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人才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心理困境探究及措施

2020-11-19四川省南充市人才流动中心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流动公共服务困境

■黄 莉/四川省南充市人才流动中心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人力资源流动也越发频繁,其将会导致流动人才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并促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孤独、厌倦、焦虑、职业价值感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对流动人才档案服务人员的心理困境进行研究解析,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解决流动人才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心理问题,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心理困境探究

(一)档案服务工作枯燥乏味

在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中,其大多数时间里都需要对各类流动人才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以及提供利用服务,与人实现沟通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并且工作内容枯燥乏味,还需要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下极大的细心和耐心。长时间在此种环境中工作,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便会产生孤独、压抑、烦躁乃至于对社会产生疏离感。

(二)工作压力大,新技术学习增多

随着信息技术在流动人员档案服务工作中的发展和普及,如今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再加上如今流动人才的变动情况在不断加大、种类的不断增大,信息技术在流动人才档案管理中的实际作用也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新技术,适应新型的服务环境。但不同的人其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新型服务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若是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将会导致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出现焦虑感和挫折感。

(三)缺乏职业成就感

一直以来,社会对于档案公共服务工作人士还是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上,认为只要能够将档案内容进行有效收集和管理、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泄密、为需求人员提供相关服务便可。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对于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工作都存在着重视性不足的情况,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流动人员变动频发,其不仅导致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工作环境越发复杂,还使得很多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身兼数职,根本没有太大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提升。另外,在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工作的巨大压力下,很多单位中都出现了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再加上单位对于人员的素质培训不重视,使得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基础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轻视,认为该工作没有发展前途,更不会产生职业成就感。

三、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心理困境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组织文化,形成共同信念

首先,流动人员档案服务机构需要形成一个可以引起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共鸣的组织文化,通过组织文化来加强组织的凝聚力,其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对心理困境的抵御能力,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流动人员档案服务机构的组织活力。其次,人作为群体生物,每个人都有着社交需求,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也同样如此。所以在进行工作设计的时候,流动档案服务机构不仅要强化公共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还要通过组织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的社交活动[1]。再次,流动档案服务机构还要强化领导层人员的组织能力和员工个性发掘能力,进而更加每一名员工的实际个性特点,合理的进行工作岗位和工作搭档配置,强化岗位设置合理性,提高员工配合的紧密性。最后,流动人员档案服务机构还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帮助计划,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组织心理辅导、诊断来判断员工实际心理问题,进而采用针对性的疏导方法,解决心理困境。

(二)加强人员认知水平,注重内在激励

首先,流动人员档案服务机构需要改变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对流动人员档案服务工作的认识,并以此来增强人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此过程中,流动人员档案服务机构还需要引导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学会换一种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并帮助人员从业务上实现创新,改变传统业务工作中枯燥乏味的现状,从根本上改变人员的厌倦工作心理[2]。其次,流动人员档案服务机构还要加大对员工的内在激励,即合理的满足人员的实际心理需求。需求不仅仅只是一种欲望,更是人员前进的驱动力,只要流动人员档案服务机构能够满足人员的实际心理需求,那么人员便会认识到单位领导对于自己工作的重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从而不仅可以培养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职业成就感,还可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解决厌倦心理。最后,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仅会受到厌倦心理的影响,也会与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发展水平有关。因此,需要对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责任心进行重点培养,逐步改变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敷衍行为,加强其工作积极性,久而久之,人员的厌倦心理便会自然消退。

(三)加强职业业务培训,提升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工作实际信息化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此情况下,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日常工作中的诸多基本技能,还要与时俱进的学习诸如计算机、管理、文秘等学科的知识,从而促使自身能够成为一个综合型人才,保障自身能够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素质需求。其次,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机构也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人员培养作用,为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给予更多的继续教育途径和时间,让其能够良好的充实自己。对于该方面内容,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机构可以在业内专家学者的帮助下,结合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档案学新理念、计算机操作、管理学、服务学等知识。并且在培训完成后,还需要对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考察,对于考察结果良好的人员,应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有效激励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3]。最后,随着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工作的日益复杂,其对于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为此,在对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还需要对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同步提升,进而保障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对培训中学习到的能力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效果。

(四)加强心理引导,强化人员岗位认同感

岗位认同感是解决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心理困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若是能够对人员的岗位认同感进行有效提升,那么人员便不会再将工作视作为一种负担,反而会将工作当做是一种乐趣,更不会产生心理困境问题。为此,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机构首先要提高人员的准入制度,选拔那些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并且对于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工作有着较强认同性的人员加入人员队伍,逐步改变人员结构,并以此来改变老员工对于岗位的实际看法;其次,要根据员工的实际特点以及岗位情况为员工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计划,畅通晋升渠道,从而以晋升来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最后,要充分的发掘员工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对人员采用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促使人员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岗位、对单位的认同性,促使其能够与岗位、单位共同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遇到了心理困境问题,其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对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为此,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机构需要结合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工作内容与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组织文化,加强人员认知、开展职业培训,强化心理引导等方式,逐渐引导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人员走出心理困境,从而以最佳的精神面貌来提供服务,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流动公共服务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跟踪导练(一)
困境
流动的画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