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11-19滨州医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品牌化校园文化师生

■杜 涛/滨州医学院

一、前言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日常管理、教育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的精神支柱、育人载体。在我国高校发展中,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能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参与以及服务作用,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正确,有助于校园文化的繁荣。

二、高校党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引领主导作用

培养出可靠的社会接班人和合格的社会建设者为高校办校宗旨,为有效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应该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目标原则以及重点工作等进行深入探究。校园文化严重的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培养以及价值引导等,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渠道,所以,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党建应该引导高校学生坚定自身的思想观念,要做到爱国、爱党,并且要对学生的正确三观进行培养。

(二)组织保障作用

在新环境中,提高大学生执政能力核心主题为高校党建,和谐文明校园建设为提高大学生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在和谐校园建设可持续性发展中高校党建工作起到组织保障作用,将党建工作和和谐文明校园建设科学有效的结合起来,确保高校的党建工作可以真正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撑。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核心为文化建设,高校学校文化建设成败受党建的直接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保障作用包含多个方面,党建工作对高校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具有一定的解决作用,党建工作能让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以及行动觉悟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了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在党建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力度,在感情上同他们信任融洽,在思想上同他们相互理解沟通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师生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提高和改善。

(三)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为大学生,同时,高校党建工作的有生力量也为大学生,他们可以进一步发挥出党建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模范作用、先锋作用。在实际中,通过模范大学生的积极入党、努力学习、以身作则等为先锋模范的主要表现能带给其他学生良好榜样,能让其他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与此同时,他们用鲜活的事例对周围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带动,通过传递正能量的方式影响周围大学生的发展,这就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党建工作效果,推动力校园文化建设。

三、高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手段

(一)强化党委对文化建设功功能做的引领

在新时期下,党委需要在文化建设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将校园文化观念注入到广大师生内心,以此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发展环境。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借助切实有效的思政宣教活动,充分把握高校师生的思想状况,疏导其在思想上的困惑,减少校园文化创新建设中存在的思想阻碍,要丰富沟通渠道,及时发现高校师生的状况,注重反馈,帮助高校各类群体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党委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对校园价值观起着主导作用,党委必须发挥出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推动、管理中的作用哦,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建设更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二)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主要资源为高校校风和学风,在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中,党建工作的作用较为突出。高校党委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基层党组织为载体,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就像战斗堡垒一样,一方面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起到显著加强作用,使得高校广大师生党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还通过党风来促进校园的校风和学风建设。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理论学习、宣传,党委应该将高校人才众多这一优势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让党员职责教育得到有效强化,同高校“三会一课”这一党活动相结合,宣传理论,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学习理论,以此最大限度的加大高校校园文化及党建工作的良好融合情况。同时还需要注重对高校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发挥出大学生党员在文化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正面引导整个大学生群体恪守原则,促进良好校园文化建设。此外,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还需要严格落实从严治治党的要求,强化对高校师生党员的监督力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党员考核中增加学术诚信指标,做好自我批评与批评工作,构建清正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要坚持民主选举,对大学生的入党程序和发展标准等进行有效的细化,让大学生的党员先进性得到有效提升,以此更好的带领大学生群体积极发展,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注重大学生信仰培育

在新时期下,高校意识形态遭遇的挑战较为严峻,一些负面的社会思潮给大学生带来较大程度的危害,同时对校园文化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程度的迷惑作用。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应对大学生进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坚决抵制错误的社会思潮,督促和引导大学生言行一致,要坚定大学生的思想信仰,让共产主义理想可以成为大学生的核心思想。对于大学生入党环节,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每一个入党的大学生都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坚决杜绝存在不良思想的大学生入党。同时,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要全面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要提高其专业素养、服务观念,以此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高校党组织的群众组织能力应该积极发挥出来,通过各项手段,加强党群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策略,确保各项政策、方案的制定都是民主、科学的商议结果。此外,还需要充实民主监督体系,借助民主生活会、谈话、诫勉等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实践中还需要提高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力度,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反腐倡廉的要求,做好高校党风廉政教育,让广大党员学生尽可能的提高自身自律意识,彻底消除校园存在的诸多不良思想,如个体主义、金钱主义、拜金主义、官位主义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

(四)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

对于品牌,其属于一个抽象的概念,不管是品牌的规划,还是品牌设计,都需要在每个阶段进行细致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品牌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实现党员教育、管理、活动的综合推进,对此,高校可以明确党建品牌化工作主体,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系统的落实各项任务,注重学生党员教育、发展和开展党建活动等,打造相应的党建品牌,使得党建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品牌化活动开展中,还需要突出学校特色,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对校园文化的引领,创新工作方式及载体,以此提高学生党建品牌化实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十分紧密的关联,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渗透。新时期中,高校应该将党建工作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促进校园文化创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学生发展创建更好的环境,以此促进高校育人效果提升。

猜你喜欢

品牌化校园文化师生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分析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旅游企业内部品牌化: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