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长效机制微探

2020-11-19张静茹陈昊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志愿志愿者

■张静茹 陈昊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1989年3月,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至此志愿者服务被全国社区复制推广。社区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用于社区居民,可以让所有居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高校青年志愿者代表着青春的力量,代表着先进群体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要深入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理解“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深刻内涵,全面的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高校青年的综合素养

高校青年深入社区,从事志愿活动,就是一种全方面的锻炼。社区工作任务量重,工作内容繁杂,需要频繁的与基层群众交流,这就需要高校青年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思路的清晰,并具有服务的热情,对于青年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宝贵的财富,因为在志愿活动中,学生的各项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这就对以后的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都得到全方位的升华,而这对于学生的政治修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政治素养决定了人的格局,而格局对于人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高校青年参加社区服务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的授课形式以理论知识输送为主,将大量的理论知识打包,完整的传输到学生的脑中,其教学效率有待商榷。高校思想政治内容内涵丰富,学生需要运用大量的已有知识内容来逐渐的消化思政内容,实践证明,凭借新旧知识融汇贯通,用概念来解释概念的教学质量要远低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社区服务为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搭建了实践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活动,在实践中感悟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容,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高校学生把知识学活、用活。

(三)为社区建设与管理提供创造性方案

高校青年思想活跃、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他们更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这种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为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创造性的方案,有效的降低社区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2020年初期间,一些社区采取了无人机监管的方式,当发现社区内有人不遵守社区规定,擅自外出或出现集中性行为时,就可以“隔空喊话”,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富有创造性的建议大多来源于高校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独特的视角让解决问题的方案富有创造性,为社区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方案。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群众对志愿者的认可度普遍不高

社区是一个“人情”社会,社区的老年人更信赖熟悉的面孔,高校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的老员工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尽管他们工作努力,服务热情,却很难取得社区中老年人的信任,同时也很难得到中老年人的尊重。社区中老年人的对青年工作者的态度,又反作用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他们出现自我怀疑的现象,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到志愿活动。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不可否认,高校青年的理论水平确实很高,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更为多元化,可以把问题“看透彻”,因此以试卷呈现的各类问题很少能难倒他们,可是社区志愿活动并不是一张试卷考题,与丰富的理论知识相比较,它更加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切实解决社区中的具体问题,才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初入社区的高校青年志愿者很少能胜任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这就暴露了高校青年社会实践水平不够扎实的短板,需要在长期的摸索中逐渐的提高。然而,部分高校青年并没有树立牢固的信念,坚持社区志愿工作,遇到压力,就想着退缩;遇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多次打击之后,退出社区工作,为自己的社区服务工作留下遗憾。

(三)社区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社区服务工作是政府服务的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根本性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了全面的推进社区工作,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保障制度,然而多数社区都没有建立相应的社区保障制度,只规定了志愿者应该履行的义务,却没有提到志愿者依法享受的权力。只有让志愿者在社区工作中感受到尊严,看到自己工作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才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一套健全的保障制度。

三、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策略

(一)高校与社区携手搭建青年志愿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构建了正确的价值体系,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得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内容,但是缺乏一个实践平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实践性强,只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才可以取得工作的效果,然而缺乏理论的指导,反而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社会实践工作需要一个实验环境,通过实验来总结志愿服务工作,及时的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进而调整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效率。鉴于此,高校要与社区搭建青年志愿教育平台,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于实践之中;高校青年志愿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在反复的讨论与实践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此来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效率。高校与社区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高校负责人才培养与输送,社区要接收高校输送的人才,并执行人才再培养计划,为高校青年在一线工作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社区志愿工作并不是商品经济下的产物,它并不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是一套完整的社会性服务系统,这就会让某些社区志愿者出现“方向迷茫”的现象,他们会错误的认为“做好做坏一个样”,针对这样的现象,社区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采取学分制度,一方面建立服务反馈机制。社区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校青年进行登记,根据工作时长,计算社会实践学分,将时间内学分反馈给学校,学校会对高分数者在给予实质性物质保障的前提下,给予更多荣誉,树立高校青年的自豪感,让高校青年认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有尊严,造福社会的重要性工作;所谓的服务反馈机制就是要让高校青年了解到自己参与服务项目的进度表,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服务为群众带来的便捷性,让高校青年充分的意识到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三)建立科学的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制度

虽然社区需要大量的志愿者,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所有人都适宜社区服务工作,所以社区就要建立科学的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制度。在招募志愿者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招募条件,只招募符合条件的高校青年;对于那些符合招募条件,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的高校青年,社区还要不断的完善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尽快让志愿者熟悉服务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高校青年意气风发,充满活力,他们的存在,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社区单位要清醒的意识到高校青年的重要性,主动的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的吸纳符合工作条件的高校青年,通过精心的培养与实践,为高校青年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全面提高高校青年的思想政治水平,让高校青年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志愿志愿者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研究30年: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我国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