堂的实践既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也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所以高校非常重视思政课网络平台和资源的建设。但实际落实确存在很多障碍,例如,翻转课堂需要网络平台和共享资源的支持,而平台的建设和资源的购买需要大量的费用,这是很多高校难以负担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多数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思政课程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实现的路径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思政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迎来新的变革,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实现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运行。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改变多年固有的教学观念和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归纳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优点,结合我国高校特色以及翻转课堂自身的特点,发展符合我国高校思政课特色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区别是由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变,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传统教学中对教师知识底蕴等方面的要求外,同时教师还要对整个教学内容有宏观的框架把握,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学生自身情况由原来的主导课堂转变为引导辅助,在知识体系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升运用科技手段的能力等,能够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与学生开展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完成设置的与课程相关的学习任务。因此,高校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多元化教学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
(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做好“角色”转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机会较多,但多数学生在计算机综合素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了翻转课堂实施的教学效果,也会挫伤学生的独立学习热情。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开设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或者提供参加计算机培训学习的机会,多方位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合理的利用它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等资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践翻转课堂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转变一些原有的观念,还要做好“角色”的转换。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很少进行独立的思考。而在翻转课堂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到主动建构者。基于课堂主体的转换,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在课后独立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出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要求和监督下,也必须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主动性,减少依赖,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
(三)高校应为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根本保障
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充足的教学资源,这是翻转课堂能够在国外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是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和大量的教学资源,所以网络平台的建设情况对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高校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加大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信息库便于师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对信息的需求,提高思政课堂效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良好运行离不开信息的反馈和共享,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来完成,因此高校应建立思政课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发挥信息共享等作用,师生可通过平台进行信息发布、数据获取、学习反馈等。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翻转课堂模式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但在翻转课堂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学校等参与主体,因此还会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实践教学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对其他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