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种解读视角

2020-11-19浙江中医药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沈 忱/浙江中医药大学

目前来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地认同,以“历史唯物主义”来命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有着其马克思的文本依据,而且是基于对现实思考,但针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在学界却出现了不同的阐释方式。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视角解读

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是简单的给“唯物主义”加一个“前缀”,把“历史”看成一个有限定作用的术语?还是另有深意,怎样才能表现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初心?“历史”真正的含义究竟何在?就成为学者们不断争论的问题。

孙正聿教授在《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中提出:马克思所创建的新哲学是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或理论硬核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以“历史”为其解释原则的唯物主义,也是以“历史”为其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因此,我们可以说孙正聿教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范式出发,认为马克思在文本中明确提出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而且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唯物主义,而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唯物主义。对于什么是解释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孙教授认为所谓“揭示原则”就是利用“人感性的实践活动”去反思“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2]。如果把人类“历史”看成研究对象,很有可能跌落到用“客体或者直观”形式看待世界的“旧唯物主义”窠臼之中。

罗骞教授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为何是历史的且辩证的?》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不在于他是唯物的,而在于他的唯物主义是历史的,正是由于“历史”概念的引入才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给唯物主义赋予历史性原则才能瓦解“唯物主义本体论抽象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使得作为抽象本体和自在存在的物质概念被打破。这将是开历史的倒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的批判性”不相符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阐释重心放在“历史”概念上,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现实性及其未来指向性。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所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的概念中脱颖而出,成为马克思所说的“新唯物主义”关键所在。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视角解读

马克思一生没有写过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散落在他各个手稿和政治经济学著述中的哲学语言也没有提到过“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恩格斯在其大多数哲学著作中都是用“唯物史观”(或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把“唯物史观”当成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因此,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

张奎良教授认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文本表述,“历史唯物主义”应当被看成“唯物史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有其现实性、阶段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是为了凸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这一特定阶段的历史而提出的,是为了彰显这一阶段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使命,使唯物史观的这部分内容独立出来,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说“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唯物史观的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创新,而从不把这个桂冠挂到马克思恩格斯。或他们的学生以外的人身上。”[3]就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来说,张教授指出:唯物史观研究的是全部人类的历史,是以物质决定意识的形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为基本内涵,对人类历史的演进机制以及客观规律进行科学说明。因此,只要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方向,能够客观地、科学地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的都是唯物史观,它追求的是事实和真实。而历史唯物主义外延小于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的近代部分,是对这个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哲学指引,它所探讨的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相关联的认识和思想。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本中所说的“唯物史观”很明显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观,它是用唯物主义的视野观察社会,深入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从而得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总的观点。与唯物史观相平行的历史观还有唯心史观、自然史观、英雄史观、偶然史观等等。

三、历史唯物主义“整体”视角解读

无论是把“历史”与“唯物主义”进行拆分,还是把“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进行拆分的解读,都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字面认知维度或者“历史唯物主义”剥离悬置角度。这种把“历史唯物主义”拆解、悬置的方式,对于在马克思主义庞大而又繁杂的理论概念中,凸显“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内涵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拆分”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是马克思本真意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学者提出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拆分的解读方式,他们首先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基于“整体”观,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念划分和重新阐释,并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得以指导实践的目的。

俞吾金在《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一文中,提出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划分。他认为,学界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误解,一种是“推广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的结果。另一种是“核心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虽然第二种见解比第一种见解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两者却有一个共同误解,即都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仅仅适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学说。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创造之所在,马克思并没有创立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任何其他的哲学,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哲学。……本文提出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不同的概念,即把上述两种见解所涉及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即仅仅适应于这一“世界”图景的“社会”部分。而把本文所主张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即历史唯物主义既是我们研究的一切领域的前提性理论(当然包括社会领域),也是全部马克思哲学。[4]

四、笔者卓见

依笔者之见,首先,应该肯定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看法,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了“这种历史观”的称谓,提出了“这种历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5]其次,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拆解、剥离都会造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完整。“历史”是基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它理应是“唯物”的;“唯物主义”探讨的是世界的客观性“存在”、物质性“进化”,无论是世界的物质本源性,还是发展的客观性,都只能用“历史”的视角加以考察和确证。“这种历史观”“唯物史观”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名词,纵观马克思所有文本,其探讨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规律,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意蕴应该是人学“在场”的历史解读方式,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的命名,或者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应用的具体领域在一定意义上局限了“历史唯物主义”。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大历史观视域下“新四史”教育的逻辑向度、重大意义与优化路径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唯物主义的终结与超越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梁启超公德观的基本内涵与文化价值研究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