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融合教育研究

2020-11-19赵云光大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主阵地辅导员思政

■赵云光/大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成效事关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都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探索多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找到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方面的思路,进而更好的完成教育的使命。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这是毋庸置疑的。各高校目前都在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探索出一条学生愿意上、参与度高、授课效果好的新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给人的传统印象是理论深奥,形式单一,总体枯燥无味。在学生看来,与大学的专业课程相比,思政课不是主干学科,对于未来就业没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政治课从小学上到大学,很多学生认为即使不学很多道理自己也明白,对思政课根本不重视;不爱听课,听不懂课,这也是当前学生的一个状态表现。所以很多高校开展多种形式改变思政课堂现状。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育人作用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一些高校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要求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积极选送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参加省市校级培训,还有一些高校通过以赛代培的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提升,通过有效手段提升整个思政教师队伍质量。

(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各个高校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很多高校不断探索翻转课堂、微课的网络授课形式,也有一些高校在课堂授课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学生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些高校将思政课与当地红色文化基地相结合开展实践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让她们感同身受,更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多种形式丰富思想思政课教学内容

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中,思政课教师学用结合,将就业的知识也渗透在思政课教学当中,融入如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就业相关法律的内容,让学生少走弯路,提升对就业理论的认知;一些高校将学生素质能力与思政课相结合,在思政课堂中融入礼仪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优秀文化滋润学生心灵;还有一些高校启动了课程思政项目,在专业课、公共课等教学中融入例如价值观、人生观等内容,实现了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对学生的未来成长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要是指对学生开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要以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的各项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

(一)关注学生思想动态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负责人,能够最直接了解学生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背景、思想动态等。高校辅导员很多都是思政相关专业毕业,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能够对学生有效的开展心理疏导。随时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由于学业、感情、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普遍且常见的问题能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及时处理。

(二)发挥学生干部的朋辈效应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助手,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培养好学生干部队伍,会使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更加轻松、有效。因此,辅导员要认识到学生干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个别引领、老带新、实践锻炼等形式,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发挥其在组织活动、寝室检查、班风建设、思想引导等各个方面的朋辈效应。他们的引领和榜样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会通过学生干部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之二。

(三)有效组织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辅导员要通过有效的班团活动、社团活动、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组织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团结友爱等相关班团活动,培养比学赶超的良好班风,让学生受到好学风、好班风的熏陶和感染;通过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专业社团中提升职业道德学习,在大师工作室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创新创业团队中培养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各类专业和综合竞赛,提升专业水平,提升自己学习能力,在竞赛中培养友谊,学会良性竞争,这些都是可以在互动中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发挥作用之三。

(四)严格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按照学校大学生守则的要求严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管理,让学生意识到在任何地方都要遵守制度与规则。很多高校辅导员都是从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入手,经常性的查课,严格上课管理,帮助学生约束迟到问题并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也对于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是很好的辅助;一些高校辅导员加强寝室内务管理,经常性的深入寝室,既检查学生的寝室内务、寝室生活状态等,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规范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五)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态

心理疏导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辅导员要主动的有意识的提升自己心理疏导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结合学生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思想包袱和心理问题。辅导员还要具备心理咨询相关能力,对学生的日常心理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融合思路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与主阵地二者相辅相成,也是相互渗透的,笔者认为,二者可以探索出有效的融合思路,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又建设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选拔具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承担思政课程

当前很多高校辅导员的聘任都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要求学历在硕士以上,一些优秀的辅导员本身也有师范专业出身,由于岗位限制而从事了辅导员工作。这就为主渠道与主阵地融合提供了思路。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拔一批优秀的辅导员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补充力量,她们可以结合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和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同时也可以将思政课理论内容融合在日常的学生教育、活动与管理中,实现对学生的“日常思政”,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

(二)采取思政课教师兼职班主任制度

一些高校为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采取了“班主任”制度,选拔一些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协助辅导员做学生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选拔思政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前国家提倡“三全育人”,思政课担任班主任兼职管理学生,既可以为思政课理论教学进行教学研究,了解学生的所想所见所闻,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教育与引导,避免了由于辅导员管理学生太多、日常工作太忙而忽视学生思想的弊端,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教育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力量。

猜你喜欢

主阵地辅导员思政
坚守普法主阵地 五年耕耘结硕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注重速度深度温度,做强新媒体主阵地——奉化日报社成功运营奉化发布要述
打造学“习”主阵地大平台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议区域广电如何把握舆论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