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

2020-11-19林荣松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林荣松/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在降到语文学科重要性时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基础作用,是伴随学生成长的重要学科,也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前提,同时,要加强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因此,小学语文也要紧跟改革步伐,深化改革纵深,落实改革精神,以期更好的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

虽然我国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了,但我国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加之产业升级的加快,人才需求也在进一步发生改变,并加快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为适应新形势,迎合人才需求模式的变化,小学语文课程必须加快向新时代语文教育转变,语文教师要发扬改革精神,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向新的领域延伸,真正将改革落到实处。当然,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也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盲目强调改革而违背教育本身的宗旨。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人,过分强调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反思和感受。在此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课堂模式单一,这样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下降,最后成绩下滑,最终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只有从课堂氛围的构建入手,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教学改革开创了很多新模式,教师要改革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元多教学方法融合作用,借用多媒体、自媒体等设备激发学生积极性,发挥图文并茂的优势,让学生爱上语文,并主动去探索学习语文,夯实自身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构建存在的不足

其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过于沉闷,学生兴趣不能有效得到激发。课堂形式单一,过于程式化,学生兴趣不能得到有效激发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面对的不足之一。在传统模式下,讲解——阅读——分析——训练是固有模式,教师面无表情,只是一味讲解,内容照本宣科,而小学生则是处于活泼好动年龄,过于枯燥的内容学生毫无兴趣,这样就导致学生交头接耳,课堂氛围从沉闷到乱哄哄,教师只能停下教学维持秩序,如此下去,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其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老师仍是主角,学生参与不够。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育应该围绕学生,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做的还不好。在一些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也只是片面强调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应用知识。学生参与课堂程度少,导致课堂活力不够。

其三,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交流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与学生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在传统师道尊严影响下,教师与学生不是平等关系,而是上下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权威,学生稍有疑问教师就会批评学生,导致学生从内心上排斥这种上下级关系,甚至演变为恐惧老师、害怕语文,有的还存在对抗性,这种异化的师生关系也是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三、在教学实际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具体策略

其一,引入多元知识进入课堂,不断延伸学生知识视野。好奇心强是小学生普遍的个性之一。

现代教育理论将好奇心作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核心要素。将多元化的知识用于课堂,引发学生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知识内涵的同时,更刺激了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如在进行统编教材四年级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时,教师可以优秀革命传统、革命先烈的相关故事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对革命年代的好奇,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周恩来的生平、事迹与中国革命相联系,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对革命先烈产生崇敬之情。

其二,创设多元课堂情境活动,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借助游戏开展情感教学,这虽然不是什么创新,但多元游戏情境的创设却是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课堂的法宝。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感,也可以将课堂搬到野外,形成教室、生活相统一的教学情境。如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设置教学任务,分组进行,让学生在课堂展示表演,同时将一些拼图、数读作为认真参与课堂的奖品。如此,表演提高了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奖品是对学生的肯定,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对学生学好语文有了更强劲的动力。

其三,建立师生平等对话机制,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模仿对象,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榜样,老师还是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教师要首先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去发现去改变。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一定的威信,但也不要太刻板,要学会用趣味的语言去教学,用微笑的表情去鼓励学生;在课下,则要走进学生,多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平时的交流中鼓足学生信心,坚定与学生共成长的信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理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沟通理解能力也是人才的标准之一。如何利用好课堂时间,如何向课堂要质量,这是广大中小学工作者要面对的棘手问题。高效课堂理论是基于课堂环境、现代技术、师生关系开创的一门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借助高效课堂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信心和动力。其中,课堂环境构建就是要通过激发探索精神,开辟知识新视野,构建沟通平台来提高课堂效率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以刺激学生好奇心为依托,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平等对话为平台,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创造可能。另外,课堂教学与生活教学可以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价值和实用价值,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站在学生思想的角度去看待教学,经常进行换位思考,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路径,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注入更多的实践理论。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