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探索

2020-11-19鄢小兰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抗疫英文思政

■鄢小兰/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但是在以往所接受的教育中,英语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且,英语教材中选取的内容都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挖掘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意识地以涉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科技成果、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将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那么不仅大学英语课堂重输入轻输出的情况会得到改善,思政教育也能在英语课堂上绽放新的光彩。

二、教学探索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高校开展线上教学,师生相距千里之遥,课堂分成屏幕内外,关于家国、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感恩……这场战“疫”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与感悟。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平台,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用心感受,用英语讲述战“疫”的中国故事,用英语发出战“疫”的中国声音,提炼传递“必胜”的信心和力量。本人在本学期的网络直播课程中,在如何有效的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这学期的线上教学中,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将抗“疫”主题贯穿在教学始终。首先通过学习通在每个单元都上传了有关抗疫主题的视频,如上传了有关新冠肺炎的英文地道表达、经典的抗疫英文演讲视频、新发布的英文抗疫主题曲、英国女王的抗疫演讲视频,钟南山院士全英采访等,这些不仅让学生们增加了词汇量,激励同学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将英语学习与当前战疫的真实世界联系起来。其次,引导学生观看发布的线上视频,线下布置相关的主题活动,向学生润物无声地传递战“疫”时代精神与正能量,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通过腾讯会议,利用课前5分钟打造“思政直播”时间,让同学们讲述抗疫最美故事,传递抗疫最强力量。

(2)举办以抗疫为主题的英语活动。学生们通过配音、海报、手抄报、视频制作或制作PPT的方式来表达“共抗疫情”的精神及爱国情怀。在我这学期的三个班中,此活动最受欢迎,学生们热情高涨,递交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学生们递交的英文配音作品不仅流利且富有感情,制作的PPT非常精美,海报令人过目不忘,也涌现出各种新颖的优秀视频。之后,通过在线投票的方式,和同学们选出最佳及最受欢迎的作品。

(3)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以《点击职业英语4》教材为例,第三单元是老年人的话题,于是结合课本主题,引导同学们观看钟南山的全英采访视频,激励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并布置英文作文——令我钦佩的老人。同学们递交了许多歌颂钟南山院士的作文,赞扬钟教授为此次疫情的付出,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第五单元是环境保护的话题,向同学们宣传并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结合抗疫主题,通过海报或手抄报的方式来宣传从我做起,保护我们的地球,宣传不吃野生动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影响身边人。

(4)加强在线互动交流。通过学习通发布主题讨论,营造渗透式教学氛围。每个单元里都设置话题讨论,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如有关课文主题的中文诗句及翻译、一些主要语法句型练习的跟帖回复、一些重要节日的相关翻译等。这样的方式不仅适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增添趣味性,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5)将思政与节日结合。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们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疫情期间,可以在四月通过英文视频带领学生重温“清明节”的由来、寓意以及传统习惯,将思政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用英语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五月是西方节日——母亲节,在学习通发布以母爱、孝敬为主题的英语课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同学们线上学习,并发布讨论:请同学们分享有关母爱、孝道的诗词、谚语等,并将其翻译成英文。六月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有关端午节的谚语或是粽子的不同英文表达。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节日中内含地思政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将时事热点与教学结合。5月21日两会召开,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看两会,学英语”的活动。在学习通上传相关两会英语资源,学生课后进行补充讨论。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两会精神、增长了英语词汇,也培养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传递青春正能量的精神。

三、教学反思

首先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形式灵活多样,大多数同学表现良好,准时进入直播间并认真上课,积极发言,出色完成作业。但仍有个别同学不能按时上课,部分同学不做笔记。网课上老师看不到每个学生,关注不到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因此,课后与学生及时的沟通与辅导非常重要,特别是疫情期间。学习通软件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查看同学们的视频学习记录。于是,课后督促那些没有完成视频学习的同学尽快学习,和同学们在学习通进行课后交流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便于进行线上教学。

再次,通过本学期将抗疫思政融入英语线上课堂的实践经历,本人认为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需要深度融合才是真正的课程思政。在线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点在于将课程设计好、教好。育人的首要任务是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对课程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做教学设计时可以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学生,希望老师怎么呈现这堂课?从这个角度选取合适的课程情境素材。一个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新闻、歌曲甚至一句俗语,都可能是很好的情境素材。并不要求每个知识点都有,而是有合适的教学内容就选取恰当的课程思政素材巧妙融通。这需要老师们的创意,而不是机械照搬,需要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反复琢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疫情期间,及时为学生线上补充相关的英语知识点及演讲视频等,将抗疫思政融入英语教学,课堂不再是一次次枯燥的单词背诵和课文讲解,而是思考、更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洗礼。因此,要把握教育时机,将抗疫思政与英语教学结合,不断探索外语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积极搭建课程思政防疫站,努力赋予外语课堂时代广度与厚度,向学生润物无声地传递战“疫”时代精神与正能量,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抗疫英文思政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