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
2020-11-19徐镔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徐镔/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无论是教学预设、教材解读,还是教学方法,都属于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客观因素,而这些客观因素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课堂教学设计。
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关键。课堂教学设计既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蓝图,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纲要,还是教师个人素养的间接体现,主要包括教材解读、教学方法的运用,学情的准备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份科学合理、方法明确、特色鲜明的教学设计,决定了一堂课的优劣高低。而一堂优质高效、亮点突出的课堂,必然离不开教学设计的反复实践与实践之后的反复修改与完善,而这一过程,也深刻的蕴含着哲学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基本形式和过程
(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1)从认识的发生来看,“人要生存就需要改造世界,就必须深入到事物内部”。①而实践作为一种工具性的操作活动,发现了事物内部的各种属性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的认识提供了认识的内容。
(2)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认识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运动的,而且是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联的,有了社会所提供的认识工具如显微镜、计算机等,以及有了前人的经验、知识等,人类的认识才能不断的发展、深化下去。而这些认识的获得,都是依靠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获取得到,而不是被动的等待。
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得以不断继续进行下去的动力源泉。
(二)认识的基本形式和过程
(1)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感性认识,一种是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属于比较片面、直观、浅显的认识,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理性认识则是对事物内在的、根本的深刻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深化。
(2)鉴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认识运动过程的两个阶段,因此,“认识的辩证运动表现为由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以及与此相应的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①所以可以这样来说,“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要有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而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②因此,虽然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材料是片面、直观、浅显的认识,但不能忽视感性认识的重要作用。而也不能一味的重视感性认识,而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不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
(3)而认识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仅仅上升到理性认识即止,而是要把从理性认识所获得的理论,回到实践当中去。“实践是检验理性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修正、完善、发展;同时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践,使实践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使实践更加符合人类改造世界的任务。”③
三、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
课堂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计划和纲要,是蕴含着教师的智慧结晶和思维成果,是一次认识的成果,是教师在对大量直观材料收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思维素养、教学经验、方法应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应用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实施,并加以检验,主要是检验其正确性与合理性,并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同时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有目的的、正确的指导,使得课堂教学能够按照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用多种教学方法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课堂教学设计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部分,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使课堂教学设计这一理性认识能够更加集中的体现出是感性认识的上升,同时使课堂教学设计这一理性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修正、补充、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对大量直观材料的收集,形成感性认识
1、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在初次接触教学内容时,教师主要依据的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一些直观材料,教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认识停留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大致情况,如本篇课文的内容是什么,学生需要掌握和书写的生字词有哪些,学生需要具体理解的关键字词句是什么。而教师在获得这些直观教学内容之后,需要依据教学参考书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本次教学内容的目标、重难点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对学生在从本次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获得怎样的价值体验和语文方法的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形成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2、对学生情况的感性认识
在面对学生情况的时候,教师初步获得的直观材料主要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地区的学生,只能感知到学生在该年龄段应该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如能否在阅读中养成默读的习惯,在这些文化背景及地区下所能获取的知识的大致情况,如学生能否通过多媒体教学获得直观的体验。但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生活体验情况没有具体的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获得直观材料的情况下,运用思维能力,根据具体的调查了解情况,对学生的情况有所比较具体的认识,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否已经达到了该年龄段的要求,学生的生活体验情况是否帮助学生获取到了相关的知识等,从而形成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感性认识。
3、对教学方法的感性认识
教师在获取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同时,也会对教学方法有初步的认识,比如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都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并都能适用于不同文体内容的教学,同时对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教师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筛选和比较,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贴切于本次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高效。教师对这些教学方法的初步的、片面的、浅显的、直观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可进行不断修正、完善发展的感性认识。
(二)对感性认识的思维加工,形成理性认识的课堂教学设计
1、对大量的感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需要运用思维的加工,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筛选,舍弃与课堂教学设计无关或关联度不大的内容,抓住与课堂教学设计有紧密关联的内容。比如在获取了感性认识低段(1-2年级)学生的情况下,对相关教学内容,如生字词的掌握主要是读音、笔顺的正确,生字书写的规范以及对生字扩词能力的锻炼;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以读促学,而不是着眼于学生对具体的词句的具体分析,也不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掌握了课文教学内容的情况后即感性认识,如何把与学生情况相关的教学内容找寻出来,摒弃不相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而对教学方法的筛选,依然是需要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筛选出适合本次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写景类文章时,需要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体验中,形成对美景的欣赏;但其他的教学方法在此并不适用。
因此,在对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想获得理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是非常重要的。
2、对感性认识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在面对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需要具备的是把这些感性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从总体上进行研究,从而发现课堂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各个内在联系。比如在了解了低段(1-2年级)学生的情况下,才会对教学设计的环节依次安排为字词的读音学习,再到句子的朗读训练,最后到段、整篇课文的学习、朗读。而根据不同的教学设计环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生字时着眼点在于生字的书写规范性,在讲解词语时着眼点在于词语的词义理解,在讲解句子时着眼点在于断句、标点符号的训练,在讲解课文内容时着眼点在于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感知与把握,形成学生的价值观。
在经过对感性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工后,所形成的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比较符合逻辑和科学的理性认识,是对课堂教学实施的计划和纲要。
(三)从课堂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实践
1、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指导
一节优质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离不开一份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因此,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所形成的的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是可以通过指导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习作课中,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周边人物的优秀品质有所关注,并进行启发,从小事、细节当中发现人物品质,并从人物品质中对学生形成影响,也才能形成学生对本次习作的内容、要求的具体认识,也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能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2、课堂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修正、补充与完善
课堂教学设计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科学、合理与正确,必然存在着不足之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是发现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并修正其中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设计更加的具有可行性和科学合理性。这种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这种体类题材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这是对课堂教学设计所进行的检验,也就是我们所论述的是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特定途径。
总之,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是一个认识的全过程,也是一节优质课的必然要求,是一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然之路。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着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注释:
①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1.
②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53.
③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55.
④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4.