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问题研究

2020-11-19边新茹成都工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党员基层培训

■李 娅 边新茹/成都工业学院

2019 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国各地扎实开展,指出要实现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让主题教育成效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2019 年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教育培训表面化、程式化、庸俗化,防止学用脱节、空洞说教。高校作为党员培养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强化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是新常态下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及新任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党员思想认识,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当前,全国党员总人数已超过9000万,高校作为党员发展和培养的一大摇篮,新鲜血液不断涌入,党员队伍不断更迭。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化,部分学生受社会风气和环境影响,入党动机不纯粹,对党员身份把握不清,存在功利心,入党后理想信念不坚定。俗语有言: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二)有利于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素养,助力学校党建工作

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好坏的决定因素,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能应对自如,举一反三,起到规范工作流程、充实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等作用。

(三)有利于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助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能使党员产生身份认同感、树立服务意识和榜样意识,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在学习工作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从而形成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二、新建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到位,教育培训缺乏积极性

当前,高校的学生已逐渐步入00后,作为离信息化技术最近的一代,面临着信息更迭快、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内容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他们往往形成了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追求自由但缺乏耐心的性格特点。基于党内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对于大多数的年轻党员来说,感觉枯燥而乏味,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参与培训热情不高,培训效果不佳,流于形式。

(二)党员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

研究期间,笔者随机走访了所在单位的基层党组织,通过与师生党员的座谈交流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党员认为学校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培训大纲基本一致,没有根据培养对象的属性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区分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等。同时,教育培训的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对当代国情、实事热点的解读,常年停留在一些“常规科目”,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往往直接导致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经费和人才的投入往往更倾向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党建工作的投入便稍显不足。基于此类客观因素,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学校党员教育培训的形式多采用集体授课、集中讲座、小组会议研讨、传达文件精神等方式进行,缺乏各类特色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基本达到学习要求,但是在强化党员思想认识、提升党员能力素质、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等方面都没有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党员分散在各地,难以集中,传统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单一的弊端显现。

(四)教育培训责任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长效性

在学校党建工作中,学校党委、院系(部门)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均应是承担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主体,但是在研究中发现,一方面院系(部门)多以教学和行政工作为重点,缺乏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往往机械的完成学校党委的基本安排,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中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主动性、创新性、积极性不够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作用发挥不突出;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党务工作者配备不足,特别是基层党支部,多是由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事务繁多而杂乱,缺乏精力且专业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领导、规划和落实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高校党委要高校要借主题教育、思政课、专题讲座及日常宣传等途径传递党员教育培训的意义,以实际工作案例、榜样事迹展示党员作用的发挥,通过警示教育感受党员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同时,引导党员通过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切身感受教育培训成果。最终使其明白党员作用的发挥源于党员能力素养的累积,这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党组织有意识的培养,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加大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和人才投入

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覆盖面大、系统且长期的工作。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大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手段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择优选择合适的培训模式。要紧跟时代步伐,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适应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要尽量组建专职的党务工作队伍,定岗定员定责,打通职业晋升通道,维持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对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更好地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乃至基层党建工作。

(三)构建合理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新建本科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多是源于缺乏整体的规划,导致在实践过程中手忙脚乱,成效不佳。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合理且适合学校实情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其内容包括:搭建好党员教育培训的“戏台子”,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的三级责任主体和任务;分级分类分层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形成“看人下菜单”的教育培训模式;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党员教育培训形式,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破除学科专业壁垒,整合校内资源,用好红色资源,扩宽党员教育培训维度;建立科学的监督考评机制,及时优化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党员基层培训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员之家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基层在线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