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职业素养培养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0-11-19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礼仪职场素质

■成 青/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高职学生除了提高职业技能,还亟待加强职业精神、团队意识、文明礼仪等隐性素养,以提升职场竞争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中汲取丰厚滋养,将传统礼仪文化的人文内蕴与育人功用融合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探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育人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 传统礼仪文化在高职教育中融合的价值

(一)有利于习得谦恭克己的品德修养

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是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礼节与仪式的总称。儒家思想认为“礼”的一切论述都基于“仁”,没有内在的“仁”,就没有所谓的“礼”。因此,礼是内在道德丰盛的人,外在表现出的恭谦,是个人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部分年轻人对传统礼仪文化存在偏见,认为其繁琐,落后,并忽视了基本礼仪的学习。受此影响,个人生活、工作中失礼的行为屡见不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还是《论语》《礼记》《三字经》等古代典籍记载的“家训”、“学规”中都蕴含着很多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方面的礼仪规范。传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知识,不仅能使学生体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还可以通过文化的熏陶,提高个人修养,规范日常行为,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谦恭”、“礼让”,知行合一,树立彬彬有礼的个人形象,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育人目标。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礼”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个人层面礼规范着人们的言行,国家层面礼让整个社会变得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其核心就是尊重,而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前提。生活中知礼、守礼,并以敬人、自律为准则与人相处,我们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不仅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散发着魅力与光彩。传承和弘扬传统礼仪文化,既对规范大学生行为,提高内在修养,塑造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脉相承。因此,高职学生学习传统礼仪文化有利于构建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三)有利于树立文明有礼的职业形象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基本要素。为人要知礼懂礼,做事要有礼有节,在职场中礼仪同样重要。个人得体的形象和言谈举止不仅能给人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工作顺利进行,而且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当今社会,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个人素质与修养,完善的礼仪文化甚至成为企业职业化、规范化管理的标志之一。礼仪是文明社会所必须的交往方式,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素养。作为未来职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生力军,高职学生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综合素质和职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寝食有礼、见面有礼,寿诞有礼,这些礼仪与现代职场的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有着密切的关联,习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精髓,并能懂礼、知礼、守礼,在现代职场中展现文明有礼、举止得体的的职业形象,才能成为内外兼修的优秀职场人。

二、传统礼仪文化在在高职教育中融合的价值路径

(一)以文化和素养双提升为核心,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课堂是传递礼仪文化的主渠道。在对我校2019 级500 名新生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5%的学生认为礼仪在职场非常重要,但其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并不了解中国拱手礼、揖礼等传统礼仪的内涵,也不能正确的握手、递送名片、介绍他人。礼仪知识的适用具有普遍性,是现代职场必备的隐性职业素养之一,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开设专业针对性强,并不能将礼仪知识覆盖到所有专业。针对这一问题,对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进行改革,在公共基础课中讲授传统礼仪文化知识,并融入现代职场的礼仪规范,是拓宽礼仪知识的课堂受众面,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双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可融入现代礼仪的内容,通过探讨中国礼仪的起源和发展,解读中国古代五礼,了解中国礼仪文化的内涵,掌握礼的核心是尊重,是一种人际交往艺术;通过《关雎》《鸿门宴》等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礼以及现代职场成功案例,领悟礼在生活和职场的意义;同时以情景演练、小组互评等教学方式,习得如何在生活、工作中规范施行握手、介绍、递送名片等常见社交礼仪,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搭建学生实践活动的平台

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有效结合,有机衔接。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人文道德素养的养成,个性特长的凸显,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的深远影响。

在礼仪文化的教学中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融合,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礼仪,并将习得的文明有礼的职业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可以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以礼仪知识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视频拍摄、小品演练、社会调查及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生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以互联网为平台,助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为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在传统礼仪文化的深化与教育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传统礼仪文化基础知识,完成知识测验;线下答疑解惑、知识梳理,并完成现代职场常见礼仪的情境演练,在实践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后结合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三、结语

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协调着社会秩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礼仪依旧是每一位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传授与现代职业素养提升有机融合,既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培养德技并修优秀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礼仪职场素质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疯狂的职场/等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