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校学业帮扶教育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19何陈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职校学业辅导

■王 璐 何陈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学分制改革的实施,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问题备受关注,并已经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秉承“全员育人、助力成才”的宗旨,本着“学要有成”的原则,各大学校纷纷开展学业警示、学业帮扶等教育,从人员配置、活动开展、工作安排、实践教育等方面开展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学业帮扶模式,对高职院校打造良好班风班风、构建校园和谐氛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学业困难的成因分析

学生学业出现困难,在高职院校中出现的概率较高,部分学生甚至面临留级、延毕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等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教育理念、关系和谐度、父母知识水平、经济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部分家庭沿袭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读书是孩子成长的唯一出路,不顾子女自身能力为其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学生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压力过大等情绪行为,学习成绩急速下滑。同时,也有部分家庭不再秉承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子女的学习采取放任式的管理,一切听之任之,导致部分原本就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更加放任自由,学习成绩堪忧。

(二)学校教育

学校的学习氛围、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等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学校学习氛围的浓烈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自觉性,高职校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高中到大学,从他律到自律,这样的环境自律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懒散松懈,甚至是自我放弃的状况。此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业存在较大影响。部分高职校将科研成果作为职称考评的主要评判标准,导致教师授课质量较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部分高职校教学管理松散,对迟到旷课、考试舞弊等行为的惩处力度较小,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散漫,对考试不及格、考察不通过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逐步引发学业问题。

(三)社会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历显得越来越重要。高职文凭缺乏竞争力,就业难度与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社会中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之风的误导,诱发部分人宣扬读书无用论,学习态度消极,学业问题严重。同时,网络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职校学生明确未来目标,但是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长期处于虚拟网络,以自我为中心,逃避现实,重心偏移,精力不在学业上,成绩下降,造成学业困难。

(四)自身原因

学生内在的适应性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自律意识不强等都成为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是刚性管理、被动式学习,进入高职后,学生拥有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部分学生难以自主学习模式,无法有效规划学业和生活,部分学生抱着及格万岁的心态,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花在各种娱乐活动上,旷课、沉迷游戏,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被学校学业警告或者留级。此外,进入高职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自己不擅长本专业或者对专业学习毫无兴趣,但碍于家庭的选择,无法转专业,久而久之,学生开始破罐子破摔,成绩一落千丈,最终陷入学业困难的局面。

二、学业帮扶教育的必要性

学业困难的学生除了存在学习障碍、学习焦虑等情况外,相较于其他学生还容易出现譬如人际关系紧张、人格障碍等等问题。多数情况下,他们在面对困难,遭受打击时往往倾向于选择逃避或者消极等待,想用时间来解决一切,这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及其不利,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控制的话,这部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高职校人才培养方式,阻碍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帮扶工作必须提上日程。

三、学业帮扶教育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咨询与辅导

对学习缺乏学习兴趣,迷失学习方向,在这群人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通常所说的正常人,它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与过去相较而言,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主要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消极心理学的反动;第二,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的心理的积极方面;第三,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所以,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帮助学困生察觉自身问题,找到解决方法,重塑自信。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对抵触学习的学生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尊重其想法,打开学生的心理枷锁,发现存在的根本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解决方式。另一方面,专业心理老师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制力较差、意志力薄弱的学生进行适度的心理强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将“导学”理念灌输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该理念在西方国家已经相当成熟,我国还在摸索当中,立足国情,立足实际,将其经验在我国学生中加以实践,满足当下大学生的需求,寻求适当的学业辅导体系。与传统理念不同的是,“导学”理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创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丰富优质的素材,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所以,“导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立足教学材料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把握“教”与“学”的平衡,以“学”定教,以“学”定导,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重点难点,照顾特殊学生,又要有针对性地挖掘影响学生学业困难的个体差别,有的放矢。学业辅导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更是要集结各方力量,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克服政策制定中的实施困难,尽最大可能落到实处。

(三)实施学业预警、学业帮扶机制,强调过程、全系统、多元化管理

近年,高校大学生在预警机制下仍面临强退的新闻层出不穷,而学业预警机制是高校明文规定的一种方式,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期或者毕业标准时教务处所发出的,并将诱发学籍异动前对学生学业予以警告和提示。但现行的制度多是以学生考核成绩为警示依据的“结果警示”,多是不分年级“一刀切”的警示方式,多是将退学作为警示的“最终方向”,很难达到扭转学生,忽视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所以,该采取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学业警示结合学期不同阶段的学业指导相结合,形成过程警示;要与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挂钩,形成全系统预警;要与高职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分阶段任务相结合形成多元化警示;最后,学业警示与学业帮扶相结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立足实际。

(四)逐步构建学业帮扶平台,实现信息互通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倡导高校建立帮扶体系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提高学业。高职校要想保障帮扶工作的精准性、专业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多维帮扶平台。首先,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深入调查每位学业困难学生的基础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制定个体教育管理方案。同时,任课教师授课时直接接触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业辅导最有效,班主任做好与任课教师的及时沟通,协同促进学业困难学生的提高。其次,高职校应积极动员学习榜样,发挥朋辈辅导作用,组建一对一帮扶团队,积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动向,带动学业困难学生一起学习,及时做好与班主任、辅导员沟通的桥梁,帮助学业困难生提升成绩。最后,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发挥家长的督促和勉励作用,家长和老师应就学困生原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共同监督,共同促进成绩提升。

学业困难已经成为高职校的普遍问题,对其进行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短时间内不可能取得显著效果。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人必须要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针对原因,各方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制定帮扶对策,有序推进帮扶工作,营造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可塑人才。

猜你喜欢

职校学业辅导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业精于勤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