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2020-11-19江文绘扎西干部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党性党员干部革命

■江文绘/扎西干部学院

一、前言

红色资源是指具有革命纪念意义以及革命精神教育意义的资源,是与我党创建和发展时期密切相关的地区或物品等。红色资源是革命精神的凝聚,是历史的承载,也是当代红色教育的重要依托。在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时,应以红色资源为教育资源,将红色精神作为我党永不褪色的指引精神,将红色传统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承,使其在新时期发挥更强大的影响。

二、红色资源与党员干部培养的契合性

红色资源与革命密切相关,是红色精神的重要承载,党员干部培养着眼于思想引导与精神升华,注重思想先进性的提升,二者天然具有适配性。应以红色资源为党员干部思想水平提升的基础教育资源,发挥该类资源的天然优势,激发党员干部在长久学习和成长中形成的光明属性,在党员干部中实现红色基因传承,采取多元化思想培养方式,在思想学习和政治素养培养方面做到时时进步、事事争先,将红色影响扩散在当代党员干部之中,将红色精神发扬于当今时代,使红色成为永不褪色的颜色,成为党员干部铭刻于精神内核之中的颜色[1]。

通过红色历史学习、红色资源调查以及追随前人脚步、重走红色路线等方式,以本地或者附近地域的红色资源为学习基地,实现党史的立体化呈现,强化党员干部信仰,以光辉党史加强党员干部对开展党建工作、推动我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走访革命遗址,参观红色纪念馆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体革命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信念和理想。在与我党关系密切的重要纪念日,如建党节、国庆节等,应统一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在传统纪念节日如清明节等,可到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

三、利用红色资源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以红色资源创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红色精神是我党重要的精神内核,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党建,可达成更加优异的教育效果。我党在建党和带领人民奋斗过程中,留下了众多传奇,与革命相关的红色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在培养党员干部时,应就近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特色性的红色资源,将其作为培养基地,还应综合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培养体系化,作为党员培养的基础资源。各地党员培养应以当地红色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地区情况,确立学习主题,无论是延安窑洞还是上海画舫,或是其他具有鲜明红色特征的遗址遗迹,都可作为教育基地。重走革命路线,遥想当年我党草鞋布衣一步步丈量祖国大地,将革命的火种散布于每一寸山河,点燃希望,吹响奋斗的号角,最终迎来了革命胜利,一次次驱除鞑虏,使觊觎华夏土地的恶狼夹尾奔逃,方有今日的金瓯永固。党员干部应明其心,正其行,坚定不移追随党,将自身磨砺成更优秀的党的成员和建设者,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期望[2]。

(二)设置鲜明突出的教育主题

基于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核心素养提升工作时,应把握当地核心红色资源,抓住资源特色,创建特点突出、中心明确、影响力深远的教育主题,利用代表性红色资源加强教育影响。理想教育可以使党员干部明确未来前进方向,信念教育可以使党员干部坚定革命信心和决心,宣传党的宗旨可以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纪律作风建设可以使党员干部时时自检自省,完善个人思想德行,成为群众表率。发掘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以红色资源作为教育素材,结合接受培训教育的党员同志的整体特点,建设特色教育专题,采取形式灵活的培养模式,可实现党员党性的强化提升。

(三)完善党员干部培养应用教材

红色资源可作为党员干部培养的核心材料库,从这些广泛的资源中筛选出符合当地党员干部培养情况的部分,进行重新整理,采取优化整合,通过资源筛选和浓缩方式进行教材选编,增强党员干部培养教材的生动性。过去相关教材虽然内容丰富详实,结构严谨,且具有高度实用性,但是系统化稍显不足,可灵活调整的空间较为有限,结合红色资源,创新式编制教材,可对教材进行优化与提升,使其优越性更加鲜明,实现与时俱进的灵活变化。应根据培养目的,设计科学的培养进度,组织在党员干部培养和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方面有突出成果和专业经验的学者或者专家,成立红色资源研究小组,以当地红色资源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中选取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教育案例,通过科学编制和灵活运用,实现与党性教育融合。在教材编制中,可结合红色经典影视、书籍等,把关教材品质,使党员干部在历史重温中得到党性提升和精神升华。

(四)实现红色资源的个性化应用

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应从内因影响力优化开始,发掘党员内在党性,强化党员内心向往光明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因素,以内生动力提升的方式,实现党员党性升华。我党将马克思主义进行特色化应用,使其更适应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通过特色运用强化其在中国革命发展道路上的适配性,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更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平稳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凝结了我党的先进思想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在过去艰难的历史时期,红色精神曾经引导我党和人民走出阴霾,走出一条光明的、具有辉煌未来的道路,在当代,应将这种精神进行与时俱进的传承,使其成为我党发展和党员干部素质提升的新的助力,融入创新举措,激发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斗志和干劲儿,将红色资源进行贴合当代党员干部培养实际的创新应用[3]。

(五)创新式开发红色资源

借助红色资源进行党员干部培养时,应注意对红色资源的灵活、创新应用。在红色资源的多元化类别中,红歌为重要资源种类之一,那些或朴实或昂扬的词曲当中,体现了党和人民在奋斗过程中的革命乐观精神和顽强进取的意志品质,将红歌学习和演绎融入党性培养中,可以发挥红歌的教育意义,增强党的凝聚力,在斗志昂扬、豪情澎湃的红歌演绎中,党员精神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发挥红歌春风化雨的作用。应在党性培养和提升中加入体验教育,在进行严肃的课堂教育之外,在红色资源利用时,可转变思维,实现创新和突破式运用,体现我党先进性与进取意识。创新式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还应发挥现代技术的优越性,结合“互联网+”模式,利用多元化教学平台,结合红色资源教育优势,领会中央最新精神,紧追党的脚步,党员干部应在党性教育中走在前列,作为先锋和表率。

(六)制定长期教育培养计划

开发红色资源的党性教育价值,应立足长远制定教育规划,采取联动方式构建党员干部培养体系,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增强党员干部培养与红色资源利用之间的联系,立足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将其作为长久资源深度发掘,将红色资源基础上的党员干部培养形成体系化,增强教育张力与影响力,在发挥红色资源积极影响作用的同时,党员干部培养教育也可以促进红色资源的研究水平提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红色资源背景下的党员干部培养,应结合党性分析,并将其作为重要学习环节。应组织参与学习的党员干部深入解读入党誓词,明确党员肩头重任,坚定崇高信仰和初心,时时自省和自检,在坚信我党光明未来的同时常怀忧患意识,以先行者和模范党员作为衡量自身的标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训党员干部,实施党性教育培养时,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可丰富教育培训形式,增强党员干部培养活力,达成更优异的培养效果,故而应以红色资源为基础进行相关教育开发和体系构建,对红色资源进行创新式多维度利用,将对党员干部培养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党性党员干部革命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党员干部新书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中国的出行革命
锤炼党性 洗礼灵魂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