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甘肃枢纽制高点建设的战略构想
——从“向西开放”到“全方位开放”

2020-11-19中共兰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甘肃走廊经济带

■瞿 静/中共兰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1]

丝绸之路经济带本质上是经济走廊。六条经济走廊(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的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质载体。而六条经济走廊将甘肃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蒙、新亚欧大陆桥、中亚西亚、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甘肃都是直接的通道。尽管不同经济走廊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上存在差异,在发展重点上也各有不同,但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六条经济走廊必将驱动甘肃经济逐步释放通道活力,带动经济腾飞。

“一带一路”六条经济走廊建设直接间接与甘肃相关,六条经济走廊,三条直接经过甘肃,三条简接与甘肃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国家赋予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布局和功能定位就是地理和交通枢纽的地位,甘肃从向西开放到全方位开放条件成熟。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直线距离8000 公里,在中国境内4000 多公里,甘肃地域东西长1600 多公里,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区段,占陆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40%。甘肃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发挥丝绸之路黄金通道优势,开通了多个国际货运班列和24 条国际航线,同丝路沿线16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实质性产能合作,成功举办了两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甘肃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 年甘肃省实现进出口总值394.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172.9 亿元,增长18.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3.8%。” 目前,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仅已建成运营,而且已有230 多家生产企业和贸易商进驻,建设国家级自由贸易园区的基础和条件已具备。甘肃是全国首批6 个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之一,这使甘肃这个内陆省份具备了发展中医药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

甘肃要抢抓机遇主动谋划打通四大门户:一是打开甘肃向北开放门户,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对接。打开门户需要充分发挥西北沿线中心城市和支点城市的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推动甘青宁经济带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城市群与支点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联动能力。

二是打开甘肃向西北开放门户。从经济走廊西北门户建设的角度来看,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中国境内的新疆实现了“三廊合一”,而甘肃政治这些经济走廊的核心通道与枢纽,不仅包括物流商贸枢纽,同时也是面向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和做的窗口。因此,“一带一路”甘肃制高点的建设重点要吸引中亚、西亚等国,吸引他们向东发展,以经济合作、物流通道建设为载体,以人文交流为补充,建立城市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中国-中亚地区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

三是打开甘肃向西南开放门户。对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外接东南亚、南亚,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主动谋划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洋国家的开放。对接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通道,加强甘肃与沿线城市的合作,推动与西南省区的经济合作进程。南下通道建设除了需要抓紧基础设施联通之外,要在通道联通的体制机制上做足文章。常言道,“想要富,先修路”,路通了靠什么,靠体制机制路才能真正通畅,否则路永远都是别人的,路在别人手中,甘肃南下通道是借道,只能靠借道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否则南下通道只能停留在一个愿望上。好在大家都有走路的愿望,只要坚持丝路精神,坚持共赢原则,保持路通的体制机制是完全可以建构起来的。

四是打开甘肃向东南开放门户。通过新欧亚大陆桥东线对接上海自贸区,发挥与长三角省区经济互补优势,特别是加强在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通过打开甘肃面向海洋的通道,扩大甘肃特色优势产品的出口,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更好对接。两头在外,双向开放,甘肃需要出海囗。一个区域的崛起和发展固然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然而纵观发展成功的地区或正在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把区域发展放到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东进西出,南北对接。甘肃经济这么多年在发展上难以破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两头在外,双向开放的发展格局至今尚未形成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现实制约因素。一带一路为甘肃发展带来机遇,让甘肃两头在外,双向开放有了现实可能;向西开放可以搭乘国家战略便利,向东向南向北要靠自身谋划,对甘肃而言当务之急是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路还不畅,没有直接的出海口和便捷通道。向东也罢,向南也罢,“一带一路”对接对甘肃而言,先要谋取一个出海便捷通道和出海口,甘肃的优势才能彰显,甘肃的特色才能放大,甘肃的产品才能走得更远。

最后,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在“融”和“入”上做足文章。当前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融入 “一带一路”的问题。实际上“融”和“入”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融”的特定含义是如何与国家倡议和战略对接,更多的是搭国家战略推进和平台便车便利释放红利的问题。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在境外规划了三条路径,国内规划了北、中、南三线,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规划了东西两线,为将规划落在实处重点建设六条经济走廊带,这六条经济走廊三条与甘肃直接相关,三条或借道或间接,这就是甘肃要融到哪里去之所在,至少要在六条经济走廊上先有点上的“融”,也就是谋六条经济走廊中“点”的布局定位。“一带一路”的“五通”是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做的事情,甘肃的“融”是要破解如何“融”在国家的“五通”中,至少要解决如何共享国家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带来的便利,为我所用,加快自身发展的问题。“入”的特定含义是如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上做足文章,以自己的作为,自身的优势强势挤入,谋得“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应有的地位。这需要我们自己解决我们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我们在激烈竞争中的“生门”在哪里的再认识,我们的“入口”选择在哪里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绿色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国际目的地建设投资相对较少甘肃优势可以尽显,无疑可以作为入口”首选。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文化产业的支撑也是不能产生更大经济效益的,为此要破解敦煌文博会怎样可持续性的问题,出路只有一个:在敦煌或甘肃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或兰州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地或“硅谷”,这个目标不能实现的话,所谓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就会有很多泡沫和变量。

猜你喜欢

甘肃走廊经济带
The Italian's prosperous career in China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神奇的走廊
致敬甘肃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走廊上的时光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习近平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