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资源平台与共享模式构建研究
——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为例
2020-11-19吉林体育学院
■王 慧/吉林体育学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内容、手段以及教育方法的改进。当前,各类体育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体育类人才的重任。正所谓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互联网时代,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数字网络资源,构建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积极承担起培养体育大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感。
相对于综合院校,体育院校学生有更明显的个性特点,在校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他(她)们是在信息产业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他们中大多数人个性张扬,表现欲强,但理解能力有待提升,知行有时脱节,并深受网络碎片化知识和新型媒体的影响,往往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客观;主修术科专业的学生高考分数不高,理论课基础薄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差,学生总体特点感性大于理性,动口能力大于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大于写作能力,要他们接受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纯观念形式的思政课教育,困难度进一步加大。基于此,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开发适合体育院校学生特点的思政教学资源互动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是目前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教学课题。
一、基于互联网+的体育院校构建思政教学资源平台与共享模式的意义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准化程度的需要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体育院校思政教学资源平台与共享模式,将当下大数据切实有效地引入高校的课堂,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科学合理地将课堂与网络平台有机融合,使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样式新颖,使其日益呈现出载体迷你化、信息精准化、对象细致化、形式人性化、成果快速化的趋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活动切实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契合学生的精神需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寓教于乐,彰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与魅力。
(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的需要
构建体育院校思政教学资源平台与共享模式,充分整合已有思政教资源素材,建设具有适合体育院校学生学习特色的思政网络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利用平台的大数据适时、客观地分析因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成长背景等因素导致学生的不同特点,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能与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使学生的精神高度、政治素养和思想内涵不断提升,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
所谓“教学资源”是指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素材等,通常包括网络设备、教材、案例、视频音像、多媒体课件、图片、论文、试题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授课的教师、上课所使用的教具和基础设施等,广义上的教学资源还要涉猎到教育政策等方面内容。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利用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结合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殊性,积极构建适用于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学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政治素质,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不断提塔尖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一)科学合理使用超星学习通
学习通是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文,音、视频等资源,集管理、学习、创作,办公等功能为一体,为学生充分提供了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和电脑等专业学习平台。体育院校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上借阅和查询功能阅读海量书籍,也可以对电子资源进行搜索和下载,学习学校课程,学习通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服务。教师还可以进行网上签到(普通签到、拍照签到等)、小组讨论、发放章节测验、抢答、批阅试卷、学情分析、成绩分析等,查看本校通讯录,超星学习通集空间美化、资源集成和教学互动等功能于一身,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授课模式。
(二)科学利用“二微”平台(微信和微博)和QQ等现代信息交流工具
QQ 群、微信等交流工具具有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等功能,以其便捷的传播深受大众的欢迎,是普遍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尤其是微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完善,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在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推动体育院校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
(三)Moodle平台网络教学手段
Moodle是一款优秀的开源免费软件,具有理念先进、开源与便捷、架构先进的优势和特点。一是课程资源模块。利用Moodle的资源模块可以将教学内容及素材添加到网络课程中。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包括课件案例、音视频、网站链接等。二是课程活动模块。“活动”是构成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要素。交互式课程活动和协作式课程活动在网络教学中是比较常用的两种。三是学生评价模块。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作用面广,它直接渗透于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
三、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
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来说,资源共享是体育院校内部或者高校之间相互利用他人的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便捷服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各学科在其组成、功能、机制上对教学资源共有、共存、共同的追求,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并运用规范、协调等多种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一)健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
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体育院校之间就要相互沟通,不断交换适时服务信息,进行合作,这是体育院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在组织启动机制。在我国,制度是目前影响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规范化的管理以及法律还不是很健全。我国现在急需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指标,各级主管部门要尽快统一我国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促使相关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按照统一标准执行。
(二)加强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决定了其所在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教师要具备教学设计的能力;开发、设计、管理、利用和评价教学资源的能力;要有科研理论研究和学习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以全面提升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教育资源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体育院校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二是集中培训。根据学校工作和教师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教研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体育院校各级别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落实经费,保障培训条件。充分利用国家投入的相关设施设备加快校园网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努力为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各项培训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